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兰店区法律援助精准服务农民工4年未还的23万欠款终于有了着落

4月7日下午,一行6人来到普兰店区司法局,送上一面写有“助力讨薪暖人心 司法援助解民困”的锦旗,并一再表示感谢,“法律援助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谢谢”。


普兰店区法律援助精准服务农民工4年未还的23万欠款终于有了着落


网上立案 迅速援助


1月10日,姜某、刘某等30名农民工走进区法律援助中心请求帮助,在了解到基本案情后,区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姜洪东意识到这是一起农民工讨薪案件,迅速启动“农民工法律援助绿色通道”,查验身份信息后当场受理,在申请人补交相关证据后,及时做出给予法律援助的决定,并在1月15日指派辽宁声声玉律师事务所李海风律师及姜风宇实习律师承办该案。因此案审理过程正值疫情期间,法援律师就通过互联网立案,用手机微信与法官、农民工、被告联系。


案件久远 过程复杂


这是一场跨越4年之久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2016年5月至10月期间,薛某雇佣姜某、刘某等30名农民工在某景区工地从事水泥造型等工作,工程结束后,薛某没有向农民工发放工资,拖欠至今。拖欠数额少则数百元,多则高达数万元,四年来,迟迟没有支付。被逼无奈的他们想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权益,但对于缺少法律知识的农民工亦非易事。


抽丝剥茧 厘清关系

辽宁声声玉律师事务所李海风律师及姜风宇实习律师经过详细了解,搜集相关证据,对整个案件进行抽丝剥茧式的梳理,该工程是由大连市某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发包给大连某置业有限公司,大连某置业有限公司又将该工程分包给没有资质的薛某,薛某雇佣农民工进行工作。在厘清了其间的法律关系后,法援律师在征得受援人同意的情况下,将承包单位、发包单位、包工头一起列为被告。


艰难协调 终得说法


因本案涉及农民工达30人,被告有3家之多,数额达23万余元,且时间跨度较大,协调过程极为复杂艰难,经过多次反复沟通,3轮艰苦协商,最终达成还款协议,首付20%,其余款项于2020年10月30日前全部付清,承包单位大连某置业有限公司对此负连带责任。拖欠多年的工钱,终于有了法律上的说法,老乡们激动不已,自发的凑钱制作了锦旗,以表感谢之情,就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