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登煙墩山


三登煙墩山


三登煙墩山

三登煙墩山

粹墨木一

《孟子•盡心上》裡有記載,孔子說:“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我套用一下這話的涵義,想說:“一登煙墩山,抒我豪情,再登煙墩山,擴我眼界,三登煙墩山,塑我格局。”

站在山巔,看碧波吞吐海礁,看數帆競上,舸船爭流,不覺豪情滿懷,壯志凌雲。這時候,我明白了,古時候,行軍點兵,為何要鑄造高臺。確實,身披堅執銳,往高臺一站,振臂一呼,應者影從,很能煽情,鼓舞士氣。

我近來有隱逸之情,然與登山之意,並不衝突。我以為,在這一張一弛之間,更有利於進取,也更有利於安放心靈。

是的,我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如果一個人只想著以自我為中心,以自己享樂為前提,必然會是如鵝毛一樣隨風輕揚,如浮萍一樣隨波逐流。但我覺得,生命之中,也沒有必要一直都是負重前行,一個人把春秋家國夢都挑在肩上,偶爾的隱逸也是很有必要的。

閒居有閒居的妙處,一則可以靜心怡情,二則可以靜思反省,三則可以沉澱積蓄。而登高亦有登高的妙處,一則可以開闊眼界,二則可以一吐塊壘,三則可以塑造格局。

今日再攜小子,並順帶閨女三登煙墩山,希望能影響孩子打小拓寬眼界,好為將來塑造大格局,打下堅實基礎。

山巔風大,雖透一點冷意,然而,一嘯而天人驚,一呼而群山應,環視四周,豪情在胸,豈不樂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