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路:科技視角下非遺傳承與發展


新思路:科技視角下非遺傳承與發展


新思路:科技視角下非遺傳承與發展


▶ 引言

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承載著人類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樣性的體現。非遺的保護早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1992年,聯合國啟動"世界記憶"工程,對全球範圍內的重要非遺文化進行保護。在其影響之下,美國國會圖書館開展了文化遺產國家級項目"美國記憶",建立非遺數據庫,並藉由網絡與公眾分享。此後,、意大利、日本、加拿大等國家都採取了各種形式的非遺保護項目。

新思路:科技視角下非遺傳承與發展

我國的非遺保護工作起步較晚,近十年來,我國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動非遺的傳承與發展。在法律方面,2004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2005年,國務院出臺《關於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2011年,國務院頒佈《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在工程項目方面,2010年,文化部將"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工程"列為"十二五"時期規劃項目,同年,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數字化工作組啟動了中國口頭文學遺產數字化工程。2011年,國家圖書館啟動"中國記憶"項目。在標準規範方面,2016年,中國藝術研究院起草完成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專業標準》。

新思路:科技視角下非遺傳承與發展

本文從數字化技術與新媒體技術在非遺傳承發展的應用入手,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數字化技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數字化形態基於新媒體技術的非遺形式創新基於新媒體技術的非遺立體傳播等四個方面,對國內外的研究進行梳理,總結出未來此方面研究的趨勢方向,從而促進非遺的傳承與發展。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數字化保護

技術發展是非遺數字化的重要驅動力。目前主要有數字影像技術、三維技術、虛擬現實技術、增強現實技術、數字動畫技術、動作捕捉技術等技術應用於非遺的數字化保護。

數字影像技術

數字影像是用數字化技術手段創作的視頻圖像。20世紀90年代,數字化影像技術被應用於敦煌莫高窟壁畫圖像的複製工作。這一技術完整記錄展現了古老的敦煌壁畫,同時在最大程度上保護了洞窟內的原生態環境,兼顧了非遺的保護和研究利用。

新思路:科技視角下非遺傳承與發展

三維技術

3D 技術在古城的建模和數字復原、遺址修復等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領域運用較廣。例如,斯坦福大學的"數字米開朗琪羅計劃"、故宮博物院與IBM合作的"虛擬紫禁城"項目、"絲綢之路"文化資源服務平臺、西藏"澤帖"的數字化保護、崑曲保護三維技術探索與嘗試、具有交互性的戰國時期虛擬場景搭建、基於乾隆陵墓分析的虛擬佛塔搭建、熱貢唐卡模型、意大利傳統技藝青銅塑像鑄造古法流程展示三維應用和日本傳統戲劇存檔系統等都是三維技術在非遺數字化保護方面的應用實踐。

新思路:科技視角下非遺傳承與發展

虛擬現實技術

虛擬現實技術(VR)實現了多維文化空間的再現,能夠使人沉浸於虛擬世界,目前正成為非遺數字化保護的重要工具。VR應用Celestial Breeze,能夠使用戶最大化地學習到不同歐洲國家的文化知。將VR應用於雅典安哥拉古集市的重構,用戶與虛擬角色交互,最大程度上再現了古雅典城邦的人文情境。同時還有將VR技術應用於韓國傳統舞蹈內容設計和川劇表演視覺模擬體驗的探索。

新思路:科技視角下非遺傳承與發展

增強現實技術

增強現實技術(AR)是在虛擬現實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技術。通過可穿戴設備,使用AR技術可實現現實環境與虛擬環境的疊加。從而增強人們對現實環境中非遺的感知。例如,中歐合作的ARCHEOGUIDE項目、數字圓明園增強現實系統、敦煌莫高窟應用純淨之地:現實增強版和World-as-Support西班牙內戰期間建造防空洞的虛擬遺產體驗設計交互範例都是增強現實技術在非遺數字化保護方面應用。

動作捕捉技術

隨著動作捕捉技術的成熟,眾多物美價廉的軟硬件動作捕捉系統正成為非遺數字化研究中的重要工具。動作捕捉技術在非遺數字化方面的應用主要有:用於記錄傳統體育運動的關鍵動作和特徵化信息的交互遊戲、基於Unity遊戲引擎的虛擬雕像創造遊戲、泰國傳統舞蹈學習系統和土家織錦動作數據庫和工藝再現應用。

其他技術

針對性的技術開發與多種技術的融合應用是目前非遺數字化保護的重要研究探索方向。2010年,故宮博物院、微軟亞洲研究院以及北京大學聯合研發了基於獨創性的三維佈局恢復算法和虛擬環境組織方法的"走進清明上河圖"沉浸式數字音畫展示項目。與此同時,遊戲引擎正成為三維技術和虛擬現實技術等多種技術糅合的綜合性應用平臺。例如,針對中國文化、藝術和遺產的遊戲Yong's China Quest Adventure Game、針對聖經故事、人物和事件的遊戲The Great Bible Race、關於羅馬時代博洛尼亞重建的遊戲ImagoBononiae和關於日本文化和禮儀的遊戲Icura。

新思路:科技視角下非遺傳承與發展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數字化形態

非遺數據庫和數字博物館是目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數字化的主要形態。

非遺數據庫

非遺數據庫是目前非遺數字化的主要建設形態與核心工作,也是傳承和發展非遺的基礎工作。2008年,國家有關部門運用數字化技術對藏族史詩《格薩爾王》進行了大規模的保護,並建立了《格薩爾王》的影音數據庫,在保證非遺原生態的同時,實現了對其的保護、共享和開發。通過建設數據庫來保護非遺也是國際的通行做法。悉尼大學等機構為保護澳大利亞土著語言組織建立了Murrinhpatha語舞蹈歌曲數據庫。日本建立了促進區域合作與資源共享的亞太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美國民俗中心建立了眾多數字化專藏。

數字化博物館

數字化博物館是通過數字化的方式來儲存和管理非遺的重要平臺。

例如,故宮博物院的"端門數字館"通過數字化技術展出了包括蘭亭序數字書法、寫生珍禽圖數字繪畫、韓熙載夜宴圖數字長卷和數字宮廷刺繡的數字化項目,使遊客高度沉浸,促進了非遺展示與傳播的生動性與有效性。江蘇蘇州市非物質文化館將實物與數字化展示結合增強觀眾體驗。此外還有南京博物院藉助多媒體技術活態演繹非遺的核心內容。

新思路:科技視角下非遺傳承與發展

▶基於新媒體技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形式創新

應用新媒體技術對非遺進行形式創新是非遺傳承發展的重要研究方向。用新媒體的現代語言闡述非遺的傳統文化,才能使傳統的非遺停留在過去,而是融入現代生活。

微電影和紀錄片

新媒體的發展使得越來越多的非遺藉助影視的方式進入人們的視野,非遺開始以微電影以及紀錄片的形式讓人們廣為熟知。從2012年開始,以《舌尖上的中國》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紀錄片開始盛行,《舌尖上的中國》自開播以來熱點與關注度不斷提升,節目收視率更是達到兩億之多。還有中央電視臺出品的《我在故宮修文物》《尋找手藝》以及知了青年製作的網絡微紀錄片《了不起的匠人》等,均已中國傳統手工藝為題材,受到的大眾關注度高度1000萬。

新思路:科技視角下非遺傳承與發展

綜藝

非遺利用綜藝節目的形式進行傳播,近幾年來成為一種新趨勢,尤其是流行綜藝元素的加入,使非遺更加多元化,更具有文化魅力。2015年,央視推出《叮咯嚨咚嗆》,節目以明星為招牌,又以非遺為看點,充分將現代與傳統元素相融合,使非遺更多元化更具時代活力。同年11月,北京衛視推出《傳承者》,節目以弘揚傳統文化為宗旨,嵌套時下流行元素,節目首播全國34個城市收視率達1.55%,在同時段排第三,節目相關話題居新浪微博熱門話題榜前列,這也使傳統文化在社會上引起了巨大的關注。

▶基於新媒體技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立體傳播

在新媒體語境下,新媒體憑藉其傳播範圍廣、信息瞬時性、交互性、數字化等優勢,承擔了傳承非遺文化的重擔,新媒體視域下的多管道傳播理念為非遺的保護和發展提供了一種新的途徑。

直播

直播是近幾年來廣受大眾歡迎的信息傳播形式。2018年,南京博物院與江蘇廣電總檯融媒體新聞中心《荔直播》合作,對端午節和重陽節等傳統節日進行非遺內容直播。同年的南京博物院"2018錫劇聯盟展演——周派小生系列專場"展演活動中,常州戲曲廣播以手機直播的方式,對錫劇專場活動進行直播,其中壓軸大戲《珍珠塔》的直播點擊量達到18.6萬。直播的形式使原本固定的空間在網絡上無限擴展,非遺本身也更具時代的活力。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發展,受眾在傳播過程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自媒體時代的到來意味著"人人都有麥克風"。微博、微信和抖音等平臺,在信息傳播上具有傳播能力強、貼近人們生活、低成本、互動性強等特點。以北京故宮微博為例,從建號至今已有560萬關注,每日發佈文化日曆為大家普及文化信息以及當日歷史大事件,逢節氣或節日設計壁紙和海報讓人們瞭解節日的由來及習俗。又比如,2012年,韓國文化體育旅遊部在其官方網站上開通了"韓國博客"等項目並對參加此項目的博主進行選拔,然後約請優異博主到韓國研修。這不僅是獎勵其在推廣韓國文化方面所做的貢獻,也藉此增進了其對韓國文化的相識。

新思路:科技視角下非遺傳承與發展

▶結語

藉助數字化技術和新媒體技術,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發展有了良好的開端,但還存在著規模較小、缺乏系統性與完整性等一系列問題。如何在運用新技術的同時較好的維持非遺的傳統精神面貌如何在技術的幫助下活態地保護和展示非遺文化仍是需要人們持續研究和探索的方向。如果在新技術的運用上不加選擇,很可能導致非遺傳承的僵化與扭曲甚至於傳統藝術形式的消亡。

新思路:科技視角下非遺傳承與發展

​如何科學地解決數字化技術和新媒體技術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發展中遇到的難題,還需要更多的科研力量投入到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的研究中去,在不斷的探索過程中尋找傳統文化和時代元素的融合發展模式,尋找出文化與技術的平衡點,藉助新技術,更加科學地保護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資源,使非遺傳承發展進入良性發展的軌道,為可持續化的文化傳承發展提供更加科學的理論研究,為後人留住更多更豐富的民族文化遺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