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弘一大師重遊風情惠安

跟著弘一大師重遊風情惠安

跟著弘一大師重遊風情惠安

1935年,弘一大師入惠安淨峰寺

八十五年後,我們沿著大師當年所走過的路線

追尋他的蹤跡

這是一場發現之旅,也是一場朝聖之旅

跟隨大師的腳步

一起來探尋有關惠安這座小城的寶藏風景

條路線最新出爐,快來看看哪條是你所Pick的

弘一大師在淨峰

文藝氣息 | 惠女風情

“淨峰寺在惠安縣東三十里半島之小山上,三面臨海(與陸地連處僅十分之一),夏季甚為涼爽,冬季北方為山所障,亦不寒也。小山之石,玲瓏重疊,如書齋几上所供之珍品,惜在此荒僻之所,無人玩賞耳。” 弘一大師致摯友夏丏尊信中寫道。

跟着弘一大师重游风情惠安

淨峰寺

公元861年,淨峰寺平地而起。這一誕生,便是上千年,直至今日,它仍舊香火鼎盛,吸引了眾多文人墨客前來朝拜觀光。

跟着弘一大师重游风情惠安

行走淨峰,貫穿山寺。仰望著山門、禪堂匾額楹聯……想象起了曾住在這裡的一位奇僧。1935年5月,大師應淨峰寺之邀,自泉州南門外乘古帆船出海,來到淨峰寺。弘一大師與淨峰寺的緣,就從這裡開始了……

跟着弘一大师重游风情惠安

弘一大師舊居到現在仍保存完好,舊居坐東朝西,單緣石木結構,面積25平方米。大師睡床南北朝向,東西小窗可觀日於朝暮。大師又在禪房南側設計廁所,依廁池旁圈定一形似花瓣的花圃,親手植菊,每日按時澆灌。

在淨峰寺裡還有這麼一處地方,裡面充分展示了大師生前不同階段的事蹟和精神風貌,基本可以概括大師的一生功德,這地方就是弘一大師紀念室。紀念室面積330平方米。二層有徵集的弘一大師資料達450多件,分十二個展櫃;三層有書畫作品100多件。

跟着弘一大师重游风情惠安跟着弘一大师重游风情惠安

前往淨峰寺的山頂,登山遠眺,曖曖遠人村。這個“村”是個半島,東南北三面臨海,西與淨峰七里湖狹長地帶接壤,它叫做小岞。

眼前的景色太過於美麗以至於單是遠眺已滿足不了我們,於是前往這個小鎮成為了我們的第二個目標。

●惠女服飾

“……山鄉風俗淳古。男業木工石工,女任耕田挑擔。男四十歲以上多有辮髮者,女子裝束更古,豈惟清初,或是千數百年來之遺風耳。餘居此間,有如世外桃源,深自慶幸。”弘一大師致摯友夏丏尊信中寫道。弘一大師對惠女服飾的評價,是目前已知的最早對外宣傳惠安女服飾的第一人。

跟着弘一大师重游风情惠安
跟着弘一大师重游风情惠安

圖 | 東周耕海

回溯數十年前,惠女文化便引起大師的注意。直到今日,惠安女依然聞名海外的原因,絕不單單是因為她們美麗的外表,還因為她們勤勞賢惠、頑強堅韌的品質,這是一個花兒一般嬌豔,又同時擁有了大樹般堅韌生命力的群體。柔和與剛強為一體,是她們獨有的魅力。

小岞美術館

跟着弘一大师重游风情惠安

圖 | 劉傑輝

大美小岞——這裡的美,得天獨厚,這裡,迎接著泉州第一縷陽光。弘一大師未曾來過這裡。但也許,大師曾在淨峰寺山頂上遠眺過這小鎮。

這裡有個地方叫小岞美術館,它是由惠安三位鄉賢出資籌建,由北京紅磚藝術館建築設計師、北京大學建築學研究中心副教授董豫贛設計。走進美術館,映入眼簾的是閩南的紅瓦頂,它使硬邦邦的水泥多了一抹熱情。除了紅瓦頂,美術館還有很多角落都透露著濃濃的設計感……

跟着弘一大师重游风情惠安
跟着弘一大师重游风情惠安跟着弘一大师重游风情惠安

圖 | 小紅書@Komorebi@小啾同學

展廊裡的畫,使得文藝的心分分鐘被喚醒;百米長廊成為攝影的最佳選擇地,隨手一拍便是大片。在這裡拍照、寫生再合適不過了!

風車島

跟着弘一大师重游风情惠安跟着弘一大师重游风情惠安

圖 | 小紅書@一顆mini番茄

藍色的大海、白色的風車、金色的沙灘,與本土的風光相融合,成為了一幅絕美的景色,讓人沉醉在這陸域東極的風情裡。

看著落日的餘暉,慢慢的把海、沙灘染成了金黃色,漁民的船隻慢慢靠了岸,時光也跟著慢了下來……

跟着弘一大师重游风情惠安跟着弘一大师重游风情惠安

圖 | 小紅書@陳瘦子@CatWalk_

弘一大師離開淨峰寺前,作《將離淨峰詠菊志別》:“乙亥首夏來淨峰,植菊盈畦,秋晚將歸,猶含蕾未吐。口占一絕以志別:‘我到為植種,我行花未開。豈無佳色在?留待後人來’。”當年十一月十九日,弘一大師應請到惠安科山寺講演,併為人證受皈依,至十二月初三始回泉州。

路線一:淨峰寺——小岞美術館——小岞風車島

適合玩法:感受宗教文化、體驗惠女風情、拍照打卡、看雲海日落

弘一大師在崇武

石雕技藝 | 特色民宿

“於四月十一日傍晚,在泉州南門外,乘帆船出海航行,傳貫、廣洽二師同行。”十二早晨到崇武,在普蓮堂便飯後換小舟從後海往淨峰寺,十點抵達。十六日,復應普蓮堂堂主丁心鏡居士邀請再到崇武,為信眾講經弘法,至十九日下午返回淨峰。

跟着弘一大师重游风情惠安

跟隨著大師的腳步,我們的第二條路線來到崇武。很多人對於崇武的第一印象,是石頭跟海。

這裡還是個民風古樸、居民篤信佛教的地方,崇武城區內外廟宇宮觀不下百十所。弘一大師曾三次臨崇武:一次途經崇武,二次應邀來崇講經論道。所以,來崇武還有一處地方值得一去。

普蓮堂

它是20世紀50年代以前是崇武城區內外民眾參與佛教敬祀活動的主要場所——普蓮堂,位於崇武鎮北門盧厝街。堂始建於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佛堂堂主世代相傳,子孫承襲,俗稱為“子孫堂”。

跟着弘一大师重游风情惠安

潮樂水關

跟着弘一大师重游风情惠安

圖 | 藝童手作繪館

崇武還有一道神秘的水關門,被稱作崇武古城的“第五城門”。當你走入水關門時,像是穿越時空一般,進入了另一個世界……門外是繁華的城市風味,門內是原汁原味的老城風景。

跟着弘一大师重游风情惠安

這裡的老房子、老街道,處處都述說著歲月的痕跡。這裡歷史風韻猶存,猶如一本古老的“線裝書”,字裡行間裡充滿著專屬這個小城的人文情懷跟地域風情……這是一場別樣的水關漁鄉風情之旅。

崇武古城

跟着弘一大师重游风情惠安

崇武古城是一處集濱海風光、歷史文物、民俗風情、雕刻藝術於一體的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被譽為“天然影棚”、“南方北戴河”

。古城城牆全部由白色花崗岩壘成。當漫步在古城中時,海水在古城下翻湧而過、浪花拍打著岩石,來往的遊客欣賞著斑駁城牆的歷史印記,栩栩如生的石雕更是隨處可見,這些石雕作品雕工精緻,有紅樓夢、水滸傳108將、十二生肖……活靈活現,實在讓人不禁讚歎道不愧是“世界石雕之都”

雕藝文創園

惠安石雕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素有“中華一絕”之美譽。而這些,都不得不歸功於千千萬萬個惠安師傅為雕刻文化傳承默默無聞的奉獻、石雕藝人的匠心精神。為了解更多,我們決定前往石雕之都展示中心——雕藝文創園。

跟着弘一大师重游风情惠安
跟着弘一大师重游风情惠安跟着弘一大师重游风情惠安

走進雕藝會展中心,看到的不再是一塊塊簡單的石頭,而是有靈魂,有生命的石雕作品,有著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形神兼備。來這裡,你可以感受到獨具特色的石文化。除此之外,你還可以看見600多頂黃斗笠從頂樓層層疊疊、傾瀉而下是怎樣的一幅壯觀場面,還能看看“會唱歌的石頭”長什麼樣……

崇武民宿

隨著夜幕降臨, 在崇武擇一好住處便是一件重要的事了。想靜處邊隅、想獨具新意、想有家的舒適……崇武民宿,都有!在這裡,民宿呈現出來的美,遠不止是住而已。

跟着弘一大师重游风情惠安
跟着弘一大师重游风情惠安跟着弘一大师重游风情惠安
跟着弘一大师重游风情惠安

崇武民宿特輯,瞭解一下

睡得安不安穩她說了算!

住進海邊民宿,在陽光和海浪聲中醒來。

路線二:普蓮堂——潮樂水關——崇武古城——雕藝文創園——崇武民宿

適合玩法:邂逅別樣的水關漁鄉風情、感受巍峨雄輝的崇武古城、體驗石雕藝術、住進特色民宿

弘一大師在科山

山中田園 | 特色美食

弘一大師在留下著名的《將去淨峰留題》一詩後,受王頌平居士的邀請到惠安縣城講經弘法,當夜受王居士邀請留宿在他家。翌日上午,弘一大師在王居士等人的陪同下到科山寺講演並指導籌備惠安臨終助念會,併為五人證受皈依,在科山寺前留下一幀合影。

跟着弘一大师重游风情惠安

科山

跟着弘一大师重游风情惠安

1935年,弘一大師在科山寺留下一幀合影。如今,我們帶著一顆虔誠的心前來追尋,推開歷史的大門,遊走在大師的曾走過的每一寸土地上,步入科山。

這裡方圓十里、晨鐘暮鼓、風景秀麗,是個適合登山休閒、訪古探幽的地方。

跟着弘一大师重游风情惠安

約上三兩好友、帶上鮮花、帶上吃食,穿過樹蔭的斑駁陽光,在科山上找一處舒適開闊的地方野餐。鋪上野餐布,席地而坐,談笑風生。美景美食把歌唱,不負時光不負卿。

科山寺

科山寺,又名科峰寺。始建於北宋元佑年間(1086-1093年),後明景泰年間(1450-1456年)道士陳靜懷重建惠安科山寺,寺坐北朝南偏東。這是大師曾三次來寺講經說法的地方,並題有“慧水勝境”四字於寺內。沿著百獅園,經過革命館,於峰頂北望,有蓮花塔高聳於蓮花峰,走出塔身任憑欄遠眺,水光山色盡收眼底。

跟着弘一大师重游风情惠安

傳蓮舍

遊山累了,恰巧就望見有一處喝茶小憩的禪意空間——傳蓮舍。進此小坐,跟一同前來的三兩朋友泡杯茶、聊聊天、點上幾份素食,感受山中禪意,靜看綠葉沉浮,嗅茶香裊繞飄起。時間剛好、地點剛好,一切都恰到好處。

跟着弘一大师重游风情惠安

傳蓮舍

跟着弘一大师重游风情惠安
跟着弘一大师重游风情惠安

泉茶莊

弘一大師曾致信摯友夏丏尊讓其寄“華嚴集聯十冊”至惠安,收件信息便是惠安縣城內位於霞梧街的集泉茶莊,收件人王頌平居士。

王頌平為集泉茶莊經理(後來集泉茶莊為低王頌平股金,石獅集泉分圃歸王松平,改號頌平茶莊)與當時惠安政、商界人士多有酬酢,惠安知名人士。

斯人已去,書信中的地址建築早已不在,而當年的“集泉茶莊”歷經風雨依然是惠安人引以為豪的老品牌。

跟着弘一大师重游风情惠安

“龍雀”的前身是創建於1956年的惠安茶廠,龍雀產品傳承集泉茶莊獨家制作技藝,歷經7代傳承,始終如一,兩百多年以來,龍雀茶一直興盛不衰就是最好的驗證。

把“龍雀”帶回家,在悠悠時光中品上這一味茶意;亦或者可以送禮,作為中華老字號,“龍雀”系列的茶都是特選、精品的。深受海外僑胞歡迎,被譽為家鄉神茶、烏龍茶之珍品

跟着弘一大师重游风情惠安

路線三:科山——科山寺——傳蓮舍——集泉茶莊

適合玩法:爬山遊玩、細品茶香、品嚐素食、帶走伴手禮

跟着弘一大师重游风情惠安

一起來追尋弘一大師的腳步吧

感受他眼中的風情惠安

聽一次山寺之梵音說一段古城往事、品一壺一茶香

END

跟着弘一大师重游风情惠安

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

二審:蔡麗蓉

三審:曾世彬

跟着弘一大师重游风情惠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