湖韵头条|简阳70年变迁!创响“四张城市名片”建设三新简阳的壮阔图景!

湖韵头条|简阳70年变迁!创响“四张城市名片”建设三新简阳的壮阔图景!

湖韵石盘

70年砥砺奋进

70年春华秋实

盛世流年,繁华似锦

三新简阳,壮丽前行

湖韵头条|简阳70年变迁!创响“四张城市名片”建设三新简阳的壮阔图景!
湖韵头条|简阳70年变迁!创响“四张城市名片”建设三新简阳的壮阔图景!

70年来,全市上下同心同德、团结拼搏、奋进跨越,勇敢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办成了一件又一件大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从以粮、棉、油、蔗、蚕、果等农业生产为主的传统农业大县跃升为制造业、服务业云集和现代产业体系逐渐完善的现代化城市

★从沱江西侧布局城市发展空间的窄小街道到拥江发展、优化形成“两江十桥七组团”城市空间格局的大美城市形态

湖韵头条|简阳70年变迁!创响“四张城市名片”建设三新简阳的壮阔图景!

70年来

简阳市经济社会发展

取得了历史性的重大成就

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

正勾画出创响“四张城市名片”

建设三新简阳的壮阔图景

湖韵头条|简阳70年变迁!创响“四张城市名片”建设三新简阳的壮阔图景!

经济发展

从“一穷二白”到全省县域经济强县(市)

70年来,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与新中国的改革发展同频共振,走过了不平凡的壮阔征程:

70年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0.6%,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518.1亿元,是1949年的1058倍

人均生产总值达5.5万元,是1949年的1063倍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10.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3.7亿元,多项经济指标均超过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千倍以上

2019年7月12日,我市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2018年度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县(市)。这标志着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上,我市站在了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金字塔尖位置。

湖韵头条|简阳70年变迁!创响“四张城市名片”建设三新简阳的壮阔图景!

70年筚路蓝缕,成绩来之不易。1949年,我市以手工业为主的企业2700余家,工业总产值901万元;新中国成立之初,社会主义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中,建设项目以国家专项投资和地方财政拨款为主,1978年后逐步形成国家投资、银行贷款和单位、个人筹资建设的格局……回首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市的经济发展整体风貌,既有时代发展的优越性,也有历史发展的局限性。

湖韵头条|简阳70年变迁!创响“四张城市名片”建设三新简阳的壮阔图景!

过去,我市的产业体系为“141”,即机械制造为主,橡胶化工、居家建材、药业药械、农产品加工及纺织服装协同发展。如今,机遇千载难逢,“2+2+1”现代产业体系目标清晰,建设

成都空天产业功能区、西部电商物流产业功能区、天府国际临空经济产业功能区等三大产业功能区,成为我市切实转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推动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的科学路径和重要载体。随着唯品会、申通、韵达等知名企业纷纷在我市建立区域总部,美国安博、普洛斯、新希望、网易等20余家六类500强企业相继入驻,千亿级产业集群正加快形成。

湖韵头条|简阳70年变迁!创响“四张城市名片”建设三新简阳的壮阔图景!

三大产业功能区如同“三驾马车”,正成为强劲拉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县域经济整体跃升发展的强大引擎。这将是我市站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县(市)成就之上的再飞跃,也将是我市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再出发。

民生保障

从解决温饱到步入更加美好的生活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从1984年的590元、300元提高到2018年的3.4万元、1.6万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52年的2365万元跃升至2018年的233.7亿元

人均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49.5岁提高到了77.8岁

教育、医疗、社保等社会民生事业蓬勃发展

70年来,教育发展成效显著。

从凤山书院、通材书院、女子中学、诚明中学到简阳中学、石桥中学、简城一小,70年来在教育发展的道路上,我市从未停下探索的脚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分通过国家督导评估认定,被成都市评为年度“十大教育事件”,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中德职业技术学院落户我市,实现高等院校零的突破,每一步都展现着我市迈向教育强市的坚定信念。

湖韵头条|简阳70年变迁!创响“四张城市名片”建设三新简阳的壮阔图景!

70年来,医疗水平实现飞跃。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仅有3个医疗机构发展到拥有双三甲医院和乡乡有标准卫生院、村村有标准卫生室,我市加快推进医疗卫生“四有一城”建设的成效明显,市人民医院门急诊医技大楼建成投用,市中医院成功创建“三甲”,

成为全省首个拥有“双三甲”医院的市(县),健康简阳品牌更加响亮。

湖韵头条|简阳70年变迁!创响“四张城市名片”建设三新简阳的壮阔图景!

70年来,商贸渠道更加畅通。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商品流通基本上只有国营商业一条道,到如今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启动实施简州里、鳌山坊等特色街区建设,15分钟生活服务圈初步构建,加快建设区域性消费中心,我市将成为大量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汇聚的世界级“黄金口岸”。

湖韵头条|简阳70年变迁!创响“四张城市名片”建设三新简阳的壮阔图景!

70年来,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从“家底”贫寒、住房简陋、出行不便到收入跃升、生活宜居、交通快捷,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从1984年的590元、300元提高到2018年的3.4万元、1.6万元,全市116个省定贫困村、76813名贫困人口摘帽脱贫,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成为这座城市的新时代之光。

湖韵头条|简阳70年变迁!创响“四张城市名片”建设三新简阳的壮阔图景!

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市将坚持以群众美好生活向往为导向,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深入实施教育“155”“226”工程,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围绕实现“四有一城”目标,大力完善医疗卫生设施,落实干部群众健康100计划。加强社区发展治理,高标准推进社区综合体建设,整体推进社区美化亮化绿化。

湖韵头条|简阳70年变迁!创响“四张城市名片”建设三新简阳的壮阔图景!

城市建设

从10余条街道到建成区36平方公里

★2018年建成区面积达36平方公里,是改革开放前的7倍

★户籍人口达150万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6倍

★公路总里程从1949年的88公里增加到2018年的2298.6公里

2018年2月,中央文明办公布了2018年至2020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我市再次入选

近年来,我市认真落实公园城市建设要求,加快建设“城山相映、人水共生”的活力文明城市,着力打造美丽宜居新家园——站在鳌山之巅极目眺望,天府雄州就是一幅大美天成的公园城市画卷;伫立沱江之滨细细打量,三新简阳的每一个截面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当市民徜徉鳌山之巅、漫步一江两岸享受城市美丽宜居带来的美好生活时,70年来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就成了一幅画进日常生活的“清明上河图”。

湖韵头条|简阳70年变迁!创响“四张城市名片”建设三新简阳的壮阔图景!

从历史的册页中翻开一张张城市的老照片,仿佛洞开了一段值得致敬的峥嵘岁月。

城市格局千年一变。安象街、公园街、北街、正中街、南街、石笋街、西街、政府街……从10余条街道构建而成的县城,到“两江十桥七组团”城市空间格局和全域“3、4、10、N”城乡空间结构,建成区面积达36平方公里,70年来我市城市格局实现了空间的拓展、品质的提升、根本性改变。

湖韵头条|简阳70年变迁!创响“四张城市名片”建设三新简阳的壮阔图景!

交通路网四通八达。沱江水路、成渝公路、成渝铁路……从结构单一的交通网络,到“1空7高9轨11快”的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公路总里程达2298.6公里,高铁时速达300公里,正迎来高铁与航空并行时代,70年来我市交通体系实现了更加丰富、更加便捷、更加快速的历史性飞跃。

湖韵头条|简阳70年变迁!创响“四张城市名片”建设三新简阳的壮阔图景!

城山相映天地宽,人水共生诗意浓。我市将坚持以公园城市理念为遵循,切实转变营城思路、发展方式和建管模式,全面提升城市宜业宜居宜商宜游品质,聚力实现“三城同创”目标,建设美丽城市、创造美好生活。这是我市回首70年来城市变迁过程中始终不曾改变的初心,也是我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更加美丽宜居的现代化城市的使命。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

在新时代的浪潮中

我市必将不断创造简阳经验和简阳样板

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期盼

实现新的更大发展飞跃,铸就新的历史辉煌

湖韵石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