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達拉宮群樓重疊高百米,地宮猶如迷宮,它是怎樣建成的?

布達拉宮坐落於拉薩市中心的紅山上,始建於1300多年前的吐蕃王朝。當時的布達拉宮被稱為“紅山宮”,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布宮,是自374年前持續修繕後的面貌。

布達拉宮群樓重疊高百米,地宮猶如迷宮,它是怎樣建成的?

公元7世紀初,松贊干布遷都拉薩後,在紅山上修建了三座九層樓宇宮殿,取名叫做紅山宮。據史料記載,紅山內外共有三重圍牆。當時修建的宮殿共有一千間,吐蕃完成滅亡後,宮殿的大部分毀於戰火與自然災害。

由於老宮殿已不復存在,史料中又缺乏記載,因此紅山宮的建造過程並不清晰。公元17世紀時,五世達賴喇嘛在紅山宮舊址上重新修建了新的宮殿,稱為“布達拉宮”。之後布宮一直作為西藏政治和宗教的中心。

布達拉宮主體建築共有13層,高117米,自山腳向上,直至山頂。布宮是典型的藏式宮堡式建築,享有“世界屋脊上的明珠”的美譽。布宮的主體包括白宮、紅宮及周邊搭配的附屬建築。白宮建築於1648年建成。

布達拉宮群樓重疊高百米,地宮猶如迷宮,它是怎樣建成的?

白宮是歷代達賴喇嘛進行政教管理的地方,建築坐北朝南共有7層。紅宮建築於1694年建成,位於布宮的中部,共有六層,此處是供奉歷代達賴喇嘛靈塔及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還有僧舍、印經院、監獄及馬廄等。

布宮的整體為石木複合結構,宮殿外牆厚達2到5米不等,地基直接打入岩層。整個牆體全部用花崗岩砌成,總的高度達數十米,採用隔段灌注鐵汁進行加固的方法,以提高牆體的穩固性。屋頂和窗簷等採用木製結構。

我們現在看到的布宮,僅有紅宮中的法王殿和聖者殿是吐蕃時期遺留下來的建築。據說法王殿曾是松贊干布的靜修之地,現供奉著松贊干布、文成公主等人的塑像。聖者殿則供奉著松贊干布的檀香木形成的主尊佛。

布達拉宮群樓重疊高百米,地宮猶如迷宮,它是怎樣建成的?

布宮宮殿的設計是根據高原地區陽光照射的規律,牆基寬而堅固,牆基之下有地道和通風口。屋內由柱子、梁椽等支撐,鋪地和屋頂用的是阿爾嘎硬土,各大廳和寢室的頂部都有天窗,便於採光,以及流通空氣。

白宮的東面是宮殿,西面是僧舍。一層與五層地宮(地壟)形成倉庫,地壟有通風換氣之功效。從二層東面可進入白宮,三層是夾層。四層為白宮主殿,東大殿是歷代達賴喇嘛舉行政治活動的主要場所之一。

五層、六層、七層通過天井與一層的地壟相通,以便空氣流通。五層、六層繞天井建有迴廊,沿迴廊設置有高等級人員的辦公區。七層是達賴喇嘛的起居宮殿,包括西日光殿和東日光殿,均設置有巨大的採光窗口。

布達拉宮群樓重疊高百米,地宮猶如迷宮,它是怎樣建成的?

白宮之下的山體中有像迷宮一樣的五層地宮,僅有極少數老僧侶和個別幾個管理者才能自由出入,外人進入是很難出來的。這裡深埋著布宮堅固的地基,其唯一的出入口就位於地宮的最上方,也就是地宮的第五層。

地宮的樓層間是靠天梯相連的,如果抽掉梯子,裡面的人就無法上下。每一層都可封閉梯子出口,地宮中的每層都有一個大約25釐米左右的狹長的通道通向通風口,用來保證地宮中空氣的流通,人是無法通過的。

紅宮內平面呈方形,從下向上,一至四層屬地壟分割而成的庫房等房屋。七至九層為各類佛殿、經堂,十至十三層設窗戶和內部天井,天井四周建有歷代達賴喇嘛靈塔,達賴喇嘛的坐床之地是在西有寂圓滿大殿堂。

布達拉宮群樓重疊高百米,地宮猶如迷宮,它是怎樣建成的?

其中五世達賴喇嘛靈塔為最大也最珍貴,貫穿紅宮三層,耗金近四千公斤。聖觀音殿內的聖觀音像與五世達賴喇嘛靈塔合稱為布達拉宮的鎮宮之寶。紅宮的紅色是用藏地白瑪草權類植物壓榨出的紅色汁液塗抹而成。

這種灌木還被用在牆體的最上層,這種灌木不但質地堅硬,而且重量極輕,在古代還能有效的吸附箭支等武器。白宮的塗料原料主要為白灰,產自西藏當雄羊八井,其特點是無雜質、粘性強且不易被雨水和風曬毀損。

塗料中還要添加牛奶、白糖、蜂蜜等輔料,主要是為了讓塗料更具粘性,不易脫落。在調配塗料時,還要按比例添加各種礦物質原料及藏紅花,這些在經書中都有記錄。金色也用的很多,主要用於宮殿金頂群之上。

布達拉宮群樓重疊高百米,地宮猶如迷宮,它是怎樣建成的?

布達拉宮的設計建造均保存了公元7世紀以來的風格,各宮殿的修建都巧妙地利用了山形地勢,使整座宮寺佈局十分協調完整,在美學上達到建築史上的巔峰,創造了一項世界土木建築工程史上令人驚歎的天才傑作。

布宮的堅固程度讓人吃驚,首先是堅實的地基,無數的用方塊石頭壘起地壟牆,給布宮支起了堅實的框架。其次是宮牆的精妙設計,深入岩層的牆基最厚達五米以上,宮牆往上逐漸收縮,到宮頂時牆厚僅有一米。

再次是牆體內注入鐵汁,據文獻記載,為確保布宮的堅實永固,其部分牆體的夾層內注入了鐵汁。最後就是牆體使用白瑪草,大大減輕了牆體的重量。這些措施都構成了布宮堅如磐石的基礎,設計思想也讓人驚歎。

布達拉宮群樓重疊高百米,地宮猶如迷宮,它是怎樣建成的?

布宮中十三世達賴喇嘛的靈塔殿,是布宮最晚的建築,1936年建成。布宮的重建持續了近三百年,才有了現在的面貌。2017年,布宮進行了為期一年半的修繕工作。修繕後的布宮煥然一新,看起來非常的莊嚴雄偉。

總之,布達拉宮不是一朝一夕建成的,在紅山宮被毀之後,布達拉宮的重建工作持續了近三百年,直到83年前才最終定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到拉薩目睹一下這一建築史上的奇蹟,不要忘記參觀它的懸空廁所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