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像獎的固步自封,窺探香港電影的沒落

金像獎。

獎座以銅鑄造,高43.8cm、重5.5鎊。獎盃主體的女神像,是以1979年香港小姐冠軍鄭文雅為原型。

曾幾何時,香 港被譽為“東方的奧斯卡”。影響力輻射全球華人地區,是兩岸三地華人電影界,最重要的獎項之一。

如今,門前冷落車馬稀。

這幾年,還活躍的,有一定票房號召力的影帝差不多都年近六十,劉德華、梁朝偉、張家輝、劉青雲、古天樂、周潤發等。

其他影帝都要三兩搭配,才有一點票房號召力。

從金像獎的固步自封,窺探香港電影的沒落

反觀內地,新一代明星徐崢,黃渤,鄧超,沈騰,吳京,早已佔據絕對主導地位。

如果不是無聊,愛電影的你可能記不起,這個月是 電影金像獎 的頒獎月


從金像獎的固步自封,窺探香港電影的沒落


1982年,香港電影節的權威雜誌《電影雙週刊》組織一群電影人,與電視媒體合作,成立一年一度的頒獎典禮,用來評選表彰優秀的電影和電影人。

從金像獎的固步自封,窺探香港電影的沒落

創辦者沒有采用類似金龍,金鳳,金馬,金華等中國元素為其命名。而是直接與美國奧斯卡同名——

“金像獎”。

從一開始就展示了他們的眼界與雄心:並不想偏安一隅,志在“華人的奧斯卡”。

在立足本土的基礎上,金像獎打破壁壘,接納全球華語電影。從而奠定了它在華語電影的權威地位。

從金像獎的固步自封,窺探香港電影的沒落

它是全球華人電影一年一度的盛會。每屆頒獎典禮,都能吸引兩岸三地和全球各大媒體矚目。電視媒體,雜誌報刊都實時捕捉關於頒獎典禮的一切。

配合媒體,委員會也搞出,“紅地毯最佳著裝獎”等花邊噱頭,人聲鼎沸,車水馬龍。

從金像獎的固步自封,窺探香港電影的沒落


從金像獎的固步自封,窺探香港電影的沒落

從金像獎的固步自封,窺探香港電影的沒落


然而90年代開始,以《終結者》為標誌,電腦數字技術全面介入電影製作。

好萊塢相繼推出《侏羅紀公園》,《玩具總動員》等數字科幻經典。

1997年的《泰坦尼克號》

,更是以21億美元的全球票房紀錄,席捲全球。

隨著好萊塢的電影全球崛起,港式電影在東南亞的海外市場,相繼淪陷萎縮。

就連香 港本地,也被好萊塢電影來回屠榜。

在本土市場和港產片全線潰退時,大批電影人將目光投向擁有廣闊市場的內地,紛紛北上。

這種背景下,雖然金像獎的凝聚力和權威性不比以前,但廋死的駱駝比馬大。

比起“德芙雙煞”絲滑的鬧劇,電影金像獎仍然是亞洲電影最權威的電影盛事。

從金像獎的固步自封,窺探香港電影的沒落


這種情況下,金像獎完全可以藉著自己的權威性,為香 港電影打開一條生路,煥發“第二春”。

而金像獎卻選擇放棄融入華語影壇,退居一隅,故步自封。

從金像獎的固步自封,窺探香港電影的沒落

從金像獎的固步自封,窺探香港電影的沒落

香 港電影金像獎前主 席陳嘉上曾表示:“評選所有的華語片,並不是金像獎負責的範圍。”

陳嘉上甚至明言:如果因為香 港電影越來越不受重視,這個獎就越來越不受重視的話,我們就認命吧。因為金像獎是為香 港電影打拼的,如果沒有香 港電影,金像獎也就沒有意義。

這種自我感動式,其實是眼界的狹隘。

強分彼此,完全有違“金像”的初衷。

回顧近年金像獎,包攬影帝者,皆是港星。能獲得影帝的電影,背景一定是香 港故事。

《歲月神偷》、《激戰》、《寒戰》、《竊聽風雲》都是如此。

最近一次例外,是2007年李連杰《投名狀》獲得影帝。不過《投名狀》從導演、主要演員到團隊都是港人為主,李連杰也是香 港武打電影的代表巨星。

從金像獎的固步自封,窺探香港電影的沒落

至於影帝,內地影星,提名的都少。

35屆金像獎,《智取威虎山》提名最佳影片,梁家輝因《智取威虎山》的反派角色座山雕,提名影帝。張涵予作為主演,卻隻字未提。

2019年由《紅海行動》作為陸港合拍影片,入圍最佳電影提名。但其主演的張譯,被完全忽略。

內地背景的影片和演員,偶爾會在女配,男配等獎項專業陪跑。

萬幸的是,金像獎沒有徹底做絕。

還是有三位女星因出演港片,獲得最佳女主角。趙薇《親愛的》、章子怡《一代宗師》、周迅《如果愛》

看得人五味陳雜。


從金像獎的固步自封,窺探香港電影的沒落


如果說這些都是小花招,小狹隘的話,35屆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就是在作死。

一部只有50萬製作費,票房可憐的冷門電影。從導演編劇到背景音樂燈光,服裝設計,沒有任何提名,

卻橫掃多部鉅製,打敗9項金馬提名,7項金像獎提名,狂掃大獎的的《踏雪尋梅》。

獲得金像獎最佳影片。

從金像獎的固步自封,窺探香港電影的沒落

這簡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黃百鳴大罵:“一套50萬製作嘅電影,喺其他獎項一個獎都攞唔到,點可以叫最佳電影?”

從金像獎的固步自封,窺探香港電影的沒落

這部片,我不便多提,更是不想多提。荒謬無底線,極盡抹黑之能事。

如此明目張膽地夾私貨,小金人的遮羞布,算是被徹底撕下了。

35屆金像獎是一個分水嶺。

如果說以前,是抱怨其不公,不肯改變或者擴大頒獎範圍。

現在,愛誰誰。

內容說完了。

關注小 ONE,讓我在您的碎片時間,聊上幾句。

謝謝。

完。

從金像獎的固步自封,窺探香港電影的沒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