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镜台:面对“散瞳”,眼镜门店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现在大部分地区的开学时间已经公布了,那么也就意味着马上要开学,所以带孩子检查视力的家长也会越来越多。

从观察中,云镜台不难发现,一部分家长是出于预防性的目的带孩子检查视力。当看到自己孩子视力还不错时,他们仿佛拿到成绩单一样,会舒一口气,拍拍孩子告诫他们要保持视力。


而更多来验光的孩子可能运气不太好,电脑验光一测,度数不低,视力表的上方也几乎看不清了。这时很多孩子都会低着头沉默不语,偶尔偷偷地用眼斜瞅父母。家长则在一旁满脸的怒气。紧接着整个验光室就充斥着孩子的哭声和家长的训话。

云镜台:面对“散瞳”,眼镜门店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类似的暑期尴尬场景,相信不少验光师都经历过。一般碰到以上两种情况,相信大家也都有熟门熟路的应对措施。对于视力不错的孩子夸几句「保持得不错」。对于后者,就是尽量劝家长消消火气,该配镜还是得配镜。但是有一种情况就比较尴尬,很多门店遇到后很是纠结,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处理——散瞳


云镜台:面对“散瞳”,眼镜门店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云镜台:面对“散瞳”,眼镜门店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前阵子就有位同行跟云镜台聊天时提到,他们店里经常会有一些年龄不大的孩子,验光度数不算高,视力波动却很大。他们认为是「假性近视」,需要「散瞳」检查,但是又担心和家长说了以后,家长直接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再也不会回到店里,白白丢了上门的生意


另一位同道也常遇到类似的情况。他担心的是,在视光检查方面,家长会认为门店的视光师技术不行,所以他索性经常发一些有关「散瞳」危害的文章,并且告诉自己的顾客不要随便「散瞳」,以此来确保客人留在门店。

云镜台:面对“散瞳”,眼镜门店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可以理解,这两位的担忧和应对措施只是行业的一个缩影,很多门店和视光师都会有相同的顾虑,也会采用相同的方法。但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我们都知道这种「一刀切」的做法,既不科学、不合理,也是不负责任的。


所以,当从业人员遇到初次配镜,且视力波动明显、年龄又较小的孩子时,应该做到:


切勿匆忙配镜

很多「假性近视」的孩子,只是用眼过度导致的调节痉挛造成的视力下降,如果这时候带上眼镜,就会造成诱导性近视,继而让孩子发展成真性近视。并且因为光度过高造成远视性离焦,引发孩子度数更快增长。

云镜台:面对“散瞳”,眼镜门店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传递正确矫正观念

积极和孩子家长沟通,传递正确矫正观念,告知孩子的真实情况。不要认定家长去了医院就不回来,也不要担心别人觉得你不专业。当你向家长专业、仔细地说明一切,就能够给家长留下「真诚、专业」的印象,即便他们去医院进行了检查,如果需要复查和配镜的话,相信还是会优先选择你的门店。


提升辅助训练技能

经过散瞳检查后,孩子虽然暂时不用戴眼镜,但是孩子的调节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这个时候需要一些调节方面的训练作辅助,可以很好地帮助孩子解决调节诱发的部分视力问题。提升这方面的技能对从业人员来说非常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