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前不可忽視的九大敏感期(一)



只要是地球人,尤其是在3歲前,孩子要經歷諸多神奇、神秘的敏感期來協助孩子自然成長。敏感期行為即是在某個時期重複某種行為,以獲得足量刺激而形成感覺通路,通路一旦連結了,能力就出現了。

孩子就像一顆種子,何時發芽、何時抽葉、何時開花,這些完全是由生命賦予孩子的自然成長規律決定的。

6歲前,孩子的生命成長是由各個敏感期組成的。如果我們充分了解兒童自我形成過程,觀察兒童不同階段的敏感期現象,就能通過理解他們的行為語言,減少成人對兒童世界的不知所帶來的情緒和焦慮,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給予高質量的陪伴,最終幫助孩子成長為一個完整的人。

3歲前的敏感期,幾乎奠定了上幼兒園之後所需的一切能力的基礎,但是可能影響孩子一生的敏感期,卻被大多數家長忽略了。非常遺憾的是,家長們對此幾乎沒有太多的重視,更談不上正確的觀念。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必須有成人的各種幫助。只有深入瞭解了兒童各個成長敏感期,我們才能在關鍵期給予孩子關鍵幫助。


3歲前不可忽視的九大敏感期(一)| 感統科普


口腔敏感期

一般情況下,正常的孩子九個月會說疊字,一歲時會說短句子,到了二歲,已能流利地和成人對話。現在有的孩子二歲了才會說疊字,有的雖然會開口講話,但發音不清,更嚴重的是有的孩子到了三歲還不能開口講話。

心急的家長帶孩子去醫院做檢查,醫院給出“組織正常,功能缺失”的醫學診斷,這樣的醫學診斷結果曾讓多少父母心碎。因為沒有給出真正有效的治療方案和方向,這讓家長更無所適從,心裡沒底,看不到希望。

那麼,為何會出現這麼多語言發展較慢的孩子呢?

我們要從孩子的口腔敏感期說起。一般的孩子在出生後3-5個月就會出現的口腔敏感期。這個時期的孩子特別愛吃手、只要是拿的到東西都會往嘴裡塞。


這個時候如果家長不瞭解這個自然生理現象,就可能感覺到孩子吃手或拿東西往嘴裡放很不衛生,進而就會制止孩子吃手或拿東西往嘴裡放,這樣孩子的口腔敏感期就無法很好的過渡,會影響我們孩子的語言能力,會造成孩子語言發展緩慢。

那麼,口腔敏感期的出現,會建立孩子哪些能力呢?

1、物質屬性的探索:

這個時期的嬰兒就開始用口腔來探索他所能接觸到的各種物質的屬性,嚐嚐衣服角、手、塑料玩具有什麼不同的感覺,這個過程能幫助孩子建立物質屬性的細胞記憶,還能夠促進細胞之間的相互連接。

2、連接口腔與大腦的感覺通路:

在口腔敏感期,經過大量的口腔刺激嬰兒的大腦功能區控制口腔肌肉、舌頭、嘴唇等神經通路會不斷的連接和強化,以增強口腔肌肉、舌頭、嘴唇等的靈活度和配合度,為孩子1歲後的語言發展打基礎。

3、幫助發展手眼協調能力:

初期,嬰兒的手和眼無法協調配合,肌肉控制能力也不足。在口腔敏感期,通過吃手或伸手拿物體的時候手和眼要相互配合,在這個過程中,手眼協調能力就會自然建立起來。

4、不容易挑食、偏食:

在口腔敏感期,孩子的口腔能得到豐富多元的感覺刺激,口腔觸覺就不會那麼敏感,孩子對於沒有吃過的食物敢於嘗試並且樂於嘗試,這樣孩子就不容易出現挑食偏食的現象。


對孩子的成長來說,適應他們能夠生存發展的大環境是至關重要的。年幼時,他們沒有足夠的力量去改造環境,也很少具備可以選擇環境的機會。於是,這樣的責任就轉交到家長身上,所以家長們要做的不僅是讓他們生存,更是讓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

作為家長,你一定要了解孩子生命成長規律,滿足孩子生命需求,並儘量為他們創建適合他們的發展環境。

孩子的敏感期包含了他將來發展的多個方面,不僅是學習和生活的方面,更關係孩子的品格和人格的形成。在孩子成長敏感期,看懂孩子,讀懂孩子,把握孩子成長髮展的規律,給予養分,等待孩子成長!


01 該圖片由Daniela Dimitrova在Pixabay上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