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的相逢,造就千年的傳承

豆腐是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一道食品,相傳是由西漢淮南王劉安所發明。

劉安16歲被封了淮南王之後,整日無所是事,感覺人生達到巔峰,認為人間的一切都是浮雲,風吹即散。於是花巨資招來八方奇異人士(最出名的幾人號“八公仙人”)研究長生大業。這些人在山中用清泉水磨製豆汁,想以黃豆汁來培育丹苗(說實話每次查歷史的時候,我都會感嘆:大家祖先都是猴子變的,為什麼唯獨我們的老祖宗這麼優秀?基因不夠優秀的話,誰能想的出來這種主意?)不料仙丹沒成,反而讓豆汁與石膏意外相遇起了化學反應,形成鮮嫩綿滑的東西,有人壯膽嚐了一些(此人絕對是第一個拼死吃豆腐的人)覺得十分可口,大呼:“離奇!離奇!”於是就成了豆腐最初的名字“”黎奇”的由來。

陸游曾在詩中寫道:“拭盤堆連展,洗釜煮黎奇”。明代蘇平也曾以:“傳得淮南術最佳,皮膚褪盡見精華。旋轉磨上流瓊液,煮月鐺中滾雪花。”來描述對豆腐的讚美之意。

後來祖先們依靠優秀的基因和勤勞的雙手,讓豆腐在中華大地上遍地開花,衍生出品種多樣的豆製品:有水放多了,做成豆漿的。也有水放少了,做成豆腐乾的。還有不小心做壞又捨不得扔變成了臭豆腐,和放忘記了長了毛的黴豆腐等等。但此千種皆是美味,凡此百樣均屬佳餚。從古到今,透露偉大祖先們的智慧,極大的豐富著中國人民的味蕾。

今天在這裡就給大家介紹一道“家常釀豆腐”,有興趣的夥伴們可以搬來小板凳坐等上菜了。

先準備食材:豆腐一塊,瘦肉沫,香菇粒,姜,蔥,蒜,蠔油,醬油,鹽,胡椒粉,紅椒絲(怕辣,可以用胡蘿蔔代替),雞精

步驟:①豆腐切5X5釐米四方塊,用勺子挖孔。喜歡大口吃肉的可以挖大一些。

②將肉末、香菇粒、薑末、蒜泥和挖出的豆腐餘料用鹽,胡椒粉,醬油拌勻做餡釀入挖好的豆腐孔中,稍微凸出於表面即可。

意外的相逢,造就千年的傳承

③鍋內放油,可略多,燒熱!把釀好的豆腐放進鍋裡,先煎肉餡的那一面,至金黃色後翻面。將另外一面同樣煎至金黃色後加湯汁(以漫過豆腐為準),加雞精好友蓋上蓋子悶煮五分鐘

意外的相逢,造就千年的傳承

④等豆腐和肉熟透後,撈起裝盤在剩下的湯汁中撒上蔥花,紅椒絲,並用少許生粉收個茨,最後淋在裝好盤的豆腐上

意外的相逢,造就千年的傳承

好了,到這裡就OK了。這道菜由閩菜“客家釀豆腐”演化而來。作為家常菜,稍微簡化了一些操作步驟,但只要注意幾點,並不影響它的口味,相反,熟練之後一定會做出自己喜歡的那一款。過程中有幾點要注意①肉餡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做一些調整,具體自己及家人的口味為準。②釀肉餡時不要高出豆腐太多,不然煎時豆腐懸空不落鍋,煎不黃。③儘量用平鏟比較方便,油量稍大。可以用高湯包做湯汁的調料。

中國是大豆的故鄉,自古就有“五穀養生,大豆上乘”的說道。豆腐是大豆製品,風味清淡,嫩滑可口,富含蛋白質,水分及其他礦物質和維生素。作為補益清熱的養生食品,經常食用,可補中益氣,清熱潤燥,更適於熱性體質,腸胃不清熱病後調養者食用。有益於吸收助消化的功效。

今天就到這裡,朋友們,下期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