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大考”

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大考”

鬱斐 設計

敲定人才引進計劃的工作後,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碩士生楊婧帆仍接到企業打來的電話,承諾工資是回鄉的三倍,“這個專業上一次火的時候,還是在2003年。”不過楊婧帆沒有動搖,覺得家鄉雲南每年人才流失嚴重,基層很需要人。

預感考研失利後,上海海事大學的朱雅文年前就開始了求職之路,投遞上百封簡歷後,3月中旬斬獲了滿意的offer。

……

隨著疫情爆發,招聘的形式與節奏都變了,參與春招的同學在各大招聘網站間頻繁切換,線上面試也需要有不一樣的應對模式。

面對又一個“史上最難畢業季”,有同學說,到了四月這個節點,希望早點把工作定下來。

今年,2020屆上海高校畢業生預計總量達19.3萬人,比去年增加0.3萬。3月30日,上海市2020屆高校畢業生春季網絡招聘會啟動,首日共吸引國內外5萬餘名高校畢業生在線求職。為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各類線上招聘會正火熱進行,各高校也推出相關就業服務。

遺憾未能上一線,希望看到醫療環境改善

費聿東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的一位應屆博士畢業生,按照往常計劃,6月末畢業後,他將踏上工作崗位,在新華醫院心內科開始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

和其他應屆畢業生一樣,在去年11月、12月,他經歷了一段集中應聘時期。經過一系列流程之後,他拿到了心儀的offer,“面試的時候醫院會考量醫學生的臨床表現、博士期間做過的課題之類,大概一到兩個禮拜出結果。”

1月中旬時,他辦完了簽約手續。費聿東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身邊大部分醫學生同學都找到了工作,也在年前辦完了手續,“我有個同學,醫院近期給他發郵件確定了招錄意向,不過由於疫情的關係手續得推遲辦理。”

交大醫學院就業辦介紹,畢業生尚且無法到學校辦理就業手續,目前學校將線下的就業事務改為線上辦理。

“當時大家找工作規劃得都蠻早的,招錄會參加得也早。”費聿東說,各家醫院的招錄會也安排得越來越早。

作為一名未來醫生,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鼓舞著他,“挺多給我們上過課的老師和一起入學的同學就在一線,遺憾自己還沒有畢業。”他說,“也希望社會可以改善對醫護人員的看法。”

反思疫情,費聿東認為,“我們在公共衛生和預防醫學方面存在薄弱之處,希望可以吸取經驗,有更專業的知識和人才,從各方面完善體系。”

由於疫情的關係,公共衛生專業亦大受關注。

“這個專業上一次火的時候,還是在2003年。”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應屆碩士畢業生楊婧帆說,雖然已經定下工作,仍有企業打來電話,承諾工資是回鄉的三倍。

1月17日,回到家鄉雲南玉溪的第三天,楊婧帆接到了錄用電話。她將等待簽約,在畢業後作為黨政儲備人才,到雲南曲靖工作。

本打算出國讀博,但兩次國外交流,讓她有了新的想法。

2018年7月,她到非洲馬拉維調研,見到了“從未見過的貧困與落後”。2019年1月,她到歐洲交流了3個月。她說,站在國門外,就會想到祖國一路走來非常不容易。“我的想法就變了,我想要工作,而且要到雲南工作,回到基層。”她告訴記者,雲南每年人才流失嚴重,基層很需要人。

“我就是衝著這一腔熱血,想幫助一些底層的人。希望有生之年看到他們的環境、醫療有一些改善。”楊婧帆說。

對於尚未落實就業單位的畢業生,交大醫學院就業辦表示,由於目前主要精力仍然聚焦在抗疫上,今年醫療單位的招聘節奏也因此變緩。對此,交大醫學院聯合丁香園於3月30日舉辦了為期3天的春季空中雙選會。復旦大學也推出了公共衛生專場線上招聘會。

根據上海衛生人才網消息,上海市衛生人才交流服務中心已於3月31日舉辦上海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線上招錄會。而在3月下旬至4月期間,陸續舉辦“2020上海衛生人才春季網絡招聘會”,助力衛生健康事業發展。

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大考”

2月以來,“同濟就業”微信公眾號共推出近200篇就業推送

雲招聘信息開放下,不願將就的他們用心尋找

對於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碩士生小顧來說,在拿到心儀的offer前,一切還不能停下。

從去年9月開始跑宣講會,只要跟專業搭邊的,她都去過。但秋招結束時,手上僅有一個並不理想的offer。

小顧目標明確,想找工程類或設計類工作,工作性質決定了日後要出差、加班,如果跟著項目走,還要住到工地上。

小顧說,這類用人單位更傾向於招男生。“就算你跟用人單位說,其實我可以吃苦,可以出差,實際上,他們可能覺得這是你求職的一種手段,不是真的這麼想。”她在實習時就曾聽聞這種情況,但當時沒有實感。秋招期間,這種感受強烈。

她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隨著時間推移,碰壁次數越來越多,希望找到一份工作就趕緊定下來的想法就變得更加強烈。”但同時,心底有另一個聲音在說:唸了這麼多年書,還是想找一份自己滿意的工作。

秋招未果,原本用來“查漏補缺”的春招變成了主場。

小顧除了緊盯學校公號整合發佈的信息,還留意空中招聘會。看到心儀的單位招聘後,她趕緊投了簡歷,並很快聯繫上了HR。經兩輪面試,心儀工作終於敲定。

小顧分析,不同行業,視頻面試壓力各異。對她來說,因為存在專業門檻,面試流程相對簡單,用人單位不會說太多題外話,基本圍繞簡歷上的教育經歷和實習展開,線上面試影響不大。

與經歷了完整招聘季的小顧不同,朱雅文預感自己考研失利,在年後就轉而開始了求職之路。

她在上海海事大學就讀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二月下旬,她開啟投簡歷、找工作模式,直到她收到第一封offer,共投了60-70份簡歷,收到過10家單位的回覆。

她告訴記者,輔導員幾乎每天都會收集各方招聘信息,經篩選後把推送發到班群裡。學校推薦國聘平臺後,3月7日,她花了一整天篩選平臺上的崗位,一口氣投出了約30份簡歷。兩天後,她收到了滬東造船閥門有限公司的電話面試,雙方進行了互相瞭解。緊接著,她進入了第二輪視頻面試。3月13日,HR給她發送了錄用通知,雙方一拍即合。

“我的專業和公司的需求比較對口,這也是找工作中整個流程最快的一次。”不到一週斬獲offer,朱雅文分析道。她說,自己所學專業的就業範圍比較廣,和採購、人力資源、供應鏈相關的崗位她都會嘗試。

經過幾次線上面試後,朱雅文也總結出了一些經驗,相比傳統應聘,公司雲招聘對簡歷的篩選會更加嚴格,視頻面試環節則需要應聘者在更短的時間內介紹自己,展現自己的能力。

為此,她也在網上搜索麵試技巧和相關問題,提前做足了準備。“雲招聘信息還是挺多的,也很開放,有心去找的話還是可以找到心儀的工作。”朱雅文說。

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大考”

華東理工大學特聘500強資深HR、企業高管擔當主講,推出系列直播講座

原本的轉正“泡湯”,重新加入求職大軍

真正簽約入職前,或存在變數。

如今,王清心已經錯過了秋招,春招也變得被動。

她是上海某雙一流高校傳媒相關專業的應屆碩士生。秋招的時候恰逢畢業實習,實習崗位和公司業務都符合她的職業規劃。帶教老師告訴她可以留任,“一心一意想留下來,秋招也就沒有過多參與。”王清心說。不料,後來帶教老師調任,留任也就隨之泡了湯。

現在除了忙畢業論文,王清心大部分時間都花在盯各個公眾號、招聘網站上,找工作的方向為媒體和企業品牌相關。從2月開始,包括批量投遞,她密集投了100多份簡歷,3月中旬起陸續開始視頻面試。

除了盯網站,她還關注著線上招聘會和其他學校的空中雙選會。如果沒有疫情,往年3月、4月正是各學校舉行線下春季校園招聘會的時候。“聽學長學姐說,他們好多都在招聘會上找到了工作,因為招聘會上會有雙向直接溝通的流程。”

讓她失望的是,參會企業招聘的崗位和自己專業的匹配度並不高。在雙選會中,應聘者可以約時間和公司溝通,但她發現HR並非實時在線。“我預約後,還沒接到過公司的視頻回覆。”另一方面,春招的競爭依然激烈,“僅我們班就有五個同學投了同一個崗位,但它只招一個人。”

在王清心看來,輔導員雖然每週會發送就業郵件,但含金量較低。學校的就業微信公眾號推送的頻率也較低、信息不夠及時。她總結,若是能通過內推或者直接將簡歷投到HR的郵箱,會更靠譜一些。

她加了一些求職群,在群裡,大家會討論近況,也會表達一些自己的焦慮,“有同學的實習因為疫情轉為線上以後,其實他和用人單位的聯繫也就少了,然後失去了轉正機會。”她說,“畢竟已經到了這個節點,希望工作可以早點定下來。”

目前,她雖然收到了4個offer,但都不怎麼心儀,公司前景和待遇都是她猶豫不決的因素。

徐楠也有著類似王清心的經歷,工作原本幾乎塵埃落定,而疫情的爆發讓她回到了原點。

徐楠是上海某普通二本高校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畢業生。今年年初時,她已經開始了在某旅遊公司的轉正流程。然而疫情導致旅遊行業遭受重創,徐楠的工作隨之完全停擺,轉正的日子沒了定數。

她只好一邊寫畢業論文,一邊重新尋找工作機會。徐楠說,自己的專業與廣告相通,發展面向很多,最初找工作時並沒有遇到什麼困難,基本投了簡歷很快能收到面試通知。然而截至3月底,她投遞了近30份簡歷,只有2、3家公司回覆。

“本來想著自己工作找得早,定下也早,現在因為疫情,有點失落和無措。”

線下面試改為視頻或電話面試後,徐楠坦言,這無形中加大了求職者的壓力。自己不能即時把握面試官的情緒和麵試氛圍,很容易緊張,也不能很好地表現自己。

徐楠也在轉變策略,放寬求職視野。4月初,一家服裝店的營銷崗位遞來了offer,與規劃中的方向相距甚遠,但她還是決定先試試看。

求職和繼續考研,做好兩手準備

在春招中屢屢碰壁的還有小夏,繼續求職還是準備“二戰”考研成為了她當下最糾結的問題。

小夏在上海某財經院校就讀經管類專業,原以為考研成績出來後再找工作也來得及。然而,今年考研筆試成績的公佈時間有所推遲。小夏得知無緣夢校後,立馬著手修改、投遞簡歷,加入春招大軍。

“實際上在3月以前,很多快消公司的春招都結束了。”小夏有點懊惱,畢竟她一直以來都想進入大型快消公司工作。

提到唯一一次的線上面試,和徐楠一樣,她覺得視頻面試效果不佳,過程中缺乏眼神交流和肢體語言互動。“當你目視前方看著面試官時,可能對方看到的是你在斜著眼睛說話。”

隨著時間的推移,小夏意向求職的公司標準也在降低,中小企業成為了現階段的重點方向。同時,她也關注著國企和事業單位的用人信息,她坦言,“很多單位都只招985、211的學生,哪怕沒有明確要求,但隱性門檻是一直存在的。”

當學歷成為求職路上的一大障礙,小夏也在考慮是否要二戰考研來提升自我。

此前,教育部印發通知擴大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明確2020年將計劃擴招18.9萬名碩士研究生。“還是會繼續投遞簡歷的,但如果始終沒有回應,也會騰出部分時間來複習。”小夏做好了兩手準備的打算。

(文中小顧、王清心、徐楠、小夏為化名,公號“建橋建橋我是新聞”對本文亦有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