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味38一斤改19元半斤行為帶動了業績提升,弄清4種購買行為

絕味鴨脖做營銷優化時發現一個問題:

絕味鴨脖賣38元/一斤,可是顧客們都嫌太貴了,所以購買時都說來10塊錢的。

後來華與華幫助他們把燈箱廣告改成了19元 /半斤,然後買半斤的人就開始多了起來。這一項小小的門店改善行為卻帶動了絕味鴨脖整體銷售業績的提升。


絕味38一斤改19元半斤行為帶動了業績提升,弄清4種購買行為

做對了什麼?為什麼把一斤的價錢改成半斤的價錢,人們的購買就開始多了起來呢?難道寫38元/斤的時候,人們不知道38元/斤=19元/半斤麼?

要解釋這個問題,就需要搞清楚消費者是如何做購買決策的。

消費者在不同情境下購買不同產品的決策類型有很大差異,比如:消費者購買一個麵包和購買一個手機的決策過程就完全不一樣。

絕味38一斤改19元半斤行為帶動了業績提升,弄清4種購買行為

亨利·阿薩爾(Assael)根據消費者購買時的決策參與程度和不同品牌的差異程度,將購買行為劃分為四種類型:

第一種:複雜的購買行為

這類購買行為通常消費者決策參與程度更高,主要因為產品價值較高、瞭解過程較為複雜並且不同品牌之間也存在著較大差異。

第二種:降低失調的購買行為

這類購買行為的特點是這樣的:購買者參與決策程度較高,所購買的商品價格比較昂貴,但又很少購買,風險高,不同品牌之間差異不大。

第三種:習慣性的購買行為

這類品牌的消費者通常決策參與度低並且品牌差異性不大,我們生活中的柴米油鹽、日化用品等都屬於這一類。

第四種:尋求多樣的購買行為

這類行為消費者通常決策參與度很低,但品牌差異化很明顯。


絕味38一斤改19元半斤行為帶動了業績提升,弄清4種購買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