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山秀水,紅色土地 英雄故里,風景獨好 ——貴州荔波

【縣名由來】

古詩云:“荔枝蔭庇千千歲,荔泉波湧萬萬年。”古人從中擷取二字作為縣名,荔波之名由此而得。

奇山秀水,紅色土地 英雄故里,風景獨好 ——貴州荔波

荔波鳥瞰圖

【歷史沿革】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荔波於為象郡毋斂縣地。

唐太宗貞觀三年(公元629年),置婆覽縣(治後水婆,即今三都恆豐,原屬荔波);唐玄宗開元元年(公元713年)至天寶三年(公元744年),改置勞州和莪州(勞州即今撈村鄉,莪州在縣城附近);

宋太祖開寶三年(公元970年),置羈糜荔波州;

元世祖至元元年(公元1265年),荔波為蒙、皮、雷三土司領地割據。

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統一蒙、皮、雷三土司領地,荔波併入廣西思恩縣;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置荔波縣,屬廣西慶遠府;孝宗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撤荔波縣,置方村、蒙村、 窘來村三巡檢司,易十六埲為十六里,改屬廣西河池州;武宗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荔波改司設縣,仍屬河池州;神宗萬曆元年(公元1573年),縣治設在喇軫村(今時來舊縣),改屬貴州都勻司;萬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重定荔波、南丹地界,立石碑定縣界。

清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荔波縣屬貴州;順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縣治裡襖村(今方村鄉)改屬廣西慶遠府;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荔波縣改屬貴州都勻府;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縣治遷蒙石裡全亨村(今縣城),並設荔波營,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置遊擊署、守備署、千總署。

【近代變遷】

民國時期,荔波縣直隸貴州省長公署,先後屬貴州第十一、第八和第十二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均駐獨山)。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12月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荔波。1950年2月4日成立荔波縣人民政府。

1949年12月至1951年屬獨山地區專員公署。1952年以後,屬都勻地區專員公署。1956年8月,都勻地區專員公署改建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仍轄荔波縣。

1959年3月,荔波合併到獨山縣。1961年6月16日,恢復荔波縣建制,隸屬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行政建制】

2014年8月,荔波縣轄1個街道、5個鎮、2個鄉(其中1個水族鄉、1個瑤族鄉):玉屏街道、朝陽鎮、佳榮鎮、甲良鎮、茂蘭鎮、小七孔鎮、瑤山瑤族鄉、黎明關水族鄉。縣政府駐玉屏街道。

【人口民族】

人口——

2016年,荔波縣人口18萬人,非農業人口1.36萬人。

民族——

2016年,荔波縣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2.7%,人口較多的少數民族有布依族、水族、瑤族、苗族等。布依族是縣第一大民族,佔全縣總人口的65% 。

【地理地貌】

荔波地處貴州廣西兩省區的交界處,地形聚集了貴州高原和廣西丘陵的綜合優勢,既有高山,也有丘陵,屬於喀斯特地形地貌。

【主要河流】

奇山秀水,紅色土地 英雄故里,風景獨好 ——貴州荔波

打狗河水系

荔波境內河流均屬龍江水系歸珠江流域。全縣較大的河流水系有:打狗河水系(包括樟江干流和方村河支流)、三岔河水系和甲料河水系。全縣集雨面積大於20平方千米,或河道長於10千米的河流共30條。縣內河道總長1048千米,其中各河流主河道長483.95千米,河道密度0.47千米/平方千米。全縣總面積中屬上述三條水系的縣內流域面積為2375.1平方千米。

【氣候概況】

荔波縣屬於中亞熱帶季風溼潤氣候區。氣溫分佈的總趨勢是南高北低。地勢每升高100米,氣溫大致下降0.55℃;河谷地帶比同高度的山地,東西向槽谷比南北向槽谷,南坡比北坡,封閉型谷盆地比同高坡地氣溫高。全縣年平均氣溫18.3℃。全縣常年最熱月為7月,最冷月為1月。7月平均氣溫為27.0℃以下,極端最高氣溫不超過40.0℃;1月平均氣溫各地均在5.5℃以上,極端最低氣溫在-10.0℃以上。

荔波縣內霜期少,無霜期在270天以上。平均初霜日期和平均終霜期分別在12月中旬及2月上旬。縣境內冬季降雪較少,且多為冰粒,其次為雪花,平均每年降雪日數在一個月左右。冰雹在荔波也較少出現,一般一年1-2次,大部分出現在3-5月,且都為小冰雹,降雹的時間短,範圍也不大。

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各月雨量在2000毫米以上,佔全年總雨量的50%左右;冬季(12-2月)僅佔全年總雨量的5%左右;秋季(9-11月)佔15%左右;春季(3-5月)海洋季風逐漸增強,降水佔全年雨量的30%左右,但3月份降水量只有50毫米左右,4月份增至100毫米以上。常年於4月下旬進入雨季,4-10月份水量佔全年總降水量的81%。10月份以後,海洋季風減弱,逐漸為南下的大陸季風取代,降水量顯著減少。

【主要資源】

礦藏資源——

荔波縣境內主要礦產有:煤炭、鐵、鉛鋅、碳酸鈣、方解石、石灰石、白雲岩等,分46個礦點。其中以煤炭分佈最廣,儲量最多。另外還有冰洲石、硅、銅、水晶以及貴重金屬異常反映現象。

水資源——

荔波河流落差大,水能理論蘊藏量34.9萬千瓦,可開發量24.43萬千瓦,截止2010年已開發4670千瓦,佔可開發量1.34%。

生物資源——

荔波常用的材林樹種有42科126種。其中經濟林樹種有11科17種;灌木林樹種13科23種;竹類1科14種;水果樹種有5科114種;另外引進樹種8科11種。

【經濟發展】

2015年,荔波縣生產總值達45.3億元,是2010年的2.56倍;其中三次產業增加值分別完成8.76億元、12.92億元、23.62億元,比2014年增長6.7%、12.6%、15.5%;財政總收入完成5.55億元,比2014年增長6.01%,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3.1億元,比2014年增長14.4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88億元,比2014年增長11.6%;金融機構存貸款餘額53.26億元、35.99億元,比2014年增長23.41%、15.1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13.01億元,是2010年的3.37倍;固定資產投資達68.37億元,是2010年的4.05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9.88億元,是2010年的2.07倍;財政總收入達5.55億元,是2010年的1.99倍;金融機構存貸款餘額分別達53.26億元、35.99億元,是2010年的2.77、3.91倍。

【遺址遺存】

穿洞抗戰遺址——

是荔波軍民抗擊日寇、阻擊日軍進犯荔波,威脅都勻、貴陽的主戰場。1944年12月2日-3日,在永康鄉的穿洞附近,我軍民斃敵100多人。穿洞在抗戰期間是進入縣城的必經之地,現在還可以在洞內看到當年留下的軍事堡壘,從洞中穿越,可直達山後,山下是一派美麗的田園風光。

【名勝概覽】

小七孔風景區——

奇山秀水,紅色土地 英雄故里,風景獨好 ——貴州荔波

小七孔風景區

位於荔波縣城南部30餘公里的群峰之中,景區融山、水、林、洞、湖泊和瀑布為一體,秀美幽靜,加上濃郁的土家和瑤族風情,使得小七孔景區名聲大震。

1988年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因其特有的古樸,幽靜等特點令中外遊客讚不絕口。

茂蘭的喀斯特景觀——

作為我國乃至世界唯一的風景資源,千姿百態的山光水景、地下溶洞與碧綠的森林景色糅合在一起,呈現出一幅完美的自然景色,有著“山水貴族”之美譽。

這裡生長喬木樹種達500多種,有被稱為活化石的銀杏、鵝掌楸等多種珍稀樹種,並保存有林麝、獼猴、香獐、華南虎等許多古老的野生動物。

除了山野美景,堯古村寨和布依族村寨、拉橋水寨散落期間,能體驗到純正的少數民族風俗和表演,冬日的茂蘭,則被七彩梅花染紅半邊天。

大七孔景區——

是以原始森林、峽谷、伏流、地下湖為主體的景區,沿著恐怖峽打狗河直下,可見吊橋,右邊的棧道一面靠山,一邊臨水,蜿蜒曲折,凹凸不平,十分兇險。

大七孔最為震撼的還是那高穹聳立的天生橋,走過棧道的三分之二處,有一橫跨河兩岸的天然巨巖,是喀斯特地貌奇觀之一,俗稱天生橋,被專家們譽為“大自然神力所塑的東方凱旋門”,仰觀橋孔下,只見巨型鍾乳懸掛,橋腳、橋側的裂隙石縫長出綠石草叢灌木,藤蘿花卉纏裹橋身,五顏六色。

荔波古鎮——

奇山秀水,紅色土地 英雄故里,風景獨好 ——貴州荔波

荔波古鎮

荔波古鎮坐落在貴州省荔波縣玉屏鎮建設村南門壩上菜園,是一處仿古旅遊綜合體項目。是一個融中國古典建築、園林藝術、貴州荔波民族文化傳承保護和展演為一體的,集旅遊、運動、商務、休閒娛樂、商業及配套住宅於一身,涵蓋吃、住、行、遊、購、娛六大要素的民族文化旅遊綜合體項目。

水春河風景區——

全長6公里,是小七孔風景區的一部分,是樟江風光最為秀麗的一段,以布依族古寨水春寨而得名。水春河由險峰、峭壁、洞穴、沙灘、急流、緩灘、密林組成了二十九道獨具一格的峽谷景觀。兩岸峭峰挺秀,纖巧玲瓏。岸間古樹密佈,雜花紛呈。

水春河已成為貴州著名漂流景點之一,黔南州的首府都勻市,原名“都雲”,苗語意為“彩雲之城”,劍江清流穿城而過,文峰古塔和新建的文峰園及廊橋、百子橋、東山魁星閣、西山九龍寺以及堯林洞天等景點讓您領略到這個玲瓏秀美的小城風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