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精确,还是西文精确?

“张枣的《镜中》‘登上一株松木梯子’一句,‘一株’这个量词给人带来模糊感,让人觉得这既可能是树又可能是梯子,在模糊中获得了诗意,而很多时候,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诗意常常来源于汉字和字组的多义性,可以给人带来丰富的联想。然而同时,汉语又追求字词的精确,故而‘推敲’。我隐约觉得这两者是有联系的,因为很多时候,模糊的语言恰恰能精确表达独特的况味,所以‘模糊’和‘精确’是否是‘不二’的呢?”语言与文化课的学生问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所谓“不二”,指的是最终的理解的“不二”,也就是说,中文用“模糊”的方法,实现了精确的理解。精确不仅是文化可能性的范畴,也是文化普遍性的范畴。

1.作为文化可能性的“精确”

“精确”不是褒义词,也不是一个贬义词,只是一个中性词。和“精确”对应的,不是“不精确”或“模糊”,而是“灵活”。

一种语言,形态复杂了就容易精确,形态简单了就容易灵活。要精确还是要灵活,不同文化有不同的选择,由此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每一个文化的选择,都是因地制宜,充分适应了本土社会的发展,并在社会的发展中不断更新完善的。

2作为文化相对性的“精确”

一种语言中,能够精确说的,在另一种语言中,由于没有这样的语法和词汇,就不能精确地说,因此,精确是相对性的。我们说过,一种语言中的观点,可能在另一种语言中是盲点。此时从观点一方来看,另一种语言就是不精确的。这都没有关系,而且可以相互学习。

根据美国人类学家的研究,对于“石头落下”这一现象,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观点”。有的语言关注石头是阴性的还是阳性的,有的语言关注石头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有的语言关注石头是确定性的还是不确定性的,有的语言关注石头是单数的还是复数的,有的语言关注石头是近说话人,还是近听话人,还是近第三者,有的语言把一切关注交给语境中的默契,更有语言的关注中没有石头,只有石头的运动,你说哪一种语言是精确的或不精确的?从一种语言的观点会看到别的语言“不精确”,反过来也是一样。人类语言有客观的“精确”标准吗?

韩少功的小说《马桥词典》里,马桥人有着与其他地方人不一样的思维。从第三人称来说,马桥人把不在眼前的、远处的人称为“他”,把眼前的近处的人称为“渠”。你能够说马桥人的方言精确吗?不能,只能说马桥人在第三人称的表达上比有些方言精确。

3.作为文化普遍性的“精确”

语言都是为言语社团的交际服务的。信息的精确是交际的题中应有之义。只是因为文化和思维方式不同,实现信息精确传递的路径是不一样的。

欧洲人认为语言形式复杂化有利于信息的精确传递,中国人认为语言形式的简单化有利于信息的精确传递。因为,只有语言形式简单了,才能灵活适应不同的运用场景,才能最有效地利用语境信息。而语言形式本身能够传递的信息,是无论如何比不上语境中蕴含的丰富的信息的,因为语言形式的线性本身就是意义的平面化,线性形式的复杂化不过是张大了形式的局限性。因此,从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看,以简驭繁,实现语境通观,才能精确把握说话人所要表达的真情实感。

在这个意义上,没有一种语言不是为精确而存在,并实现了精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