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陈日胜海水稻研究院登记成立,探索海水稻产业更高价值

2019年12月31日,深圳市陈日胜海水稻研究院(简称“研究院”)核准登记成立。“海稻86”发现者、“海水稻”长期培育者/研究者、广东海洋大学教授陈日胜为副理事长,院领导均为农业行业资深人士和管理人才。

研究院由深圳市富利臻集团(简称“富利臻”)旗下深圳海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出资成立,整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院、广东海洋大学、广东医科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位专家资源,及华董汇、海创汇、博商会、长城汇等社会资源,致力于海水稻产业项目的研发与推进,助推“海水稻”科技实现更多价值。

研究院主要业务包括耐盐碱水稻育种、盐碱地土壤改良、水稻耐盐碱基因、海水稻活性物质的学术研究及相关交流活动。

深圳市陈日胜海水稻研究院登记成立,探索海水稻产业更高价值

2019年7月,富利臻和陈日胜教授签署了共建海水稻研究院的合作协议。主要为了海水稻产业加速发展,为了海水稻在盐碱地改良、海岸生态修复及国家粮食保障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2019年11月13日至17日,在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果成网的主导下,海水稻及海水稻科技产业项目亮相高交会(“中国科技第一展”)现场。展会上,海水稻成为“网红”,吸引了众多海内外参展人士的关注,海水稻科技产业项目还斩获了“优秀产品奖”。

深圳市陈日胜海水稻研究院登记成立,探索海水稻产业更高价值

2019年12月初,江门台山海宴南丰村的750亩由盐碱地垦造出来的稻田,迎来海水稻收割的高潮,平均亩产超过450公斤。南丰村也正式成为广东省首个在盐碱地上完成垦造水田项目并种植海水稻的村。当地政府通过打造农业产业园,吸引了陈日胜的海水稻种植团队在此建立海水稻育种基地。


深圳市陈日胜海水稻研究院登记成立,探索海水稻产业更高价值

深圳市陈日胜海水稻研究院登记成立,探索海水稻产业更高价值

与一般水稻相比,海水稻稻秆较高,可达2米,稻田下非常适合养殖鱼蟹,可实现立体式生态改良,有效控制病虫草害,增加土壤肥力,保护生物多样性。通过在盐碱地上种植海水稻,中和分解盐碱含量,还可以实现土壤改良的效果。

30年前,谁都不知道这个产量一般口感像糙米但耐盐碱抗旱抗倒伏抗病虫害的水稻能走多远,能发挥多大作用,但总有人用坚持让世界看到它存在的更多更大价值。

今天,同样是海水稻(耐盐碱水稻),但它不仅仅有国家层面的关注,还得到社会各界力量的大力支持,其中就包括果成网(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资源、技术、人才、金融等整个产业生态的支持。未来,让我们一起携手助推海水稻科技产业造福更多民众。


链接

陈日胜:最早发现野生海水稻的人

来自广东湛江的陈日胜被媒体誉为“海稻之父”,被袁隆平称为“国内最早发现耐碱性强、抗病性强、生命力强的野生海水稻的专家之一”。

1986年11月,毕业于湛江农业专科学校(广东海洋大学前身)林果专业的陈日胜和老师罗文列教授一起,到遂溪虎头坡的海滩普查红树林资源。芦苇荡中,陈日胜看到一株高约1.6米、似芦苇却结穗的植物,穗呈青白色。罗文列上前查看后,断定这是生长在盐碱地里的野生水稻——这株水稻出现同时开花、结实、抽穗的奇观,谷粒带着长长的芒刺。罗文列嘱咐陈日胜,这很可能是一个新物种,非常珍贵,一定要保存下来育种出来。陈日胜取下那株野生海水稻结下的522粒种子后,开始了育种工作。

此后漫长的30年中,陈日胜通过繁育选择优良株系,在遂溪海滩地进行种子提纯和繁殖。2012年开始至今,他在国内部分省份盐碱地试种海水稻。

2014年9月1日,“海稻86”通过农业部颁布的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公报。同年10月29日,袁隆平获悉海水稻情况后,给科技部部长万钢写信,他认为,海水稻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水稻种质资源,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和利用价值。11月,陈日胜带领的科研团队第一次完成海水稻全基因组测序,填补了海水稻分子研究的空白。目前,我国海水稻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跑地位。

陈日胜谦虚地表示:“我做的事情很简单,育种是一件很费时间很漫长的事情。我第一步是测试出海水稻具有耐盐耐碱的特殊功能。第二步是异地测试,到各个省的盐碱地测试,观察耐盐碱性状表现、在不同的积温带表现,以及在不同品系盐碱地表现。第三步是选择各个积温带的优良品种做组合,目前情况还比较乐观。”

陈日说:“经过测试及观察它的表现,我怀疑海水稻有耐盐基因,所以这几年在进行DNA分析,寻找海水稻的耐盐基因,今年已经有进展,还要继续测试。”

对于海水稻的研发,陈日胜表示,袁隆平团队主要的方向是“高产”,而他的团队把研发方向聚焦在“抗性”,即耐盐碱性能。两个研发方向并不矛盾,希望先解决“抗性”的问题,再去破解抗病虫害、提高产量等问题。陈日胜认为,海水稻的发展有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目前全国的盐碱地存量很大,一旦能将这些地利用起来,我国的粮食产量将得到很大的提升。近年来他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和实验,发现湛江海水稻种植的土壤盐度和全国其他大多数盐碱地相似,因此,只要针对各地的具体情况,对应性地调整种子就能较好种植。在陈日胜看来,目前只要解决了“抗性”问题,就能将海水稻进行推广种植。

多年来,陈日胜在海水稻发源地种植验证,重度盐碱地种下海水稻6年后,土壤得到改良,而中度盐碱地只需3年。种植海水稻无需使用化肥和农药。发源于湛江的海水稻在从海南到东北三省沿海的盐碱地都能正常生长。

这是否意味着全国各地的盐碱地都能种海水稻?陈日胜谨慎地回应:“目前海水稻耐盐碱程度还需大量试验,有数据才有说服力。”他和研究团队正着力收集海水稻耐盐碱的相关数据,汇总各地情况做成研究报告。陈日胜透露,命名为“海稻86”的种子已选送到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等全国16个省区,进行试种试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