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個行動達人?——一起認識關於改變的改變


如何做個行動達人?——一起認識關於改變的改變

煩人的狀況為何持續不變?

到底要怎樣才能改變?

變與不變,是人生中無法迴避的難題,尤其當這道題涉及到人,更尤其是,涉及自己。年後 HackYourself 的第一篇讀書筆記,來自《改變——問題形成和解決的原則》。

如何做個行動達人?——一起認識關於改變的改變

三位作者都是心理治療的背景,雖然他們的研究多來自家庭和心理諮詢,卻給我們提供了遠超此範圍的框架——問題為何形成以及如何促成改變


一、如何理解改變

才翻到此書第三頁,就被牛逼的思路震撼:通過群論(The Theory of Groups)來理解改變。“改變”雖然千變萬化,但仍逃不出“模式”的手掌心。

瞭解群和改變之前需要先介紹本書最出名的概念:“第二序改變”。

第二序改變

  • 第一序改變:發生在某一系統之內的改變,系統本身維持不變。 例如,做惡夢的人,在夢中可以做許多事——跑、躲、打、喊等等——但無論怎麼變換這些行為,都無法停止噩夢。
  • 第二序改變:改變發生在系統之外,控制系統整體的前提改變,使系統轉換到完全不同的狀態
    ,也即“改變之改變”,簡直就像量子躍遷。 例如,從夢中醒來。

如果把“問題”看做一個系統,也即一個“群”,那麼理解群的特性有助於理解改變如何發生。

群的特性

  • 群由具有某一共同特徵的成員組成,成員實際本質不影響群的屬性 群內部可以產生無數變化,任何成員或成員組合,都無法置身於系統之外,例如,一桶樂高 一桶樂高可以拼出無數的圖案,但就是拼不出可以吃的任何東西——第一序改變無法產生第二序改變。
  • 群成員可以以不同順序進行組合,組合的結果仍然相同 例如,魚丸咖喱牛肉粗麵、咖喱牛肉魚丸粗麵、牛肉咖喱魚丸粗麵、粗麵魚丸咖喱牛肉…… 好多好多時候,我們其實就像傻傻的麥兜,費力地做著無謂的排列組合,卻期望著第二序結果。
  • 每一個群都包括一個恆等成員(identity member),任一其他成員與該恆等成員組合,結果仍為該成員自身 不恰當的例子:zhu一樣的隊友
  • 群中每一成員都有其相對或相反成員,任一成員與其相反成員組合,結果為恆等成員 這個最好理解啦:
如何做個行動達人?——一起認識關於改變的改變

如果不過癮,還有薛定諤的贊……

如何做個行動達人?——一起認識關於改變的改變

奇特的是,抵消力量的消失,初看似乎不錯,其實是一個危機。(1Q84 深繪里vs小小人?)群成員與其相反成員間存在依存關係,一方失去另一方的抵消力量後,也許自身也無法存在。

藉助“群”這一視角,我們容易理解,“種類”(或者說,群)和“成員”無法相提並論,群不能包含群本身。而在現實中,我們卻常常混淆這兩個層次,在解決問題的道路上原地打轉。

第二序改變,往往是解決問題的關鍵,難就難在,我們身在(或被自己困在)第一序中,怎樣跳出這樣一種宿命般的裹挾?


二、問題的形成

所謂問題,指因處理困難不當而造成的僵局、停頓、死結。問題往往由解決方案本身所引發或者惡化。

如何做個行動達人?——一起認識關於改變的改變

為何解決方案會惡化或帶來新問題?

  • 需要第二序改變時卻一直在推行第一序的解(可怕的簡化,對問題視而不見)。
  • 第一序改變即可解決問題時卻試圖促成第二序改變(如不滿意行為改變而進一步要求態度改變)。

烏托邦症候群

這一群體的特徵是,問題明明無解,卻堅信有解決之道。

烏托邦症候群有三種形態:

  • 自責型 因為苦於無法達成自己的目標,而覺得是個人有所欠缺,責怪自己無能。——其實問題是目標過於理想。疏離、離婚、虛無的世界觀、酗酒等是常見的症狀。
  • 遊蕩型 因為沒有能力實現烏托邦式的改變,反而會沉溺於比較無害的、幾乎是兒戲的拖拉之中。這種旅人從來不抵達一個目的地,只是四處飄蕩。想想那些永遠的學生和完美主義者。
  • 入世型 認為自己站在真理的一邊,肩負著改變世界的神聖使命,企圖說服別人,視不認同“真理”的為壞人。

以上的共性是,這一群體認為他們所根據的前提比現實還要真實,以致於都意識不到這些前提的頑固存在。(躺槍一萬發……)

總而言之,烏托邦症候群懷揣企圖改造自我或改造世界來完成一個不切實際的理想,這種改變的方式又跟某些不可改變的困難糾纏在一起,從而形成問題。

改變的悖論

為了掌握“改變”不可捉摸的特性,必須區分事實以及關於事實的前提。人們根據某個前提認為事物應當如何,這與事物“本來面目”是有所差距的。拿掉烏托邦式的前提,實際情況或許還可以令人忍受。我們在第一序裡,渾然不知需要第二序改變才能解決問題。

關於改變,我們的期望是對象自發的改變,比如家長總是期望孩子“自動自覺”的去學習,但是如果不進行干預,改變不會發生;如果幹預了,“自發”又變得不可及。這便是

改變的悖論:試圖運用意志力達到本應自然、自動自發的狀態

那,怎樣才能解決問題,促成期望中的改變呢?


三、問題的解決

想要改變真正發生,我們要關注幾個原則:

  1. 針對第一序改變中的問題解決方案(方案正是問題所在)
  2. 超乎常理
  3. 處理此時此地的情境,直接處理問題的結果而不是探究問題發生的假設性原因
  4. 讓問題情境超脫嘗試解決問題時所掉入的悖論陷阱,置於不同的解決問題框架之中

1 和 2 這裡就不再展開,第 3 點簡直太有啟發,用實用主義的態度,直面問題,而不是永遠沉溺在無解的分析中。問題的解決,不一定需要完全弄清根源和演變。對變化來說,最重要的是發生了什麼改變,而不是改變

為什麼發生。

“如果我們不去問'為什麼'而直接去探究現象發生的重要事實,往往我們可以發現,事實會引導我們去找到答案”——維特根斯坦

第 4 點提到的是重新框定的藝術。我們的首要任務是消除對立,從“不是一就是二”的選擇困境裡跳出來,拒絕選擇本身。對規則有所覺察,能讓人解脫束縛,從而去思考解決問題的各種邏輯種類。

第二序改變的原則:“不是'A',也不是'非A'”

重新框定並不是讓我們注意到什麼——不是產生什麼洞察——而是教我們玩一個不同的遊戲,使得老把戲不再管用。因為如果問題被視為一種心理或情緒的症狀,這一概念架構本身就使得解決辦法無法產生。

消除對立後,嘗試將用以理解某種情境的假設或觀點,改變成另一組同樣也能符合事實的設定。

書中有不少栗子:

<code>1. 多做無益 
  問題:父母總是替兒子多太多事情,兒子想獨立自主但溝通無效。

  解決:乾脆什麼都不做,全部推給父母,父母進而意識到,讓兒子“斷奶”也是一個重要的目標。
  
2. 化暗為明
  問題:丈夫挑剔妻子,妻子刺激丈夫發怒,反覆的爭吵。
  解決:讓丈夫去大街上和別人多多爭吵,讓妻子明白爭吵主要來自情緒失控,明白自己為什麼會和丈夫爭吵。
  
3. 宣而不隱
  問題:演講者害怕自己的緊張無法控制以至於當眾出醜
  解決:演講人在演講之前,告訴聽眾自己非常緊張。
  
4. 貝拉克的巧計
  問題:女孩在等待面試的過程中,非常緊張。
  解決:另外一位同樣等待的男孩告訴她,應對的簡單辦法就是告訴對方,他很英俊。
  
5. 利用抗拒
  問題:精神病人總是推遲出院,說自己沒準備好。
  解決:告訴他,應該長期呆在醫院,不要出院,把精神病人推向絕望的邊緣,他反而出院了。
  
6. 仁慈的破壞
  問題:父母的說教對叛逆的青少年無效

  解決:父母以一種安靜但是又力量的方式來對待子女,讓反抗變得不吸引人而且無用。
  
7. 忽視的好處
  問題:老師越是關心問題少年,問題就越多。
  解決:有意忽視的行動來重新獲得對方的重視。
  
8. 學習問題
  問題:聰明的研究生對自己的報告質量有著烏托邦式的要求,一再拖延。
  解決:在2小時之內寫出來。
  
9. 對付烏托邦
  問題:一個具有遠大不現實的生命目標的人是不會被輕易說服去修正目標的。
  解決:要求對方去超越自己的極限去落實這些目標。
  
10. 魔鬼的約定
  問題:有些人會故意拖延不去做一些必要的事情。
  解決:讓他只答應做還是不做。 /<code>

對烏托邦者而言,修正目標是一種自我放棄,只有在被要求超越自己極限時才會迅速的放棄自己的理想。這簡直類同我們熟悉的流氓邏輯:搞定不要臉的人的辦法,就是比他更加不要臉

作者還幫我們理出了促成改變的四個步驟:

  • 以具體的詞語清楚地界定問題(真的是一個問題嗎)
  • 探究目前為止已企圖運用過的解決對策
  • 對想要達成的具體改變有一個清晰的定義(特別發生什麼活停止發生什麼)
  • 形成與執行一個能產生這一改變的計劃
  • 以及常見的失敗原因:

  • 不切現實或不恰當的目標。在處理或治療中,得到較多資訊後,一些改變已經發生了,因而需要修正原先定下的目標。
  • 所選擇之介入方法的性質,當事人無法或不願去實行。
  • 第三個原因是未能利用語言對當事人說明方法,並使他願意接受與實行。

  • 總結

    問題總是產生於某種形式的對立,從態度或行動上(而不是原因)消解對立,改變自然會發生。

    很多時候不需要去頓悟和追求完美主義的起源和原因,而僅需要從行為的冰山一角做出反常的要求,就能達到跳脫第一序框架的效果。

    莫棄療,希望在。



    HackYourself 關注普通人的心智升級,用知識的力量、用微小但持續有效的行動,每天做自我迭代升級。


    00 向你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