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告訴我們常見的錯誤的花錢態度之捨不得小錢?

關於花錢,考驗人性之難。如何把錢花得好花得妙,好鋼用在刀刃上,從來是件很難的事情,從《孫子兵法》中可以看出關於花錢的諸多理念,這裡有四個心態。

《孫子兵法》告訴我們常見的錯誤的花錢態度之捨不得小錢?

預算內的錢花習慣了,無所謂,對於預算外的錢,哪怕再小,都有點心疼。

《孫子兵法》告訴我們常見的錯誤的花錢態度之捨不得小錢?

打仗是一件開銷極大的事情,“凡興師十萬,出征千里,百姓之費,公家之奉,日費千金”。即我要出動十萬軍隊征戰於千里之外,那就要國內七十萬戶人家的全部產出和勞動力來供奉軍隊,那這一天要花多少錢?答案是:“不得操事者七十萬家,相守數年,以爭一日之勝”。

《孫子兵法》告訴我們常見的錯誤的花錢態度之捨不得小錢?

打仗是每天七十萬個家庭在花錢,一天一家花一塊錢也是七十萬。但這個錢每天就像水一樣在流,他感覺不到;如果額外要給下屬花五萬塊賞錢,他就受不了了。

尤其是有些將領還捨不得花錢去買情報,“而愛爵祿百金,不知敵情者,不仁之至也”。你還捨不得給點錢去買情報,那你真是不仁之至,你是最不仁不義的人了。

在戰爭中,用間諜的核心理念就是要捨得花錢,花錢越多,成本就越低,投入越大,風險就越小。但有些將領就是捨不得這些錢。

《孫子兵法》告訴我們常見的錯誤的花錢態度之捨不得小錢?

楚漢相爭,從花錢的角度來看,劉邦的天下很大程度上就是他花錢買下來的。

劉邦是最大方的,而項羽恰恰是最摳門的。楚漢戰爭到了最激烈的時刻,劉邦被項羽圍困在滎陽城裡達一年之久,並且斷絕了外援和糧草通道。

陳平在這個時候獻上一個計策,讓劉邦從倉庫裡面撥出四萬斤黃金給他去買通楚軍將領,來施離間計,使項羽疏遠了鍾離眛,又攆走了范增,最終劉邦得以突圍而去。

項羽在花錢的價值觀上跟劉邦就恰恰相反。 韓信說他說得很形象,說:“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項羽一看見人就慈愛親切至極,非常平易近人;“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誰病了就趕緊去看望,而且還陪著哭,把自己的吃喝都分給他。

但等到屬下將領要論功行賞的時候,官印都刻好了,項羽就是捨不得給出去,把印拿在手裡磨啊磨,印角都磨圓了就是捨不得給出去。

《孫子兵法》告訴我們常見的錯誤的花錢態度之捨不得小錢?

項羽老是不肯給錢,而劉邦那邊的銀彈卻不停地射向項羽麾下的將領,這兩種不同的花錢方式也早就了兩個人迥然不同的命運。

大錢沒感覺,小錢特摳門。不僅公司領導會有這樣的錯誤心態,而且平常我們在花錢的時候也會有這樣的錯誤心態,例如買車買房的時候多幾萬都沒有什麼太大感覺,然而為了省電油錢省點電費在很熱的天都捨不得開空調。

《孫子兵法》告訴我們常見的錯誤的花錢態度之捨不得小錢?

與書相伴的每一分鐘都是對人生最好的獎賞,喜歡就訂閱我吧,一起看書一起成長,歡迎轉發並評論!

《孫子兵法》告訴我們常見的錯誤的花錢態度之捨不得小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