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醫療執業環境到底是怎樣的?

首屆健康中國創新傳播大會暨中國醫療品牌建設大會今年11月21—23號在湖南長沙召開,作為特邀嘉賓,本人有幸參加,就“醫院文化建設與醫療執業環境”話題與嘉賓對話交流。

現在的醫療執業環境到底是怎樣的?

現在就對話內容與大家談談現在的醫療執業環境到底是怎樣的?

我覺得,評估當下醫療執業環境應從工作環境,社會環境,以及管理制度三方面來綜合評估。


一,工作環境方面:包括工作強度,自我價值體現,執業滿意度等等。

醫務人員的工作強度,毋庸置疑,當下醫務人員的工作強度是非常之大的,兩頭見星星,加班、超時成了家常便飯,無論是在門診,還是住院部,沒有加過班的醫務人員幾乎沒有,高強度的工作量,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醫務人員的身體狀況,或多或少都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本月初,上海交通大學一名年僅30歲的麻醉醫生猝死,醫生猝死近年來頻發,網絡數據,2017年1-8月醫生猝死15名,醫生猝死率不斷攀升,他們的健康誰來守護?醫生病倒了,病人的健康誰來守護?

現在的醫療執業環境到底是怎樣的?


高強度的工作量普遍存在各級醫院當中。

醫務人員在實現個人價值方面:待遇認同感方面,大部分醫務人員對待遇認同感低,不滿意當前收入與付出之間的關係,感到自己的報酬低於其勞動付出;有些醫務人員感覺沒有社會認同,對自身發展前景感到迷茫、無暇照顧家人感到自責、出現負面心理變化、工作違背自己意願等;在職業滿意度方面:有調查表明,有87%的醫務人員不願意之間的子女從事醫務工作。

二,社會環境(醫患關係)方面:醫患之間缺乏相互的信任,相互的理解,相互的包容。

現在的醫療執業環境到底是怎樣的?


近年來,我國醫患關係卻日趨緊張,醫患矛盾層出不窮,針對醫院以及醫務人員的暴力攻擊愈演愈烈,醫生被患者家屬毆打侮辱致傷致殘致死屢見不鮮,由醫患糾紛引發的惡性刑事案件不時見諸於媒體。醫患關係已不僅僅是醫學問題,更是一個社會問題醫療糾紛頻發,傷醫事件頻發,甚至殺醫,執業風險高,今年9月甘肅省人民醫院一名女醫生被殺害。制度環境方面:政策制度良好,職稱晉升公平性有待加強;醫院文化制度需要進一步完善;醫院危機管理措施需要更全面。

三, 不可否認的是,近一兩年來,醫療執業環境有改善的跡象,包括,國家正加大打擊涉醫犯罪的力度,提高醫務人員的執業安全,醫務人員的待遇也在提高,還有就是社會輿論,傳播虛假涉醫新聞的事件少了,造謠的媒體少了,製造類似“紗布門”事件的媒體人少了,汙名化醫療界的社會輿論少了,這些,跟大家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現在的醫療執業環境到底是怎樣的?

當然,要徹底的改善醫療環境,建立和諧的醫患關係,任重而道遠。

致力醫學科普傳播,客觀評述醫患關係,請關注:麻醉超人鋼鐵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