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為什麼被集火攻擊

近期,全國隨著餐飲業的陸陸續續的復工,美團和海底撈和西貝一樣也遭到了店主的集體攻擊,理由是美團在疫情期間利用市場支配地位實施壟斷定價,並要求美團取消獨家合作的要求且減免在疫情期間所收的佣金返還5%給商戶。

美團為什麼被集火攻擊

從個人角度來看:其實這種情況並不僅僅發生在餐飲行業,在疫情的衝擊之下很多行業都有這種情況。推動這一切的背後都是人性使然,人性的趨利避害性。

在疫情衝擊之下,市場總的需求銳減,競爭激烈,商家們心理上需要一個找到一個共同的敵人來宣洩自己的感情。

美團為什麼被集火攻擊

從宏觀角度來看:美團的遭遇可以說是新基建發展的必然結果。

以前的小餐飲店基本全部都是堂吃,每個小店的輻射範圍也就砸1km左右,但是隨著美團建立起來的新基建,騎手可以把小店的輻射範圍擴散到3km左右,我們假設顧客是均勻分佈在輻射面積裡的,那輻射的面積(人口)就是輻射距離的平方比啊,通俗說輻射距離增加2km,輻射人口可是增加8倍的!

但是輻射距離的增加也將促使商家間的競爭也是指數級增長的。

同理我們也就理解了為什麼我們無私的去援助歐美國家最終得來的不是讚美反而是數我們東西不合格。

因為那些國家防控不力為了應對輿論的壓力他們國家就需要一個共同敵人,所以他們就甩鍋給中國,找各種理由來汙名化中國。

因為人性使然國外民眾不會去思考在疫情下我們生產的醫療物資所需的原材料以及人工、衛生成本大幅增加,他們只擔心他們自己的生命安全。當他們生命受到威脅時,他們就需要一個共同的敵人來宣洩,於是他們國家就引到他們民眾把矛頭指向中國。

在疫情衝擊之下,如果還是以堂吃為主的話基本就沒有顧客了,現在的小飯店如果想繼續生存下去就不得不改變思路學習美團新基建那樣發展線上外賣。

但是,還有關門的店主說趁著疫情沒有顧客上門還不如回家重新開個店,等他們把店鋪在老家開起來後才發現不但食材的選擇缺乏多樣性而且顧客量也更少了,就像美國日本想把製造業遷移回自己本國是一樣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