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昌:春桥乡打造千亩中药材基地 助力脱贫攻坚

九江市都昌县春桥乡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在官桥村创办千亩中药材基地,辐射带动当地贫困户增收致富。

连日来,在官桥村千亩中药材基地,处处一片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铁锹在手中激情地上下跳跃,剪刀飞舞在枳壳枝头,数十名村民正在为枳壳剪枝、铺膜、套种皇菊,村民余任生忙着把菊花苗放在生根水与杀虫药水中浸泡后,分发给其他村民栽种。

都昌:春桥乡打造千亩中药材基地 助力脱贫攻坚

余任生说:“今天是栽培菊花,这种做法是浸泡生根,成活率好高,那边浸泡是防止蚜虫,栽下后没有虫害。”

官桥村属江西省“十三五”贫困村,在九江市中医院与县卫健委的帮扶下,已经顺利脱贫。为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帮扶单位继续加大帮扶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在该村投资2000万元,建成枳壳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1000亩。同时采取“公司+基地+贫困户”的药材种植合作模式,贫困户以土地入股,或劳力务工,累计吸纳土地入股的农户152户,带动16户贫困户长年在基地务工,实现每户年均增收万余元。彭焱秋是官桥村因病致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他不等不靠,通过土地流转、从事力所能尽的劳动在基地入股,年均增收近2万元。

彭焱秋告诉记者,自己一年可能有1万8千块钱收入,一个月也能做20多个工,60元一天,增加了很多收入。

枳壳中药材种植基地负责人杜国华介绍,枳壳是江西地道的药材,市场需求量大,发展前景好。2017年下半年,他多次到春桥乡考察,发现这里的土壤、气候非常适合中药材种植。为帮助当地的村民,特别是贫困户解决脱贫的问题。他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种植1000亩枳壳,并在前期套种皇菊、草珊瑚、白及等多种药材。目前,已建成1500平方米中药材扶贫加工车间。

杜国华说:”平时在这里务工是一块,我们每年付给他们的工资大约60多万元。在这里务工的贫困户每年的收入大约在2万元左右,分红的话,每个贫困户有大约5-6亩地,目前在1万元左右,后期枳壳有收益,收入会更多一些。”(来源:都昌县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