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讓李自成戴過綠帽子的部下,大將高傑的最後結局

李自成最恨的人,不是吳三桂,不是多爾袞,應該是他的老部下高傑,被自己最信任的兄弟戴了綠帽子,這種感覺讓李自成很悲催!

曾讓李自成戴過綠帽子的部下,大將高傑的最後結局

李自成這個人,對待兄弟還是很仗義的,然而,高傑卻勾搭上了李自成的老婆。

李自成的老婆邢氏,聰明幹練,幫著李自成管理軍隊的後勤工作,高傑經常去她那裡領工資,一來二去,兩個人就睡了。

曾讓李自成戴過綠帽子的部下,大將高傑的最後結局

至於說是高傑勾搭李自成老婆,還是李自成老婆勾引上了高傑,這個我也沒搞清楚,據史書記載,估計是李自成老婆邢氏勾引的高傑,因為高傑長得帥。

朋友妻不可欺,何況是老大的老婆,高傑沒辦法,只好反水,帶上邢氏和全部家當,一同投奔了明朝,後來,隨著事業的發展,當上了南明揚州的江北四鎮之一。

曾讓李自成戴過綠帽子的部下,大將高傑的最後結局

這件事情,高傑和邢氏做得確實很不地道,頗有點西門慶和潘金蓮的意味,但李自成要比武大郎厲害多了,他倆的離開和叛變也是無奈的選擇,李自成自然氣的要死,但他又有什麼辦法呢?老李栽在這種事兒上也不是第一次了,一直沒吸取教訓,娶妻還是應該多重視品行和操守,不能一味的光看漂亮。

曾讓李自成戴過綠帽子的部下,大將高傑的最後結局

雖然高傑成了政府軍,但是,在老百姓眼中,他還是賊,堅決不允許他進揚州,老百姓在當地地方官的領導下組織了武裝力量,堅決抵禦高傑的到來。

高傑這人脾氣死倔,揚州市民越是不讓他進,他就偏偏硬要進不行,還大白天到處搶女人,揚州城的老百姓對他是切齒痛恨!

曾讓李自成戴過綠帽子的部下,大將高傑的最後結局

南明當時的揚州督師史可法對高傑,也是有點兒不信任,但他覺得眼下國難當頭,正是用人之際,團結就是力量,便用了咱中國知識分子慣用的那一招—以德服人!

史可法是個純粹的人,是個無私的人,是個有勇氣的人,這一點很像他的老師-左光斗,他忘不了在京城錦衣衛詔獄的那個夜晚,在昏暗的角落裡,他的老師臨終之際對他的囑託!

孟子曰: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其志,吾善養吾胸中浩然之氣!

於是他便隻身一人,也不帶衛兵,去了高傑的大營中,當時史可法正氣凌然,而高傑反而抖抖索索,汗流浹背。

曾讓李自成戴過綠帽子的部下,大將高傑的最後結局

史可法,則是一個養浩然正氣者,高傑怕的不是史可法這個人,而是怕史可法的精神,浩然之氣。

史可法用慢吞吞的言語對其進行教化,完全憑藉個人的魅力,徹底征服了高傑,高傑沒什麼文化,他覺得史可法這人講義氣,夠朋友,士為知己者死,從此高傑對史可法佩服得五體投地,被史可法徹底征服了,唯史可法之命是從。

曾讓李自成戴過綠帽子的部下,大將高傑的最後結局

不久,史可法向朝廷上奏疏,讓高傑移駐瓜洲,離開了揚州。

此事件結束後,高傑主動向朝廷上書,請求到最為危險的前線去抗清,這地方就是河南歸德。

受史可法的感化,此時的高傑熱血沸騰,他也有了一顆殺敵報國、無所畏懼的心!

1645年正月,高傑帶領他的弟兄,到了歸德,到達目的地後,高傑聽說歸德下屬的睢州總兵許定國有和清軍勾結的嫌疑!

許定國,河南太康人,這個人因為打仗水平太次,一直鬱郁而不得志,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當了皇帝以後,冊封許定國為睢州總兵,但他又覺得跟著朱由崧混沒有前途,因此,偷偷聯繫上了清朝肅親王豪格,主動要求反水。

曾讓李自成戴過綠帽子的部下,大將高傑的最後結局

豪格不太相信許定國的話,讓他回去,把自己的親兒子送到自己大營中作人質,關鍵是這事兒做得太不機密,被高傑知道了。

高傑聽說此事兒,下達命令,讓許定國到他的軍中來,把這事兒的來龍去脈說清楚,問題是,這事兒許定國根本不敢說清楚,所以,許定國,橫豎不肯來。

曾讓李自成戴過綠帽子的部下,大將高傑的最後結局

既然許定國不來,高傑決定那我自己去,大概是受了他的偶像史可法的影響,嘗試一下什麼叫“萬軍叢中,一身是膽,”。

他準備親自去睢州城裡和許定國推心置腹地談一談。

與高傑同去的,還有巡按越其傑、巡撫陳潛夫,上級領導來視察工作,許定國雖然心中有一百個不願意,但是,也不敢怠慢,勉強到郊外去迎接。

高傑到了睢州城外不說,他還想進睢州城,進城就如同進了虎狼窩,進得去,出不來,因此,部下越其傑對高傑說,這城進不得。

高傑覺得越其傑膽子太小,入城怕什麼,許定國那小子還敢殺了我不成,自己是在刀尖上打滾的人,一個睢州城都不敢進,傳出去簡直讓人笑話,高傑沒有理越其傑,進城。

高傑是視察組組長,他都進城了,越其傑與陳潛夫還有什麼話說呢?雖然心裡害怕,也得硬著頭皮進,進城後,許定國比較恭順,大辦酒席,款待各位上級領導,態度很是熱情。

曾讓李自成戴過綠帽子的部下,大將高傑的最後結局

就如此情勢來看,高傑的判斷是對的,就是借幾個膽子給許定國,他也不敢殺領導,不敢殺的原因,是高傑在城外還駐紮著大軍,只要動手,許定國自己也會被剁成爛泥。

問題的關鍵在於,高傑這粗人不會講話,酒席上,估計是喝多了,催促許定國出兵,而且,還試探性地問了許定國,是不是把兒子送到了豪格那裡,什麼時候動手。

孔夫子說過,言多必失!如果用口才對付人,那麼時常會令人討厭的,所以孔子認為:做人,木訥是最重要的,巧言令色者,很少是仁厚的君子。

許定國本來就戰戰兢兢,聽了高傑這話,他心中暗暗起了殺機。

曾讓李自成戴過綠帽子的部下,大將高傑的最後結局

雖然許定國心中起了殺機,但他還沒有馬上行動,因為無端誅殺上級領導,無異於造反作亂,畢竟是把腦袋拴在褲腰帶上的事兒,不能輕易行動。

但是高傑自己不識趣,繼續催促許定國帶領兵士去揍滿洲兵,這下把許定國惹火了,夜晚,在高傑的營帳邊安排伏兵,以放炮為應,一哄而起,抓住了高傑。

越其傑覺得動靜不對,就趕緊起來跑了,高傑本來也能跑,關鍵是,許定國給他安排了幾個美女作陪,甚至連高傑的親兵,每個人也同樣享受到了許定國給安排的兩個美女,沉醉在溫柔鄉里,統統做了風流鬼。

剁了高傑,許定國也不敢再在睢州混了,因為高傑的大部隊就在歸德,一旦開過來,就是用腳踏,也能把睢州城給踏平了,於是許定國直接跑到了清軍營帳中,剃髮投降。

高傑出師未捷身先死,死於有勇無謀。

曾讓李自成戴過綠帽子的部下,大將高傑的最後結局

高傑感佩史可法的為人,這次行動,本來準備好好大幹一場,然而,不幸的是,命不好,還沒有跟清軍交火,就被自己人給殺了,實在是可惜!

在南明弘光朝廷所設立的江北四鎮中,高傑是最能打的,但是,最能打的人卻被自己人殺了,史可法聽到高傑被殺的消息後,僅僅說了六個字:中原不可為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