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芒种:于繁忙中播种精神的粮食


节气芒种:于繁忙中播种精神的粮食



麦秋过后,仲夏时节接踵而至。古书上说:夏,假也。万物至此进入了无拘无束、放纵生长的阶段。

《月令集解》中解释:“芒种,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这意味着谷黍类等有芒作物进入了播种期。芒种的种,既是行动的指南又是命令的觇标,对于广大农民朋友来说,如果选用一个字来形容的话,那就是“忙”。所以芒种也叫“忙着种”。


节气芒种:于繁忙中播种精神的粮食



杏子黄,麦上场,栽秧割麦两头忙。”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芒种时要兼顾收和种两件大事,收就是收麦子,一百多天的耕耘和浇灌,谷物满仓的希望就寄托在眼前这一片沉甸甸的麦穗里;种就是种玉米、种稻谷,随着一粒粒精神饱满的种子播种到位,大家又开启新一轮的繁忙与盼望。

俗话讲“春争日,夏争时”,说的就是芒种前后的农忙景象。大家争分夺秒,不违农时,虽然有那么一点紧张,但比起来丰收的喜悦与播种的憧憬,这几日的忙碌又算得了什么呢?


节气芒种:于繁忙中播种精神的粮食


恰在此时,一些新鲜的果蔬如黄瓜、茄子、豆角、西红柿、包括大蒜也都赶趟似的纷纷应季而出,生怕不能赶上这繁忙的聚会,也算为农民朋友紧张的生活增添些丰富的色彩吧。

盛夏时节,气候多变,雨水频繁光顾,大多时候既不打招呼也没有规律。往往上午还是晴天白日,下午就是疾风骤雨,给庄稼的收成和储存带来了不小的麻烦。有时明明看好了天气,刚把谷物摊晒到麦场上,雨水就来偷袭,弄得一家人仓促抢收、手忙脚乱。不过,也不用过于担心,每到此时东家叔、李家婶儿会纷纷自觉地前来助阵,大家和与雨水抢时间夺口粮,说说笑笑就将粮食运回了谷仓。


节气芒种:于繁忙中播种精神的粮食


在乡下,田间地头忙得不亦乐乎,而在城里,风光无俩的石榴花却渐次落幕。此时,花神失位,草木繁盛,那些唏嘘感伤的“黛玉”姐姐们正着手准备别具一格的“饯花会”,隆重地为众芳主送行,以纪念和表彰它们妆点美丽生活的功劳。

一时间,闺阁秀女纷纷而出,将彩带系在花草树木的枝条上,陈香设案,摆上礼品,赠别花神。暖风吹过,彩带随风飞舞,真是一番道不尽的美景。不似沉闷的夏天,却由此生出几分春的灵动。

芒种,是脚踏实地的节气,有坚实地收获和耕耘;芒种,也是充满期待的节气,有浪漫的诗歌和远方。


节气芒种:于繁忙中播种精神的粮食



芒 种 三 候

节气芒种:于繁忙中播种精神的粮食


一候螳螂生:芒种之日“螳螂生”。螳螂深秋生子于林间,一壳百子,此时破壳而出。


节气芒种:于繁忙中播种精神的粮食


二候鵙(jú)始鸣:后五日“鵙始鸣”。鵙,指伯劳鸟。伯劳鸟在五月开始鸣叫,其声鵙鵙然,以声命名。劳燕分飞的劳,便是伯劳。伯劳与燕子总是一个向西飞一个向东飞,常常被视为离别的象征。


节气芒种:于繁忙中播种精神的粮食



三候反舌无声:到了芒种的最后五天,从春天就开始鸣叫的反舌鸟渐渐没了声音。反舌鸟声音婉转动听,巧舌如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