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十六国略谈(七)崛起的石勒南征北战,终于奠定帝王基业

上篇写到公元310年(晋永嘉四年七月),汉主刘渊病逝,太子刘和即位,当月大司马刘聪发动兵变杀死自己兄长,自己做了皇帝,为了让地方实力派承认自己的合法地位,大肆封赏。

五胡十六国略谈(七)崛起的石勒南征北战,终于奠定帝王基业

刘聪继承父亲的灭晋大业,登基后不久再组大军攻洛阳,石勒也在征发之列。石勒知道刘聪这次是下了很大决心的,他也希望依靠刘聪对抗北方咄咄逼人的王浚。于是他很配合地出了兵,尽起两万主力骑兵欲与刘粲(刘聪儿子)率领的四万大军汇师合力进攻洛阳,石勒将辎重留在重门,率两万骑兵在大阳与刘粲会师,在渑池将晋军打得大败,于是到达洛川。刘粲出兵頧辕,石勒出兵成皋关,在仓垣围攻陈留太守王赞,被王赞击败,于是退兵驻扎在文石津。又打算向北攻击王浚,碰上王浚的将领王甲始率领辽西鲜卑万余骑兵在津北击败赵固,石勒于是烧毁船只,丢下营垒,率军转向柏门,带走了放在重门的辎重,到石门,渡黄河,在繁昌攻击襄城太守崔旷,杀害了他。先前,雍州浪人王如、侯脱、严嶷等人在江淮间起兵,听说石勒前来,非常害怕,于是派兵一万在襄城抵御石勒,石勒击败了他们,兵众全都被俘。石勒到达南阳,驻扎在宛城北面的山上。王如害怕石勒攻击襄城,于是,派人送珍宝车马犒劳石勒的军队,要求与石勒结为兄弟,石勒接纳了他。王如与侯脱不和,他劝石勒进攻侯脱。石勒夜晚命令士兵鸡鸣时起程,早晨就逼近宛城城门,展开攻击,十二天后,宛城被攻克了。严嶷率兵救援侯脱,赶到时已经来不及了,于是投降了石勒。石勒斩杀侯脱,囚禁严嶷并送到平阳,全部兼并了他们的兵众,于是,军势更加盛大。

石勒向南进攻襄阳,攻陷长江以西的壁垒三十余所,留刁膺据守襄阳,自己亲自率领精锐骑兵三万多人回攻王如。他担心王如的强大,于是奔向襄城。王如知道后,派弟弟王璃率骑兵二万五千,假装犒劳军队,实际上是想偷袭石勒,石勒迎击,消灭了他们,又驻扎在长江以西,流露出雄据长江和汉水的志向。张宾认为不可以,规劝石勒回到北方,石勒没同意,任命张宾为参军都尉、领记室,职位次于司马,专门居中总理事务。

永嘉五年(311年)正月,石勒图谋占据江、汉地区,参军都尉张宾认为不行。正遇上军中饥乏又流行疾疫,有一大半都死了,于是渡过沔水,进犯江夏,正月十五日,攻克江夏。

五胡十六国略谈(七)崛起的石勒南征北战,终于奠定帝王基业

先前,东海王司马越率洛阳的兵众二十余万讨伐石勒,司马越死于军中,于是,众人推举太尉王衍为主帅,率兵东下,石勒率轻骑追上王衍军。王衍学问很深,是西晋的大儒,但统兵打仗是外行,他派将军钱端迎战石勒,被石勒击败,钱端战死。衍军大败,石勒分兵包围并猛攻王衍军,王衍军死伤的堆积如山,无一人幸免,并活捉了王衍以及襄阳王司马范、任城王司马济等一众王亲贵族和高官,让他们坐在帷幕下,问他们晋朝过去的事情(这里插一段石勒年少时与王衍的一面之缘: 石勒14岁来洛阳谋生的时候,在洛阳街头看到时任西晋左仆射的王衍出行的仪仗很盛大,且生活奢华,很是羡慕。昔日的羡慕的对象如今成为自己的阶下囚,石勒自然感慨万千。)王衍、司马济等人害怕被杀死,纷纷抢着陈说,只有司马范神色俨然,神态自若,并斥责这些怕死鬼,说到了如今这个地步,没有什么好说的,要杀就杀,石勒比较欣赏他的骨气。石勒自己没有读过书,也不认识字,所以很尊重读书人,特别是有学问的人更是如此。处死这些贪生怕死的高官,石勒一点也不会心软,但是其中有一个是自己欣赏的人,另一个是读书人都推崇的大学问家,杀他俩感觉可惜,经过一番思想斗争,石勒最后还是把这些人都杀了。

司马越的部将听说他死于行军途中,于是护送他的妃子裴氏和世子司马毗从洛阳逃走。石勒在洧仓迎战司马毗,晋军又大溃败,石勒活捉司马毗以及诸王公卿士,最后也都杀了。接着,石勒趁势率精锐骑兵三万,进入成皋关,会合刘曜、王弥进攻洛阳。刘曜命其部下烧毁洛阳坊市,杀诸王公及百官以下三万余人,将晋怀帝、羊后及传国玺送于平阳。刘曜以功被署为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雍州牧,封中山王,身居显职。攻陷洛后,刘曜又奉命进攻关中。不久攻克长安,俘晋愍帝。洛阳攻下后,石勒归功于王弥、刘曜,自己出頧辕,驻扎在许昌。战后刘聪论功行赏,刘曜、石勒和王弥的都获封赏,尤其是刘曜,官至相国、都督中外诸军事,被派去镇守长安,成为匈奴汉国内部不可忽视的巨大势力。刘聪任命石勒为征东将军,石勒坚决不接受,石勒实际上成为另一支实力雄厚的军阀。

王弥与石勒,表面上亲近而内心里互相猜忌,刘暾劝王弥征召曹嶷的军队来谋取石勒。王弥就写信,让刘暾去召集曹嶷,并且邀请石勒一起到青州。刘暾到东阿时,被石勒流动巡视的骑兵抓获,石勒秘密杀掉刘暾,私下里有了图谋王弥的计划。期间王弥与刘瑞对峙,形势很危急。王弥向石勒求援,石勒刚开始未答应,后来听了张宾的进言,就得这是一个迷惑王弥的机会,就转而去增援王弥,经过一番战斗,石勒斩杀了刘瑞,王弥大喜,以为石勒是真心推举,帮助他,不再怀疑石勒。石勒假意与王弥和好,过了数日,石勒以庆功名义请王弥赴宴,王弥不顾部属劝阻,贸然前往。王弥入席,饮酒至畅快时,石勒亲自斩杀王弥并且吞并了王弥的兵众,事后石勒表奏汉国皇帝刘聪,称王弥系因叛逆被杀。刘聪虽然生气,但也拿羽翼丰满的石勒无可奈何,只得下诏书斥责几句而已,然后又不得不加封石勒为镇东大将军,督并、幽二州诸军事,领并州刺史。石勒见诏,心下稍安,其实他也不愿现在就与刘聪闹翻,好在一切都如张宾所料。接到诏书后,立即派人上表称谢,还将之前王弥约曹嶷之书与图己之情,具表刘聪,这下刘聪更加无话可了。

除掉了王弥后,石勒开始大肆攻掠豫州诸近县,向南甚至威胁到荆州、扬州两地。迫于石勒的兵威,两地晋军竟然不敢与之对敌。吞并王弥部众后,石勒在名义上虽为匈奴汉国之臣,实际上他已在独立行动了,并在中原彻底站稳了脚跟。谁也没有料到,在短短的一个多月内,石勒相继消灭了西晋在中原最后的一支力量苟晞部,旋又铲除汉军在中原地区的主要对手王弥部,遂乘胜南下,于十月率兵攻掠晋豫州诸郡,兵临长江而还,屯于葛陂,威震江南。

五胡十六国略谈(七)崛起的石勒南征北战,终于奠定帝王基业

石勒带兵攻掠豫州各郡,到江边后回师,驻扎在葛陂。石勒在葛陂整治房屋,督促农业生产,制造船只,将进攻建邺。当时,正碰上久雨三个多月不停,晋元帝司马睿派诸将率江南兵众大规模聚集到寿春,石勒军中因饥饿、瘟疫而死的超过半数。檄书早晚不停地传到,石勒聚集诸将商议。有建议他假意归顺晋元帝,待情况好转再做打算的,也有建议他撤到高处躲避积水的,也有建议他发动突袭攻击晋军的,最后他还是听取了谋士张宾的建议——撤离葛陂,占据邺城。张宾是这么分析的: “天降久雨在此数百里之中,是告诉将军不应该留在此地。邺城有牢固的三台,西连平阳,四塞山河,有喉结之势,应该北撤据有它。讨伐叛臣,使他们归服,黄河以北平定以后,天下就没有能超出将军的了。晋朝固守寿春,是害怕将军前往袭击,现在突然听说将军回师,必定高兴敌方离去,而无暇用奇兵袭击。辎重取道北行,大军指向寿春,待辎重运走后,大军再慢慢返回,还担心什么进退没有地方”。石勒闻言称善,于是提拔张宾为右长史,再加封中垒将军,被当时的人称为"右侯"。

平定了豫州后,石勒依张宾计策,立即勒兵北返,只留下侄儿石虎率少数兵力威慑江东。当时中原各地连造胡祸天灾,早就变得赤地千里,人烟荒芜,再加上石勒所经过的各地都坚壁清野,劫掠无所得,军中非常缺粮,士兵们相互杀戮而食。为了踌躇大军粮食,张宾建议石勒剿灭沿途遇到的豪强坞堡,收编各地坞主的人马以及粮草。石勒率大军北返途中,沿路攻破了大量坞堡,果然如张宾所言得到了急需的粮草。如今石勒可谓是志得意满,不但剿灭了心腹之患,还得到了大批粮饷,唯有可惜的是邺城却被刘琨派遣的侄儿刘演所占。

于是石勒率大军长驱至邺,攻北中郎将刘演于三台。刘演首战失利,部将临深、牟穆等率众数万人降于勒。幸好邺城守卫犹固,刘演退守及时。石勒见大军一时难于攻下邺城,只能徒耗兵力,不得不听从张宾的建议北上襄国。石勒进据襄国,准备以此为根据地。张宾又进言说:"现在我们驻扎在此,越石、彭祖非常忌讳,恐怕在我们城池还未牢固,物资储备还不充足的时候就前来送死。听说广平诸县秋季作物已经成熟,可分别派遣诸将前去收掠野谷。再派使者到平阳,陈说应该驻守此地的意思。"石勒闻言大喜,命麾下诸将攻掠附近冀州郡县壁垒,征集粮食物资送于襄国。于是向刘聪上表,分别命令诸将攻击冀州郡县内的壁垒,这些壁垒大都降附,运粮食给石勒。刘聪任命石勒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冀、幽、并、营四州杂夷、征讨诸军事、冀州牧,晋封汉上党郡公,食邑五万户,开府、幽州牧、东夷校尉未变。从此,石勒称雄襄国,改变以往流动作战方式,开始建立自己的根据地,为争霸天下、建立后赵政权奠定了基石。这一年是永嘉六年,公元312年。

五胡十六国略谈(七)崛起的石勒南征北战,终于奠定帝王基业

公元312年12月,广平人游纶、张豺拥有几万人,占据苑乡,王浚让他们在那儿暂时代理原官行使职权,石勒派遣夔安、支雄等七个将领攻打他们,攻破了外围的营垒。王浚派遣都护王昌率领各军,以及辽西公段疾陆眷,段疾陆眷的弟弟段匹、段文鸯、堂弟段末等人的部众五万人到襄国攻打石勒。段疾陆眷在渚阳驻扎,石勒派多名将领去攻打,都被段疾陆眷打败。石勒采纳张宾、孔苌的谋略,伏击段疾陆眷,杀得尸横三十多里,缴获铠甲马匹五千多。段疾陆眷召集剩余部众,退到渚阳驻扎。石勒以怀柔策略争取段氏鲜卑,收到效果,不再听从王浚的调遣,王浚自此势力大减。石勒派参军阎综给刘聪报捷。游纶、张豺看石勒收服鲜卑段时间,王浚不行了,就请求投降做藩臣,石勒打算袭击幽州,一心要接纳将士,姑且同意了,并就地任命为将军。石勒攻打信都,杀冀州刺史王象。王浚又让邵举任冀州刺史,防守信都。

建兴元年(313年),石虎攻击邺城的三台,邺城被攻破,刘演逃到廪丘,将军谢胥、田青、郎牧等率三台的流人投降石勒,石勒任命桃豹为魏郡太守以安抚他们。又收段末柸为义子,任命他为使持节、安北将军、北平公,让他回到辽西。段末柸感激石勒的大恩,一路上每天朝南拜谢三次,于是,段氏一心归附。石勒后又派孔苌攻定陵,杀兖州刺史田徽,令王浚所任的青州刺史薄盛亦归降石勒,山东地区各个郡县都相继被石勒夺取,刘聪于是升石勒为侍中、征东大将军。一直支持王浚的乌桓亦背叛王浚,暗中归附石勒,从此王浚势力更弱。

永嘉之乱后,王浚就假立太子,设立行台,自置百官,更打算自立为帝,骄奢淫虐。石勒打算消灭并吞并其势力,张宾则提出让石勒假意投降王浚。石勒于是卑屈的向王浚请降归附,在王浚使者来时更加特意让弱兵示人,并且故作卑下,以示臣服王浚。不久,又派人向王浚声称想亲至幽州支持王浚称帝。王浚于是完全相信石勒的忠诚。然而,石勒一直派去作为使者的王子春却为石勒刺探了王浚的虚实,让石勒做好充足准备。建兴二年(即公元314年),石勒正式进兵攻打王浚,乘夜行军至柏人县,并因张宾的建议,利用王浚和刘琨的积怨,写信并送人质给刘琨请和,并称要为他消灭王浚。故此刘琨最终都没有救援王浚,乐见王浚被石勒所灭。石勒一直进军至幽州治所蓟县,先以送王浚礼物为由驱赶数千头牛羊入城,阻塞道路,及后更纵容士兵入城抢掠,并捕捉王浚,数落王浚不忠于晋室,残害忠良的罪行。石勒于是命将领王洛生送王浚到襄国并处斩,又尽杀王浚手下精兵万人,擢用裴宪和荀绰为官属。石勒留蓟两日后就焚毁王浚宫殿,留刘翰守城而返。石勒回到襄国后将王浚首级送给刘聪,刘聪于是任命石勒为大都督、督陕东诸军事、骠骑大将军、东单于,并增封二郡。刘聪更与建兴三年(315年)赐石勒弓矢,加崇为陕东伯,专掌征伐,他所拜授的刺史、将军、守宰、列侯每年将名字及官职上呈就可,又以石勒长子石兴为上党国世子。

五胡十六国略谈(七)崛起的石勒南征北战,终于奠定帝王基业

建兴四年(公元316年),石勒率兵在玷城围困晋乐平太守韩据,韩据向刘琨求援。刘琨和拓跋鲜卑首领拓跋猗卢结为兄弟,就在不久前,代王拓跋猗卢被其儿子拓跋六修杀死,拓跋普根平定叛乱也因病而死,刘琨在拓跋部作为人质的儿子刘遵同拓跋猗庐旧部箕澹、卫雄等率3万余人投奔刘琨,致使刘琨军力大增。于是在韩据求援时,刘琨打算借此讨伐石勒,故此不顾箕澹和卫雄的劝阻,动用所有军力,派箕澹率二万作前锋,自己则进屯广牧为箕澹声援。石勒以箕澹部众远道而来而筋疲力竭,而且乌合之众,号令不齐,不难应付,决意迎击。石勒于是在山中设下伏兵,自己率兵与箕澹作战,然后向北退兵引箕澹深入,终与伏兵夹击箕澹而大败对方,箕澹北逃到代郡而韩据则弃城奔刘琨。此战震动并州,守着治所阳曲的刘琨长史李弘竟以并州投降石勒,令刘琨进退失据,唯有投奔幽州刺史段匹磾,并与其结为兄弟。

刘琨是晋朝政治家、文学家、音乐家和军事家,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光禄大夫刘蕃之子。刘琨可以说是多才多艺,精通音律,尤其善于文学,,诗歌多描写边塞生活。《隋书·经籍志》有《刘琨集》9卷,又有《别集》12卷。明朝张溥辑为《刘中山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所以,有必要说一下刘琨投奔段匹磾后的情况和结局:

五胡十六国略谈(七)崛起的石勒南征北战,终于奠定帝王基业

刘琨投奔的同年(即公元316年),刘曜攻破长安,晋愍帝被俘,西晋灭亡。刘琨令长史温峤向司马睿劝进。司马睿称帝后,加封刘琨为侍中、太尉,其余官衔不变,并赐他名刀一把。建武元年(317年),段匹磾以刘琨为大都督,率军讨伐石勒。结果段匹磾堂弟段末杯接受石勒贿赂,不肯进军。刘琨因势弱只得退兵。太兴元年(318年),段部鲜卑内斗,段末杯击败段匹磾自任单于,并俘虏了刘琨的儿子刘群。刘群得到段末杯的厚待,便给刘琨写密信邀请他共击段匹磾,谁料密信被段匹磾截获。段匹磾虽相信刘琨,但最终还是将刘琨下狱。刘琨素有名望,拘押期间,远近之人尽皆愤叹。代郡太守辟闾嵩与刘琨部下将领企图反叛段匹磾救出刘琨,因泄密而失败。同年五月初八,段匹磾自称奉皇帝诏旨将刘琨缢杀,子侄四人同时遇害。刘琨时年四十八岁。

太兴元年(318年),刘聪患病,征石勒为大将军、录尚书事,受遗诏辅政,但石勒不受。刘聪于是又命石勒为大将军、持节钺,都督等如故,并增封十郡,又不受。不久刘聪死,太子刘粲继位后不久便被靳准所杀,自称汉天王。

其实,写到“靳准发动政变自称汉天王”这段时,直至石勒公元319年称帝,这期间石勒的举动都在之前写刘曜的专题篇章“五胡十六国(一)、(二)、(三)”中讲过了,但是为了文章故事的紧凑性,这里再简单赘述一下。

石勒得知靳准在京城平阳发动政变,感觉称帝的时机到了,他要趁这个“名正言顺”的机会进军平阳讨伐靳准,因为谁能割下靳准的脑袋,谁就有资格接手刘渊的政治遗产,石勒此次平乱是抱着志在必得之心而来,所率的全是精锐。于是命张敬率五千兵作前锋,自己亲率五万兵讨伐靳准。石勒进据襄陵北原,羌羯四万多个落向石勒投降,靳准数度挑战都不能攻破石勒的防御。十月刘曜北上讨伐靳准,石勒本来以为自己先到平阳会抢下“头功”,没想到刘曜在来平阳的途中——赤壁,即位为帝。刘曜为稳住石勒,任命石勒为大司马、大将军,加九锡,增封十郡,进爵为赵公。

随后石勒进攻首都平阳,各族共十多万落都向石勒投降。十一月,靳准派卜泰向石勒请和,石勒将使者囚禁并送交刘曜,以示城内并无归附刘曜之意。但刘曜却由卜泰为他传话,劝靳准迎接他到平阳。靳准考虑未决,于十二月被靳康等人所杀,推靳明为主,并向刘曜请降。石勒见靳氏不向自己归降,于是大怒,并领兵进攻靳明,靳明出战但被击败,于是闭门自守。不久石虎与石勒会合,共攻平阳,靳明向刘曜求救,刘曜于是派兵迎靳明出城。石勒则进平阳城,焚毁平阳宫室,迁城内浑仪、乐器到襄国,留兵戍守后返回襄国。

五胡十六国略谈(七)崛起的石勒南征北战,终于奠定帝王基业

太兴二年(319年)二月,石勒派左长史王修献捷报给刘曜,石勒舍人曹平乐也在王修随从之列。刘曜于是授予石勒太宰、领大将军,进爵赵王,并加一系列特殊礼待,如同昔日曹操辅东汉的先例。封赏后,刘曜让王修返回襄国,但曹平乐却暗投刘曜,并对刘曜说王修此行的目的是要探刘曜的虚实,一旦王修返回报告后,石勒就会进袭刘曜。当时刘曜实力的确大为损耗,听到曹平乐的话后,他十分害怕王修会向石勒报告他的虚实,于是派人追上王修,并将他杀害,原本授予石勒的官位、封爵及礼遇亦搁置。王修副手刘茂却成功逃脱,到石勒于三月回到襄国时就报告王修之死,石勒于是大怒:“我事奉刘氏,尽心做得比起人臣的本分更有余了。他们的基业都是我打下来的,今日得志了竟想来谋算我。赵王、赵帝,我自己也能给自己,哪用得着由他们赐予!”自此与前赵结了仇怨。

当年十一月,石勒称大将军、大单于、领冀州牧、赵王,于襄国即赵王位,正式建立后赵,称赵王元年。

下篇会聊聊石勒称帝后的文治武功,他是怎么把后赵政权治理成北方最强势的一个国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