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的意義:屬於80、90的籃球故事

相信每個出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人,如今已經很難像曾經那樣每天上午專心地去看一場球了吧,像我一樣。

儘管現在已經是場場有轉播,我們卻只能在偶爾的週末去看一場球。

籃球的意義:屬於80、90的籃球故事

那個年代出生的我們,沒有看過喬丹的比賽,更是錯過了喬丹的謝幕賽。與籃球結緣當然也是從姚明開始的。當然那也是很多年後的事了。

籃球的意義:屬於80、90的籃球故事

我承認,一開始我也不是喜歡籃球的。2002年姚明進入NBA,籃球在中國獲得空前的發展。然而對於當時鄉鎮中學的我們,籃球的影響力畢竟還是有限的。只記得那時候學校體育器材室裡,籃球數量還是要大大多於足球的,原因是足球場地只有一個,籃球架子倒有不少。於是,我們會把籃球借來,放掉一部分空氣,軟軟的,當足球踢。

那時候,對我來說,籃球是一項很難的運動。別說投進籃框,就是碰到籃框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與足球相比,這是一項很難給自己帶來成就感的運動。

籃球的意義:屬於80、90的籃球故事

讀高中後,每天聽周圍的同學聊籃球,才知道姚明在火箭隊,其他的還有湖人、小牛。當然現在小牛已經更名為獨行俠,還有黃蜂更名為鵜鶘、山貓更名為黃蜂,對年輕的球迷來說,這又是我們將來要講的關於青春的故事了。

籃球的意義:屬於80、90的籃球故事

我加入了同學之間關於“科比和詹姆斯誰將是聯盟第一人”的討論。高中管理很嚴格,每天中午我們會跑到餐廳的二樓搶位置吃飯,因為那裡有臺大電視。那時候,火箭是每個人的主隊,每一粒主隊進球都會贏得滿堂喝彩,像極了後來到現場去看一場比賽的感覺。我們去買報紙,專門看體育版塊,我知道了麥迪35秒13分,知道了科比砍下81分,知道了學習之外這個世界還有太多故事……

籃球的意義:屬於80、90的籃球故事

上大學後,有了充足的可支配時間,我才真正接觸籃球。和同學每天都泡在籃球場上,甚至翹課出去打籃球,一個月內左腳踝連續扭傷2次。我開始收集各種籃球雜誌和球星海報,開始有自己喜歡的球星,科比,加內特,學他們的腳步、後轉身……現在想想,那已經是10年之前的事了。

籃球的意義:屬於80、90的籃球故事

今天,德里克·羅斯再次綻放砍下50+,看哭了多少球迷。這一刻,距羅斯拿下MVP已是6年有餘。我們也不再是曾經天天守在電視電腦前看比賽的少年,曾經的球友也不知道去了哪裡。

隨著科比、鄧肯等一代老將的退役,我們一代人的籃球夢也塵封在時間的檔案袋裡。風城玫瑰在寒冷的明尼阿波利斯綻放,抖落掉我們身上覆積十年的灰塵。

籃球的意義:屬於80、90的籃球故事

籃球,不只是勵志,還有感動,更是一種情懷。講真的,它並沒有佔據我的內心讓我由衷地信仰,我也沒有足夠好的球技成為一名籃球運動員,卻依然甘願做野球場上一個社會人、平凡人。經歷過時間的歷練,我們會更敬重現在的羅斯,聚光燈可能只有一臺,我要的只是心底對籃球的那份熱愛。

於是,渴望與熱情不減,生活平淡卻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