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關注!特斯拉產業鏈個股梳理(名單)

認真研究,明白講話。金融科普,有我九方!九方智投擁有一支強大的投研團隊——九方金融研究所,為大家分享股票相關的知識及技巧。


昨日特斯拉掀起漲停潮,帶動電池相關板塊“霸榜”前五,產業鏈成為市場上最引人關注的題材。概念股如常鋁股份、亞瑪頓、贛鋒鋰業、寧德時代等均收穫漲停,璞泰來、新宙邦漲幅也超過8%。


重點關注!特斯拉產業鏈個股梳理(名單)

一、背後多方面利好共振助力大漲


1、特斯拉Model3月銷量過萬,刷新單月銷售記錄

根據乘聯會數據,3月份新能源狹義乘用車銷量5.4萬輛,同比下降48.8%,環比增長280.0%;累計銷量11.0萬輛,同比下降56.1%。


其中特斯拉3月份在中國市場的銷量為10160輛,單月市佔率超過30%,不僅遠高於自身2月份的3900輛,相較於當月銷量排名第二的比亞迪秦EV更是2倍有餘,遙遙領先。

重點關注!特斯拉產業鏈個股梳理(名單)

2、 國產長續航版Model3上市,預期潛在銷量大

作為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投產的第二款車型,國產Model3長續航版的最大亮點是高達668km的續航里程,這不僅高於之前國產的標準版車型,也高於進口的高性能全輪驅動版(595km)和長續航全輪驅動版車型(590km)。長續航版Model3補貼後售價33.905萬,預計將於6月交付。

另外,特斯拉宣佈Performance高性能版將引入國產,補貼前售價41.98萬元,預計將於2021年第一季度開始交付。

重點關注!特斯拉產業鏈個股梳理(名單)

根據華西證券測算,預計隨著零部件國產化比例提升仍有降價空間,Model3在中國市場潛在年銷量超過25萬輛。


3、特斯拉近期在電池領域動作頻繁,這也帶動了今天動力電池板塊的大漲


特斯拉方面披露,將於北美4月20日的電池會議日展示自研自產的新一代無鈷電池,而市場普遍預計該電池將由超級電容器+乾電極技術所組成,並且有望促使電池能量密度提升至300WH/kg,並發現通往500WH/kg的技術路徑。週一,特斯拉CEO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對於即將到來的投資活動日,會議將只關注電池,而不談動力傳動系統。


無鈷電池我們再2月份時候曾做過特別解讀,這裡再簡單梳理下重點。基於當前的技術成熟度,以及特斯拉對於成本控制的規劃,磷酸鐵鋰將是無鈷電池的主要選項。


特斯拉使用磷酸鐵鋰電池,主要原因在於:


1)擺脫對鈷的依賴。由於供給端嘉能可收縮產能,需求端3C+動力持續增長,硫酸鈷等今年已上漲20%,並仍然處於增長通道;


2)CTP技術使LFP應用更廣泛。CTP技術通過取消模組,減少結構件和重量,能量密度提升10-15%,成本降低可達10%,採用LFP的CTP電池能量密度可達160Wh/kg,續航超過400km,能夠滿足低配版本需要;


3)寧德時代LFP技術儲備豐厚。2019年寧德時代總裝機32GWh,其中三元21GWh,磷酸鐵鋰11GWh,均為國內第一。LFP主要之前用於客車,經過長期驗證,將其複用至乘用車具備條件。


4、美股特斯拉股價暴漲,起到情緒指引效果


4月13日,特斯拉在美股恢復交易後,股價持續走高,收盤漲13.6%,報650.95美元/股,總市值接近1200億美元。盤後交易階段,特斯拉股價延續漲勢,漲幅達3.46%。


重點關注!特斯拉產業鏈個股梳理(名單)


二、本土核心供應鏈企業受益大漲,核心邏輯是什麼?


新能源汽車產業正由政策驅動向供給端驅動過渡,2020年是供給端劇變的元年,特斯拉國產化帶來的供給端質變將撬動需求,下面具體來看。


1、疫情影響數據端結果,關注政策帶來的提振作用


總體來看,一季度新能源汽車產量及動力電池的產量低迷主要由疫情所致,但特斯拉依舊錶現強勢。當前的市場環境是,從供給端來,隨著後續政策的明朗以及成本下滑,車企將更有動力推動新能源汽車銷售;從消費端來看,疫情使得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增大,政府已出臺政策進行逆週期調節,對於汽車消費和充電樁建設已下臺數項政策給予支持。


2、國產Model3供不應求,產能持續爬坡


特斯拉一季度交付量超預期,中美市場表現亮眼,其中中國市場同比增長超過300%,美國市場同比增長超過70%。中長期看,特斯拉的競爭優勢明顯,3月產能已逐步提升至3000輛/周,基本處於滿產滿銷的狀態,預計全年中國市場將達到15萬輛,歐美市場預計全年歐美與去年持平。受海外疫情影響,特斯拉暫停弗裡蒙特整車組裝工廠生產,在美國工廠產能受損的情況下,上海工廠產能有望進一步釋放。


總的來看,特斯拉產業鏈遵循微笑曲線,即動力電池和電子總控系統是利潤最豐厚的環節,佔比分別達到了38%和25%,電子驅動環節佔比也達到了12%;而底盤、車身、內飾等環節價值較低,佔到20%左右的價值量。

重點關注!特斯拉產業鏈個股梳理(名單)

3、歐美疫情加劇,車企、零部件巨頭紛紛關廠或減產,有望帶動零部件國產化進程


2019年年底特斯拉表示國產Model3零部件本地化率為30%,預計2020年年中將達到70%,結合當前海外疫情形勢尚不明朗,預計特斯拉為保障上海工廠Model3生產及ModelY導入,這將加快零部件國產化替代的進程。ModelY供應商定點工作在3-4月完成,目前發包零部件數量不到Model3的一半,所以有很多零部件是共用件,預計供應商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另一方面,2019年以來特斯拉已經進行了多次調價,而零部件本地化率的提升將加快帶來國產Model3的降價空間,後續ModelY的國產化進程可能進一步提前。寧德時代進入其電池供應鏈中的訂單在松下和LG相繼縮減的情況下有望突破,特斯拉產業鏈相關企業和電池供應鏈企業在特斯拉上海工廠產能釋放的預期下訂單持續高增。

重點關注!特斯拉產業鏈個股梳理(名單)

三、產業鏈個股梳理

重點關注!特斯拉產業鏈個股梳理(名單)

更多精彩文章,可關注頭條號:九方智投,獲得更多獨家實用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