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用都沒所謂,不要糾結黨政公文中的頓號了

今早,有學員轉發了《關於紅十字會開展公開募捐有關問題的通知》(民電〔2017〕145號),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的有關規定,現將……有關問題通知下……這裡兩個書名號之間的頓號是否應該刪除?”

這位學員的觀察能力非常好,因為2月15日的人民網最新消息也保留了頓號。

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2019年工作總結報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2020年工作要點》。

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改革方案》、《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實施方案》、《關於深化事業單位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關於深入推進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工作的意見》、《關於推動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關於進一步推進服務業改革開放發展的指導意見》。

顯然不是,因為人民日報最早用圖文的方式解釋了修訂後的《標點符號用法》的一些常規要求:

用不用都沒所謂,不要糾結黨政公文中的頓號了


修訂後的《標點符號用法》中有明確規定:“標有引號的並列成分、標有書名號的並列成分之間通常不用頓號。若有其他成分插在並列的引號之間或並列的書名號之間(如引語或書名號之後還有括注),宜用頓號。”

比如,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選取了領導講話中經常使用的“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見善則遷,有過則改”、“水則載舟,水則覆舟”等典故,從重民生、興民德、得民心三個角度闡釋馬克思主義的重要思想。


據個人觀察,在實踐當中,多個書名號之間,用不用頓號的現象如下:

第一、講話稿基本不用。

第二、不限篇幅的文件一般都用。

第三、老同志都比較喜歡用,因為因為《標點符號用法》在2011年修訂,以前系統學習過的老同志習慣了。

第四、消息類稿件一般不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