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析安徽省古陶瓷窯口《績溪霞間窯》,及其與周邊窯場的工藝關聯

安徽省位於我國南北方交界地帶,與山東、河南、湖北、江蘇、江西、浙江為鄰。處於南北各大陶瓷生產區域的環繞區,其瓷器生產深受到各方因素的影響。五代至北宋時期,是安徽瓷業生產的鼎盛時期。隨著城市建設開發和考古挖掘的進展,皖南地區一些古窯口逐漸走進世人的視野,無論是歙縣竦口窯、績溪霞間窯、涇縣琴溪窯、窯頭嶺窯、繁昌窯,都各具地方特色和歷史淵源,又密切關聯。

簡析安徽省古陶瓷窯口《績溪霞間窯》,及其與周邊窯場的工藝關聯

1、2:安徽省古陶瓷博物館藏

3:1993年霞間窯窯址發掘出土

簡析安徽省古陶瓷窯口《績溪霞間窯》,及其與周邊窯場的工藝關聯

4:蕪湖市博物館藏霞間窯青釉執壺

5、6:宣城市博藏霞間窯青釉執壺

圖一 績溪縣霞間窯執壺

本文就霞間窯的概況及其研究進展予以小結回顧,與業界同仁共榷。

一、霞間窯概況

1、窯址考古的類型學考察

霞間窯,位於安徽省宣城市績溪縣縣城西北約2公里的高遷鄉霞間村,因發現地而得名“霞間窯”(或稱作“霞澗窯”)。窯址分佈在約4平方公里範圍內的幾座土墩和小山斜坡上,那裡丘陵起伏,窯址分佈密集。已發現五處:姑嫂塘、對面窯、慄樹山、十畝園和黃金坦。自霞間窯發現後,該縣又相繼發現了巷口、湖裡、梅樹坦、孔靈等窯址。這些窯燒造的產品與霞間窯產品大同小異。證明這裡當時的制瓷業極為繁榮。2005年績溪縣政府對績溪西區進行開發,黃金坦、慄樹山、陳家灣三處窯址被完全破壞,現存對面窯和姑嫂塘保存完好。霞間窯1984年發現,1986和1989年分別公佈為縣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相關的研究也相繼出現。

簡析安徽省古陶瓷窯口《績溪霞間窯》,及其與周邊窯場的工藝關聯

1993年窯址發掘出土的執壺

簡析安徽省古陶瓷窯口《績溪霞間窯》,及其與周邊窯場的工藝關聯


1993年窯址發掘出土的醬釉、青釉碗

圖二 霞間窯瓷器不同器形、釉色

霞間窯開創於五代,延續到北宋。均豎向修建在土丘上,屬龍窯系。文化堆積層1—2米不等。其產品器形、釉色種類繁多(圖二、圖三),也有少量的陶器。瓷器以青瓷為主,兼燒一些醬黑釉、醬黃釉以及綠釉瓷器。青釉釉質光潔細膩,釉層厚薄均勻,胎釉結合緊密,絕大多數為青中泛灰,部分器物滿布細碎開片。少數翠青的釉色最佳,甚至可以秘色瓷相媲美。基本為內外滿釉,底部施釉,足跟處露胎,應為先颳去足跟的釉再入窯燒造。瓷胎質地細膩、結構緻密,胎中無明顯雜質,胎色為各種程度不同的灰色,火候較高。器型有碗、執壺、盤、盞、缽、盆、罐、瓶等,以執壺和碗為大宗。壺分葫蘆形、瓜稜形和平素三種,基本型製為喇叭口、長頸、溜肩、弧腹或瓜稜腹,流長而彎曲,扁直柄。碗、盞分為花口、花口瓜稜和平素三種。底部絕大部分為圈足,部分壺為臥足,個別餅形底。裝飾以素面為主,一些碗、盤口沿刻成葵花式,壺身瓜稜裡偶爾填刻有鑲嵌,壺嘴或把手下部也會有鑲嵌簡單,壺柄外側飾豎條刻劃紋或花紋,並有“頭色瓶”或姓氏等字樣(圖四)。

簡析安徽省古陶瓷窯口《績溪霞間窯》,及其與周邊窯場的工藝關聯

霞間窯青釉雙系罐

宣城市博物館藏霞間窯雙系瓜稜罐和缽

圖三

簡析安徽省古陶瓷窯口《績溪霞間窯》,及其與周邊窯場的工藝關聯

1993年窯址發掘出土執壺和底部圈足

霞間窯花口盞和底部支釘

簡析安徽省古陶瓷窯口《績溪霞間窯》,及其與周邊窯場的工藝關聯

“頭色瓶”執壺及其臥足

簡析安徽省古陶瓷窯口《績溪霞間窯》,及其與周邊窯場的工藝關聯

1993年窯址出土壺柄和墊具上的字跡及紋樣

圖四

製法均為輪制,器物底部或器壁留有輪旋紋,絕大多數器物用窯柱支燒,部分碗、盤等用匣缽裝燒。碗與碗之間用5至9個長條支釘托起,痕跡明顯。霞間窯址發現的標本中,最具特色的是一種柄上印有銘文的執壺,除幾件壺柄上自名有“頭色瓶”文字的執壺,還有很多柄上印有“汪”、“周”、“牛”等署名的執壺,這類署名也大量見於窯柱上。“頭色瓶”的發現證明,陶瓷作為工藝門類的一種,在唐宋也採用了和其他物品相同的分類方法。並且這種方法一直沿用了下來,後來的景德鎮陶瓷業也一直用“上色”、“中色”來對陶瓷製品加以區分。[1]而這種“頭色”是否也來自越窯的“秘色”就非常令人深思了。

2、近年在安徽省發現的疑似霞間窯器物

(1)《中國出土瓷器全集8-安徽卷》記載。圖五(1)青釉瓜稜執壺 卷沿,喇叭口,圓肩,長曲流,片狀柄,,柄外側有“上大”二字,鼓腹,壓印瓜稜,矮圈足。淡青黃色釉,勻淨光潤,施滿釉,底足無釉。2004年繁昌縣文德亭宋墓出土,繁昌縣博物館藏。圖五(2)青釉葫蘆形執壺 斂口,杯形上腹,細束頸,圓肩,長曲流,球形腹,平底,青灰色釉泛黃,釉薄而均勻,施滿釉。1998年銅陵縣鐘鳴鎮金龍村宋墓出土,銅陵市文物管理所藏。[2]

簡析安徽省古陶瓷窯口《績溪霞間窯》,及其與周邊窯場的工藝關聯

圖五 執壺(1) 圖五 執壺(2)


(2)1984年對涇縣琴溪鄉陶窯村古窯址的兩次調查,其中的Ⅲ式碗(圖六),敞口外撇,口部為五瓣葵花式,器外壁向內壓印出五道“筋”。口部以下斜直收到底。大平底,圈足內旋削較深,內外底均有託珠痕,五至七枚不等。[3]

簡析安徽省古陶瓷窯口《績溪霞間窯》,及其與周邊窯場的工藝關聯

圖六 花口碗

(3)1988年安徽望江縣翠嶺鄉城西村發現一座墓葬,出土青瓷執壺一件,侈口、筒頸,呈喇叭形,溜肩,深腹,呈橢圓形,圈足,肩上置彎流,一側有執柄,通體施青釉(圖七),同出的有盤口壺、瓷枕、方銅鏡等。執壺與湖南資興宋墓[4]出土的青瓷壺造型、釉色完全相似。從錢幣等看,該墓年代下限應是北宋晚期。[5]

簡析安徽省古陶瓷窯口《績溪霞間窯》,及其與周邊窯場的工藝關聯

圖七 執壺 圖八 執壺

(4)2004-2006年的沿江高速公路銅陵段發掘的墓葬材料中,聯豐取土場M3出土一件執壺(M3:7),器體較高、喇叭口、長圓弧腹、矮圈足、流向上高翹,執手扁平,器腹有5道豎刻壓紋,呈瓜稜狀,黃釉,較易脫落。口徑10、圈足直徑7.6、高22.5釐米。從墓葬出土器物觀察時代應為五代時期。(圖八)[6]

(5)2008-2009年對繁昌縣新港鎮荷圩村的16座墓葬進行發掘[7]。其中M8:1為一件瓷執壺,喇叭口、圓唇、長頸、瓜稜形腹,圈足,肩頸間安一扁平把手,管狀流,流較長向外彎曲。青灰胎,施青綠釉,釉色略泛灰,器內施釉至頸下,器外通體施釉圈足足底刮釉,釉面光澤瑩潤。腹部壓印六道豎向凹槽,分成六等分,形成瓜稜。口徑10、底徑6.8、通高22.2釐米。(圖九)

簡析安徽省古陶瓷窯口《績溪霞間窯》,及其與周邊窯場的工藝關聯

圖九 青釉執壺 圖十 青釉執壺

M15:9青釉執壺,喇叭口、圓唇、長束頸、溜肩、腹內收,圈足、足底下微凸,肩頸間安一扁平把手,把手外側壓印一曲槽,流較長向外彎曲,青灰色胎,胎體較厚重,青綠釉,釉色青中泛黃,器內施釉至頸下,器表施釉至足底,底未施釉,釉面粗糙有氣泡。口徑10.4、腹徑12.4、底徑7、通高22.4釐米。(圖十)

M3青白瓷碗、白瓷花口碟同出,M10出土卷唇玉璧底白瓷碗,M3、M8、M10為唐代晚期至五代時期;M15白釉瓷碟、白瓷碗、葵花型白瓷碟、梅花青白釉瓷碟同出,上限年代為五代交泰元年。

(6)2010年,為配合高鐵項目,對繁昌縣峨橋鎮茶亭村民組的茶亭遺址進行發掘,[8]清理的宋墓出土遺物中,有長頸執壺一件(M4:1)(圖十一),青瓷,圓唇,略侈口,長頸,鼓腹,圈足,胎白,底部無釉,六道瓜稜,把殘,長流且外曲,口徑11.4、高23.7、底徑7、最大腹徑13.6釐米。

簡析安徽省古陶瓷窯口《績溪霞間窯》,及其與周邊窯場的工藝關聯

圖十一 青釉執壺

青瓷瓷碗一件(M4:2)(圖十二),尖唇,敞口,弧腹,圈足,釉色均勻,胎灰,底部無釉。碗內底部也存有一圈淺凸稜。口徑12.6、高4.4、底徑6.5釐米。


簡析安徽省古陶瓷窯口《績溪霞間窯》,及其與周邊窯場的工藝關聯

圖十二 青釉碗

白瓷碗一件(M4:5)(圖十三),尖唇、侈口、斜腹、圈足,釉色均勻、細膩、胎白、底部無釉。碗口沿一週有淺的花瓣痕跡,將碗五等分,圈足略外侈。口徑12.8、高3.4、底徑8釐米。此碗胎質造型和霞間窯碗極為相似。

簡析安徽省古陶瓷窯口《績溪霞間窯》,及其與周邊窯場的工藝關聯

圖十三 白釉碗

(7)青釉卷口小罐(圖十四),高8釐米,口徑8.1釐米,底徑5.9釐米。器物小巧,形如小缸,廣口,卷唇,圓鼓腹,假圈足。胎體很薄,胎質細膩而堅實,胎色青灰,通體內外均施青釉,釉面較為光潔,釉層薄而均勻,有開片紋,有脫釉現象,足底有粘砂,為入窯墊燒的痕跡。1971年安徽省績溪縣基建中出土,安徽省博物館收藏。

此外,不同的器形還有1993年霞間窯窯址發掘出土的碗式洗(圖十五)等。

簡析安徽省古陶瓷窯口《績溪霞間窯》,及其與周邊窯場的工藝關聯

圖十四 青釉小罐

圖十五 碗式洗(1993年窯址發掘出土)

3、研究現狀

通過目前研究來看,學者們一方面總結出霞間窯器物大致的面貌特徵,另一方面對霞間窯瓷器的來源、運輸等做了分析,推測霞間窯的直接來源是越窯,與湖南窯口也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李輝柄認為績溪窯、涇縣窯等與歙縣窯同屬於一個系統,受浙江越窯的影響,除了裝燒方法完全相同外,瓷器的造型也相差不多。[9]

李廣寧等認為,皖南瓷器主流為本身固有的越窯系青瓷風格,同時也融入北白瓷系統的成分。皖南的霞間窯等是由新安江的支流入新安江穿天目山向東入富春江又入錢塘江到達杭州或寧波港出海的。[10]

闞緒杭在1993年5月對皖南的四座青瓷窯址進行了調查。初步瞭解了霞間窯的面貌。總結出霞間窯群的幾座窯口均以燒製青瓷器為主,同時也燒造醬黑釉、醬黃釉以及綠釉瓷器,還有一些無釉的生燒器。青釉器釉質細膩、滋潤,釉層厚薄均勻,胎釉結合牢固,幾乎不見脫釉現象。釉面光潔度好,滿布細碎開片,釉色以少數翠青色最佳,絕大多數為青中泛灰。器形有碗、壺、盤等。代表性的稜形大碗與竦口窯C型碗相同,同湖南衡陽窯Ⅲ式碗相似。B型鼓腹壺與湖北鄂城梁子湖窯和湖南衡陽窯Ⅱ式壺類同。醬釉釉質顯得粗厚,釉面光潔度較差,醬黑釉顯得釉質濃,帶黃色斑點,一般胎釉結合比較牢;醬黃釉釉質顯得薄,帶黑色斑點,一般胎釉結合不牢,絕大多數都有脫釉現象,器形碗、壺為大宗。綠釉不翠,多灰或灰黃色,釉較細膩,釉面光潔度較好,釉層厚薄適中,胎釉結合較牢。器形有罐、盆等。[11]

簡析安徽省古陶瓷窯口《績溪霞間窯》,及其與周邊窯場的工藝關聯

圖十六 績溪縣霞間窯遺址出土的執壺

1993年11月至12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發掘了績溪縣霞間窯古瓷窯遺址,發掘面積200平方米,發現五代至北宋窯爐一座,出土瓷器50餘件。(圖十六、十七)[12]

簡析安徽省古陶瓷窯口《績溪霞間窯》,及其與周邊窯場的工藝關聯

績溪縣霞間窯發掘現場 霞間窯發掘整理的器物

簡析安徽省古陶瓷窯口《績溪霞間窯》,及其與周邊窯場的工藝關聯

窯址發掘出土的碗

圖十七 1993年的發掘

李廣寧、葉潤清也認為竦口、霞間、琴溪三窯五代時的青瓷器釉色純正均勻,不甚光亮,與越窯產品類似。喇叭口執壺,腹部常有瓜稜;五瓣葵口式碗盞,腹部出筋,圈足外撇。這些都是越窯的風格。五代時,上述地區為南唐所轄,經濟繁榮、地近浙江,瓷器受越窯影響是很自然的。北宋中晚期,績溪霞間窯和涇縣瑤頭嶺、窯峰窯遺址堆積中,都發現了大量的黑釉瓷器。器形主要為盞。霞間窯遺址中還發現了一些器形較大、胎體較厚重的黑釉筒狀器物,似為拍鼓之類,因標本過於破碎無法復原,難以確定器形。績溪霞間窯、歙縣竦口窯和休寧巖前窯的瓷器外運是靠新安江進行的。[13]

二、霞間窯與宣州窯、越窯等窯口的關係

霞間窯因地理位置等原因,除了受越窯、宣州窯、長沙窯等窯場影響之外,在釉色、釉相上與衡山窯場的五代青釉產品極接近、工藝淵源或頗深, 而一些特殊裝飾工藝則可能與山西渾源窯甚至高麗瓷或有所關聯。

1、與宣州窯的關係(圖十八)

簡析安徽省古陶瓷窯口《績溪霞間窯》,及其與周邊窯場的工藝關聯

醬褐釉雙系罐(1993年發掘出土)

簡析安徽省古陶瓷窯口《績溪霞間窯》,及其與周邊窯場的工藝關聯

醬褐釉執壺

簡析安徽省古陶瓷窯口《績溪霞間窯》,及其與周邊窯場的工藝關聯

縣碗衝窯器蓋 霞間窯址發掘器蓋

圖十八

霞間窯位於古宣州範圍之內,目前也有相當一部分學者認為其屬於宣州窯範疇。將古宣州大範圍內存在宣州區窯群(包括東門渡等)、繁昌窯、涇縣窯口、霞間窯等窯址都歸為宣州窯,即廣義宣州窯。例如,楊玉璋、張居中認為宣州窯應屬於唐宋時期的窯址,目前古宣州境內已發現的唐宋時期窯址包括休寧巖前窯、歙縣竦口窯、績溪霞間窯、涇縣琴溪窯瑤頭嶺窯窯峰窯及繁昌縣繁昌窯。[14]也有人認為霞間窯受越窯影響深重,應歸於越窯系。還有將碗衝窯(燒製單一的青釉瓷,產品以碗為主,碗均大圈足,折沿和疊沿,執壺流嘴與霞澗窯相同,燒造年代約在唐末到五代。)與皖南的其他三個窯口(休寧巖前窯、歙縣竦口窯、績溪霞澗窯)分割開來,分屬宣州和歙州之地,後者統稱為歙州窯,前者是宣州地區繼繁昌窯、宣州官窯之後又一代表性窯口。[15]本文贊同將霞間窯歸入廣義宣州窯,因為從總體全貌上來看,它不僅僅只是人們頭腦中那種單一的受到越窯影響的青釉產品類型,而是在器形、釉色和燒造工藝上還有很多與宣州窯相類似的因素。其青釉、褐釉、醬褐釉等釉色基本相似。上圖窯址發掘的罐最能說明問題。


2、與越窯的關係(圖十九)

簡析安徽省古陶瓷窯口《績溪霞間窯》,及其與周邊窯場的工藝關聯

唐越窯青釉碗《越窯青瓷與邢窯白瓷研究》

五代霞間窯青釉碗《皖南四處青瓷窯址的調查》

簡析安徽省古陶瓷窯口《績溪霞間窯》,及其與周邊窯場的工藝關聯

窯寺前窯址群出土的越窯碗殘件

霞間窯花口碗殘件

圖十九

中晚唐之際,越窯結束初唐時期的沉寂再次走向繁榮,並在五代、北宋時期進入鼎盛時期,形成龐大的窯系。從比較可以看出,同時期的甌窯、婺州窯,由於胎土原料成分的不同表現為不同的胎釉色澤,加上政治經濟等原因規模和產品質量均遜色與越窯,產品的形制、演變和燒造的方式卻出奇的一致。各窯口均以撇口碗類為大宗產品,施釉內外壁及半露胎,燒造方式是以密集狀泥點(託珠)墊燒。[16]而霞間窯產品也同樣有此特點。託珠易從瓷器上剝落,但會留下泥點或凹痕,影響美觀和實用。唐至北宋,越窯卻一直採用這種方式裝燒,從未間斷。五代到北宋的霞間窯,託珠墊燒是最大的特點之一。從造型、釉色、工藝上來看,推測霞間窯的直接來源是越窯。此外,唐五代浙江紀年瓷的考古中四系罐和碗常成為組合出土,[17]唐代飲茶之風盛行,直到宋代形成鬥茶習俗,霞間窯以執壺和碗為大宗產品,當時應該也以二者為組合,為茶具或酒器。

3、霞間窯瓷器鑲白和堆泥工藝與高麗瓷(圖二十)、山西渾源窯瓷器的工藝類同

簡析安徽省古陶瓷窯口《績溪霞間窯》,及其與周邊窯場的工藝關聯

霞間窯鑲嵌工藝

簡析安徽省古陶瓷窯口《績溪霞間窯》,及其與周邊窯場的工藝關聯

霞間窯鑲嵌工藝執壺

安徽省博物院藏高麗瓷罐鑲嵌工藝

圖二十

高麗匠人制作的青瓷品種主要有翡色青瓷和鑲嵌青瓷等。有學者認為,翡色青瓷與浙江越窯青瓷關係密切,鑲嵌青瓷則更具高麗本土特色。[18]目前高麗青瓷的起源問題,主要有:9世紀(即晚唐期)、10世紀中期(五代時期)、10世紀後期(北宋初期)等多種不同的觀點。[19]因此,關於鑲嵌工藝到底是來源於高麗瓷器,還是霞間窯影響到高麗瓷器,還需進一步探討。但目前大多數觀點認為,兩個窯場均起源於越窯。

此外渾源窯創燒於唐代,經歷了宋金時期,在元代逐漸走向衰落。其最有名是黑釉剔花瓷和鑲嵌青瓷。鑲嵌青瓷器的出現與高麗鑲嵌青瓷出現的時間相差不多,渾源窯的鑲嵌青瓷的發現打破了“鑲嵌青瓷”為朝鮮獨有的說法。鑲嵌青瓷在渾源窯燒製的瓷器中獨佔鰲頭,體現了該窯最高的生產技術。[20]

4、與湖南窯場的工藝關聯

衡州窯是以燒造青瓷為主的散佈在湖南衡陽地區晚唐至宋代的窯口。湖南省博物館藏五代衡州窯青釉碗、五代衡州窯青釉葵口碟,敞口或撇口、灰胎,胎體較薄,通體施青釉,釉色青綠,有開片,裹足支燒,外底留有五個小圓點支燒痕等特點,與霞間窯碗特徵極為相似。而在衡州窯窯址採集的北宋衡州窯青釉雙流刻蓮瓣紋執壺,除雙流和蓮瓣紋飾外,造型和霞間窯執壺也極為相似。

簡析安徽省古陶瓷窯口《績溪霞間窯》,及其與周邊窯場的工藝關聯

五代衡州窯青釉碗和葵口碟 北宋衡州窯青釉執壺

宣城市博物館藏霞間窯執壺

圖二十一

首先,越窯在唐至北宋時期品質高、名氣大,各地青瓷窯口競相效仿,衡州窯模仿越窯的千峰翠色和優美造型,造型上有花口碟、葵口碗、唾壺等,工藝上,吸收越窯的裹足滿釉支燒。足跟墊燒法也同樣在組跟上有數個條形墊燒痕。壺、瓶類通常刮掉足跟上的釉再入窯燒造。

簡析安徽省古陶瓷窯口《績溪霞間窯》,及其與周邊窯場的工藝關聯

衡州窯模仿越窯的特點對照圖

簡析安徽省古陶瓷窯口《績溪霞間窯》,及其與周邊窯場的工藝關聯

越窯、衡州窯、霞間窯(1993年窯址出)足跟墊燒對比圖

圖二十二

此外,衡州窯因為地理位置、交通狀況、社會環境和窯業發展等原因來看,衡州窯與長沙窯一脈相承。在造型、製作等方面都極為相似。

簡析安徽省古陶瓷窯口《績溪霞間窯》,及其與周邊窯場的工藝關聯

圖二十三 長沙窯、衡州窯、霞間窯執壺器形對比圖

陳銳在《湖南省博物館藏衡州窯青瓷初探》[21]一文中推斷,霞間窯與衡州窯、長沙窯也有千絲萬縷的聯繫。總之,各個窯口林林總總、箇中歷史關係撲朔迷離,由此可見,古代窯工的流動性和窯業的交流是頻繁的。

三、小結

霞間窯是皖南地區五代至北宋時期的重要窯口,器物造型和燒造工藝在這期間基本沒有大的變化。霞間窯即受越窯影響,又受北方唐五代時期宣州區窯的影響,在燒造工藝上又與湖南青瓷等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可以說受到諸多因素的共同影響。古代窯業的交流互動、窯工的遷徙往來,都是造成這種相互影響相互聯繫的因素。因此,判斷一個窯口,不能以現代的行政區劃人為的將窯口割裂開來,應該放在古代的社會地理環境和時空框架中去綜合考察。

參考文獻

——————————————

[1]陳潔:《秘色瓷新證》,《越窯青瓷與邢窯白瓷研究》中國古陶瓷學會編,故宮出版社2013年10月版,13-22

[2]《中國出土瓷器全集8-安徽卷》,科學出版社2008年1月

[3]李廣寧:《涇縣琴溪古陶瓷窯址調查》,《安徽文博》第5期,1985年,14-21

[4]湖南省博物館:《湖南資興隋唐五代宋墓》,《考古》1990年第3期

[5]宋康年:《望江縣城西村北宋墓清理簡報》,《文物研究》第七輯,1991年,298-299

[6]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沿江高速公路安徽銅陵段墓葬發掘報告》,《文物研究》第17輯208-226

[7]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繁昌縣文物局:《安徽繁昌縣荷圩墓群唐宋墓發掘報告》,《文物研究》第18輯2011年211-244

[8]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繁昌縣茶亭宋墓發掘報告》,《文物研究》第18輯2011年245-254

[9]李輝柄:《安徽省窯址調查記略》,《故宮博物院院刊》1988年第3期70-74

[10]李廣寧、董家驥:《皖南瓷器考古的幾點思索》,《東南文化》1991年第2期,208-212

[11]闞緒杭:《皖南四處青瓷窯址的初步調查》,(中國古陶瓷研究會95年會論文集),1995年10-27

[12]《文物研究》第11輯,1998年380

[13]李廣寧:《試談安徽古代瓷器的生產與外銷》,《文物研究》第四期1988年199-204;李廣寧、葉潤清:《安徽古瓷概述》,《文物研究》第8輯,1993年,211-223

[14]楊玉璋、張居中:《宣州窯及相關問題研究》,《廣西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第1期18-21

[15]闞緒杭:《皖南四處青瓷窯址的調查》,《文物研究》第十期1995年(《中國古陶瓷研究會95年會論文集》)10-27

[16]浙江省博物館編:《浙江省博物館典藏大系--窯火遺韻》,浙江古籍出版社2009年7月版

[17]浙江省博物館編:《青色流年--全國出土浙江紀年瓷圖集》,文物出版社2017年8月版

[18]馬爭鳴:《高麗瓷葩--杭州韓國兩地高麗青瓷之對話》,《東方收藏》2014年第7期,26-31。

[19]任芳琴:《高麗青瓷的起源與中國越窯的關係研究》,浙江大學碩士論文,2014年

[20]湯俊:《渾源窯瓷器藝術特徵研究》,太原理工大學碩士論文2014年

[21]陳銳:《湖南省博物館藏衡州窯青瓷初探》,《越窯青瓷與邢窯白瓷研究》中國古陶瓷學會編,故宮出版社2013年10月版,435-44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