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进出口数据超预期,东盟成为中国第一贸易伙伴

4月14日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公布了2020年一季度进出口数据。一季度进出口数据总体同比下降6.4%,但3月当月有所回升。

3月进出口数据超预期,东盟成为中国第一贸易伙伴

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57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6.4%。其中,出口3.33万亿元,下降11.4%;进口3.24万亿元,下降0.7%;贸易顺差983.3亿元,减少80.6%。

单看三月份,按人民币计算,中国进出口2.45万亿元,同比下降0.8%。其中,出口额1.29万亿元,下降3.5%。出口额同比不降反升2.4个百分点,录得1.16万亿元。好于预期,而早前路透社综合31家机构预测中值,出口额预测同比下降15%左右,出口额预测同比下降10%左右。

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分析指出,外贸稳增长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前期因延期复工积压的出口订单陆续交付共同推动3月进出口数据好转。同时,随着国内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逐步恢复,中国强大的国内市场潜力逐步释放,内需也推动进口表现较好。

在地域分布的亮点上来看,中国在今年一季度对东盟以及“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实现了逆势上扬。尤其是东盟在一季度超过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一季度,中国对东盟进出口增长6.1%,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5.1%。中国与东盟在集成电路的进出口上实现了大幅增长,拉动中国与东盟外贸整体增长了3.3个百分点。其中,进口增长25.8%,占自东盟总进口的23.4%;出口增长28%,占对东盟总出口的7.9%,

中国与东盟的能源合作与贸易也在同时提速,拉动中国与东盟外贸整体增长1.7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中国与东盟原油进口和成品油出口增长合计拉动对东盟外贸增长1.3个百分点,煤炭进口拉动对东盟外贸增长0.4个百分点。

除了东盟之外,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也呈现较快的增长。今年一季度实现进出口2.07万亿元,同比增长3.2%,高出整体增速9.6个百分点。这一增长同样反映在中欧班列的数据上。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数据,今年一季度,中欧班列共开行了1941列,同比增长15%。

不过,受到疫情影响,中国对欧盟、美国等贸易伙伴的进出口均有所下跌。其中,中国对欧盟进出口下降10.4%;对美国进出口下降18.3%;对日本进出口下降8.1%。

从产品分布来看,铁矿砂、原油、煤等大宗商品和肉类等重点民生消费品进口较快增加。一季度,我国进口铁矿砂2.6亿吨,增加1.3%;进口原油1.3亿吨,增加5%;进口煤9577.8万吨,增加28.4%;进口天然气2465.6万吨,增加1.8%。此外,进口大豆1779.2万吨,增加6.2%;进口猪肉95.1万吨,增加1.7倍;进口牛肉51.3万吨,增加64.9%。受疫情影响,我国进口医药材及药品619.1亿元,增长14.8%。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表示,当前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显著增多,中国外贸进出口面临的困难加大。海关总署将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努力稳定外贸基本盘,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