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的钢琴专业教育发展

在上文中,我们对音乐艺术院校的钢琴专业教育发展做出了一番探讨,想必每位读者已经对其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下面,我们就对师范院校的钢琴专业教育发展进行阐述。

1.增设音乐教育专业及相关法规

1978年春季恢复高考制度后,全国各高师院校的音乐系科相继复办,有一些高师院校新增设了音乐专业。

师范院校的钢琴专业教育发展


如长春师范学院艺术系、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艺术系、吉林师范学院音乐系等。次年12月,教育部在郑州召开了“全国高等师范院校艺术专业座谈会”。

会议强调要办好高师音乐、美术专业,为中学培养合格的艺术教育师资。艺术专业的学制,本科为四年,专科一般为二年。规定音乐专业教学班的规模大约在30人左右。

会议讨论制定了音乐、美术专业的教材编选计划,要求1980年内编出各科教学大纲,3~5年内编写一套体现艺术师范教育特点的教材。

师范院校的钢琴专业教育发展


1980年3月5日,教育部同时颁发了《高等师范学校四年制本科音乐专业教学计划(试行草案)》。

专业主修、选修课程有:理论作曲、和声与复调、配器法、作曲实践、声乐、钢琴等。钢琴课列入主修课程。

2.大力建设高师钢琴专业课程教材

1983年以后陆续出版的高师钢琴教材有《钢琴基础教程》l~4册。通过观察该教材,我们不难看出,它突出了高师师范性的特点。

师范院校的钢琴专业教育发展


选编了合适师范性教学特点的钢琴伴奏的内容,追求技术与音乐的统一,乐曲音乐表现力与伴奏技能的联系。

教材在全国高师钢琴教学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至今依然受到高师及钢琴教育机构和钢琴学习者的欢迎。

高等教育出版社于1990年—1992年间出版了一系列“卫星电视教育音乐教材”,钢琴教材如周广仁编著《钢琴演奏基础训练》等。

师范院校的钢琴专业教育发展


2000年,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了一套由全国19所高师音乐系(学院)编写的“21世纪高师音乐教材”。

该套教材融入了一些先进的音乐教育理念,适合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本学科教学,理论、声乐、钢琴是该套教材的主要组成部分。已经出版的有《钢琴教学法》《歌曲钢琴即兴伴奏》《钢琴教程》。

该教材比较1983年的高师钢琴教材有了新的变化,我们将其新变化做出了总结,主要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钢琴曲目大大增加了难度,给教学更多的选择余地。

(2)依照钢琴学习的四大块编排曲目,目次清楚。

3)强调钢琴的实用技能,首次将钢琴教学理论作为高师的教材出版。钢琴教材具有鲜明的师范性,选择的曲目也有所拓宽,增选了中国乐曲和现代风格的外国曲目。

虽然该教材有很多新变化与优点,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即钢琴曲目的技术跨度较大,缺少技术上过渡的内容。

师范院校的钢琴专业教育发展


总之,这套教材对21世纪的钢琴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004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了《全新数码钢琴集体课教程》,为21世纪以来我国高师钢琴集体课的开展提供了教材。

2005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了张慧、唐重庆、李和平主编的音乐学本科《钢琴》教材,该教材突出了师范性,强调能力的培养。

3.音乐院校增办师范系

1989年国家教委下发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中,提出了到20世纪末,我国学校音乐师资建设的主要任务。

该文件颁布后,高师院校音乐教育的发展脚步加快了许多。截止1990年底,全国已有111所高校设立了音乐教育专业,培养了一大批音乐师资力量。

招生数的急剧上升与音乐教育专业点的设点速度过快,导致高等院校的音乐专业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新专业点的师资和办学条件不足,很难保证教学质量。

师范院校的钢琴专业教育发展


另外,在专业音乐师范教育方面还未摆脱模仿音乐院校所形成的办学模式,难以办出师范性的教学特点。

21世纪以来,钢琴教学的程度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其主要原因是20世纪80年代掀起的 “钢琴热”,促使了一大批琴童的成长。

由此可见,社会钢琴音乐教育的快速发展,使中国钢琴专业教学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4.硕士、博士教育得到快速发展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硕士研究生教育得到不断发展。1995年,已有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8所高师院校的音乐系成为硕士学位受权点单位。

90年代中期后,首都师范大学、哈尔宾师范大学等院校音乐系科相继设立了硕士点。1996年福建师范大学音乐系成为博士学位受权点单位。

21世纪以来,更多的院校设立了音乐博士点,迅速加快了高层次音乐学历教育的进程,这还意味着我国高师音乐系科已具备了培养最高层次音乐教育人才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