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免死金牌管用嗎?看看這個東莞人的下場

今天說的這個何真,是惠州府東莞人縣,據明史描述:“少英偉,好書劍”,就是說這個何真年少的時候就長的器宇不凡,且文武雙全。

何真出生在元朝末年,那時候正是天下大亂,群雄並起的時候。朱元璋、陳友諒、張士誠紛紛割據一方,而這時的廣東,雖地處嶺南,也不是一塊淨土,打成一團。

1354年,惠州的王成、陳仲玉起兵反元,何真知道後就去元帥府告密。結果元帥收受了賄賂,反咬一口要抓他,何真只好逃跑。不久起兵造反的王成、陳仲玉攻克了惠州,何真募集兵馬打敗他們。元朝朝廷授予何真惠陽路同知、廣東都元帥的官職,讓他鎮守惠州。這是何真起家的第一步。

何真這個人,人品真不好評價,別人反元他向官府告密,後來他的作為就更不好說了。何真打了很多仗,先後撲滅了廣東、江西、福建等好幾個省的反元農民起義軍,深受元朝朝廷信賴,官職多的很,簡單的說,何真成為了嶺南霸主。

就在何真在廣東一帶混的風生水起的時候,北方的混戰分出了勝負,朱元璋先後擊敗陳友諒、張士誠,成為了大家說的真龍天子。至正二十八年正月,元朝滅亡,朱元璋改國號大明,改元洪武。

朱元璋的免死金牌管用嗎?看看這個東莞人的下場

南京明城牆

既然北方差不多定了,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1368年二月,朱元璋命廖永忠為徵南將軍,由海道直取廣州,向何真這個廣東土霸王殺來。

何去何從,這是一個考驗。這時候有個有個叫陳符瑞的人勸何真,向秦朝末年的趙佗學習,割據嶺南,自己稱王。這個時候,何真又表現出他狡猾的一面,直接把叫陳符瑞殺了,以表決心,向朱元璋投降。

何真口裡說誓死不讓嶺南父老生靈塗炭,決定迎降,其實他心裡很清楚,和朱元璋打下去毫無勝算。因為趙佗畢竟是一千多年前的人,那時候南嶺確實是個屏障,很難翻越,廣東很閉塞具備割據的地理條件。而到了元末,已經有好幾條道路把廣東和內地聯通起來,而且元朝,中國的造船術已經很先進了,進攻廣東完全可以從海上水陸並進,如果朱元璋下決心打,何真只有死路一條。

就這樣,明軍不傷一兵一卒佔領了廣東。何真前往應天(南京)面見朱元璋,朱元璋狠狠誇了他一通,給了他一個省布政使的官職(相當於現在省長)。

但朱元璋哪是那麼簡單的人,表面上不但自己誇,還指使主要謀士宋濂等人拼命誇何真:“保障南服,識時知命,又南越以來所未有也”。背後卻首先讓何真把舊部召集起來,然後又把他的舊部全部打散到全國各地,接著又把何真的官職調來調去,換了幾個省,就是不讓他回廣東,把他的勢力和影響力削得一乾二淨。

1387年八月,何真年邁病衰,快要死了,朱元璋敕封他為“東莞伯”,開國元勳,封祿一千五百石,予鐵券,內言及“茲與爾誓:若謀逆不宥,其餘死罪,爾免二死,子免一死,以報推誠之心”,並賜第京師。意思是給了丹書鐵券,免死金牌,犯罪免他兩次死罪,兒子一次死罪。這個待遇可不低,劉基,劉伯溫也就是封了誠意伯,只跟何真平級。

朱元璋的免死金牌管用嗎?看看這個東莞人的下場

丹書鐵券實物

1388年三月,昔年嶺南一代霸主何真去世,享年67歲。朱元璋諭文祭悼,令朝上百官素服三日,以厚禮葬京師城南八里崗,復贈侯爵,諡忠靖。死後官升一級,看來,何真是蓋棺定論了。

然而,何真是病死了,但他的兒子呢?

1393年(洪武二十六年),大明開國將領、涼國公藍玉(?―1393年)以謀反罪被殺,大牽連開始了。何真的兒子,何榮因為在藍玉手下當過差,也以莫須有罪名滿門抄斬,何榮的弟弟何貴也被殺。兩個兒子被殺還不算完,何真的弟弟何迪這時候害怕了。何迪先下手為強,帶人殺了幾百名官兵後逃到了海島上,又被捉回來,滿門抄斬。

嶺南何真家族幾乎全家死光,東莞伯何真之祠也被夷為平地,明初功勳赫赫的何氏家族一剎那灰飛。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朱元璋的免死金牌管用嗎?看看這個東莞人的下場

這時,各位說說,朱元璋的免死金牌管用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