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處世是一種心理策略,天圓地方造就時事

方中有圓,圓中有方,為人處世,人際交往,都離不開這樣的方圓,無規矩不成方圓,是很有智慧的因果定律。

為人處世是一種心理策略,天圓地方造就時事

“天圓地方”出自《易經》

:人為天,所以人要圓。圓代表生生不息,週而復始,人要圓,而不是圓滑,這是另一個概念,這裡說的圓則是循環的開始,好的循環,利益的循環,處事要有圓融,有智慧,有方法,可以是萬物聯合起來,成圓。

地為方,所以心要方,方方正正。不愧於天地,不愧於人心。善智則為方的品質。

為人處事,有圓有方,方可成事。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則出自《孟子·離婁上》,在成事之前,要遵紀守法,守規矩,知道理。

為人處世是一種心理策略,天圓地方造就時事

這裡有一個小故事:關於柳傳志罰站

柳傳志有一則是他嚴於律己、遲到罰站。

聯想集團建立了每週一次的辦公例會制度,有一段時間,一些參會的領導由於多種原因經常遲到,大多數人因為

等一兩個人而浪費了寶貴的時間。柳傳志決定,補充一條會議紀律,遲到者要在門口罰站5分鐘,以示警告。紀

律頒佈後,遲到現象大有好轉,被罰站的人很少。有一次,柳傳志自己因特殊情況遲到了,柳傳志走進會場後,

大家都等著柳傳志將如何解釋和麵對。柳傳志先是一個勁地道歉解釋原因,同時自覺地在大門口罰站5分鐘。

為人處世是一種心理策略,天圓地方造就時事

不管你是到了某個處境,某個地位,都不要為自己不守規矩,不成方圓而找理由,找藉口逃避。心方人圓的人可成大事,是必然的定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