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以“轉化醫學國家科技設施”為依託,建設國家科學中心


上海交大以“轉化醫學國家科技設施”為依託,建設國家科學中心


2020年4月1日上午,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上海)項目建設指揮部召開第十一次全體會議。會議系統總結設施建設進展與試運行情況,部署驗收工作與計劃,研究設施運行的管理架構、組織模式與發展規劃。

總指揮: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楊振斌、校長林忠欽,指揮部領導:常務副校長丁奎嶺、副校長張安勝、副校長奚立峰、醫學院黨委書記範先群、瑞金醫院院長寧光,項目首席科學家陳賽娟等校、院領導出席。會議由總指揮林忠欽校長主持。

上海交大以“轉化醫學國家科技設施”為依託,建設國家科學中心

上海交大以“轉化醫學國家科技設施”為依託,建設國家科學中心

執行總指揮、副校長奚立峰代表指揮部做工作報告。項目自第九次指揮部會議以來,按照指揮部確定的“建設與科研並重”的階段要求,各項工作按計劃有序推進。紮實推進大樓與科技設施系統能力建設,計劃部署落實項目驗收工作;對標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開放要求,不斷積累試運行經驗,探索建立多層次的開放服務體系與運行管理體系;依託設施,以專項計劃(STAR)為抓手,推進實施學校“大健康”領域自主交叉研究戰略。

上海交大以“轉化醫學國家科技設施”為依託,建設國家科學中心

與會領導圍繞新階段的任務要求,運行規劃的工作思路,加強組織建設,提高醫學人才培養水平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

上海交大以“轉化醫學國家科技設施”為依託,建設國家科學中心

總指揮、校黨委書記楊振斌指出,本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更加體現了大醫學、大健康的重要性。大設施的建設不僅僅是具體科學設施的硬件建設,更要以此出發改革創新,建立醫學學科發展的新模式。閔行基地、瑞金基地聯合互補,充分發揮兩基地的資源優勢,實現學科交叉與融合,定能產出豐碩成果,為健康中國戰略做出貢獻。

總指揮、校長林忠欽指出,本次會議明確了從“建設指揮系統”向“運行管理系統”過渡的階段特徵。總的任務是:加快設施建設,組織完成驗收;構建運行體系,保證有序開放;佈局交叉研究,促進創新發展。總的思路是:以轉化醫學研究院為實體,運行國家科技設施;以科技設施為依託,著手建設國家科學中心(及市研究中心);以專項計劃(STAR計劃)為抓手,推進實施“大健康”交叉研究戰略。他要求:爭取在2020年完成驗收工作,作為“十二五”期間國家佈局的第一個轉化醫學設施,要成為生命醫學領域設施驗收和運行的積極示範,STAR計劃要在推進學校“大健康”戰略發展中發揮更加積極的前瞻引領和交叉促進作用

出席會議的其他領導和專家有:

副校長徐學敏、黨委副書記顧峰、副校長毛軍發、瑞金醫院黨委書記瞿介明,副院長沈柏用、醫學院副院長江帆、科研院院長朱新遠、財務計劃處處長王光豔、基建處處長姚仁忠、人力資源處處長梁齊、研究生院院長王亞光、重點建設辦公室主任胡薇、分析測試中心書記彭大銀,主任張兆國、網絡信息中心主任管海兵、醫學院規劃處處長陶曄璇、瑞金醫院大設施管理處處長陳康,基建科科長馬進、醫療機器人研究院院長楊廣中、設施建設指揮部辦公室主任張顯明等校、醫學院、醫院和相關職能部門代表。


版權聲明:本文綜合自“上海交通大學”,文章轉摘只為學術傳播,如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修改或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