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地裡撿到小瓷船後上交,當時獎勵六十八元,現今估價可至千萬

在1954年的浙江省龍泉嚴兒村,有一個17歲的女孩名叫何招弟,一天她正在位於村子外面的田野之中挖黃花草,結果卻在土地裡意外地挖出了一件奇特的物件。她仔細看了看這個東西,發現它的外形很像是一個小船,於是為了更清楚地觀察這件物品,何招弟就將它拿到村子附近的小溪裡清洗乾淨,哪曾想它竟然是這個造型極為精巧的小瓷船。

女孩地裡撿到小瓷船後上交,當時獎勵六十八元,現今估價可至千萬

在她將這件瓷器帶回家中後,家人看到這個物件也很是驚奇,不知道它到底是個什麼用處。而早年間曾在富貴人家中做過工的何招弟爺爺,在仔細查看了這件瓷器後,猜想著這也許是件文物,因此讓何招弟將它好好藏起來。後來何招弟撿到精美瓷器的消息還是傳了出去,當地文物局的工作者在得知此事後親自上門詳細瞭解一下,後來再經過鑑定之後果然確定了,這就是一件珍貴的文物。

女孩地裡撿到小瓷船後上交,當時獎勵六十八元,現今估價可至千萬

工作人員為他們講解了文物保護工作相關規定,撿到的文物是要上交的,於是何招弟一家就決定將這件文物主動上交給國家。而文物工作者出於對他們上交行為的獎勵和感謝,在當時的條件下獎勵了他們一家68元,而這件文物正是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南宋龍泉窯舟形硯滴”。

女孩地裡撿到小瓷船後上交,當時獎勵六十八元,現今估價可至千萬

它成船型,平底露胎,有蒼棚和艄棚,倉棚船舷兩側有欄杆,在倉內還有兩尊人物塑像,身著襟衣,有男女二人席地而坐成交談狀。在倉庫的左邊還擱著一個木槳,棚頂放置著笠帽,右邊有一位艄公作曲笠狀,船棚略小,船身內外施青釉,釉色清亮,露火紅色底胎,在船首前還有一個小洞,用來注水。

女孩地裡撿到小瓷船後上交,當時獎勵六十八元,現今估價可至千萬

硯滴也被叫做書滴、水滴,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文房器物,有貯存研水供工磨墨之用,而且硯滴的做工大多比較精美,材質除金屬、玉石、瑪瑙外,大多都是陶瓷材料的,在造型設計上也是窮工極巧,可媲美於後世的紫砂壺藝術。它們大多數都古雅別緻,富有濃厚的中國文化氣息,幾十年過去後,已經八十多歲高齡的何招弟老人還曾在博物館中再次見到這件硯滴。據瞭解,作為一級文物的它,若估價的話其價值可達千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