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評|席捲歐洲的大戰場,近代歐洲格局的決定戰——三十年戰爭

文|和史

三十年戰爭背景

16世紀初,馬丁·路德等人發起了宗教改革,歐洲由原本天主教一統天下的格局轉變成新教天主教分庭抗禮的局面。

由於信仰等差異,雙方勢力不斷髮生衝突!伴隨矛盾導火索不斷激進,戰爭一觸即發!

深評|席捲歐洲的大戰場,近代歐洲格局的決定戰——三十年戰爭

本文要點在於17世紀上半葉三十年戰爭,故胡格諾戰爭不多文字贅述,以圖詳解

著名的就有法國16世紀下半葉持續近三十年的胡格諾戰爭;而德意志地區邦國眾多,各邦國宗教信仰混雜,更是衝突頻繁,造成整個德意志地區的日益分裂

1555年的《奧格斯堡和約》規定"教隨國定",德意志各邦可以自由選擇宗教信仰;但誰都知道,這只是權宜之計,並沒有解決天主教和新教之間的根本矛盾。

薄薄的和約變成一張白紙只是時間問題!

只是,當時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矛盾激發了下一場戰爭,最終演變成幾乎席捲整個歐洲,造成了歐洲尤其是中歐地區無盡苦難之殤。這就是17世紀上半葉的三十年戰爭,也正是筆者所闡明之學術歷史,盼君受益,與君共勉!

深評|席捲歐洲的大戰場,近代歐洲格局的決定戰——三十年戰爭

三十年戰爭示意圖

戰爭一觸即發:導火索(擲出窗外事件)

深評|席捲歐洲的大戰場,近代歐洲格局的決定戰——三十年戰爭

17世紀初,德意志各邦國已經形成了以普法爾茨為首的新教聯盟和以巴伐利亞為首的天主教聯盟。

值得一提的是:雙方劍拔弩張,不斷尋找借題發揮之契!

深評|席捲歐洲的大戰場,近代歐洲格局的決定戰——三十年戰爭

斐迪南二世

深評|席捲歐洲的大戰場,近代歐洲格局的決定戰——三十年戰爭

人物生平驚豔:以圖明示,便於後文理解

1617年,斐迪南二世成為波西米亞國王。作為一名狂熱的天主教徒,而波西米亞存在著大量的新教徒和強大的新教勢力,斐迪南二世對此採取了堅決鎮壓的政策,拆毀了大量新教教堂並禁止新教徒活動

但這反而激起了波西米亞民眾的進一步反抗

1618年,更是發生了著名的"擲出窗外事件"

暴民衝進王宮,將國王的欽差大臣從樓頂上扔下,並宣佈廢黜斐迪南的王位,公然掀起叛亂,三十年戰爭由此爆發!

深評|席捲歐洲的大戰場,近代歐洲格局的決定戰——三十年戰爭

"擲出窗外事件"——三十年戰爭的導火索

東山再起

斐迪南二世雖然在早期受挫,但是很快重整旗鼓;恰如勝不驕,敗不餒!

在"擲出窗外事件"後不久,他就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隨即著手組建天主教同盟軍。天主教方得到哈布斯堡王朝的直接支持,後者控制著西班牙和奧地利絕對王權。

任何對你好的人都有目的性,這是一定的!

西班牙貴為歐洲一大霸主,希望藉助戰爭打壓敵手,鞏固霸權;奧地利則希望藉助戰爭統一神聖羅馬帝國。哈布斯堡王朝獲得了羅馬教皇、波蘭——立陶宛等國的支持,很快成為了天主教聯盟的主力。新教聯盟的主力則是德意志新教各邦國與丹麥、瑞典等國;

法國雖然信奉天主教,但卻並不希望哈布斯堡家族通過戰爭強大,與英國、荷蘭等國暗地裡支持新教同盟

這樣,三十年戰爭表面上是宗教之間的戰爭,實際上早已演變為霸權之爭,是哈布斯堡王朝與歐洲其他強權的直接較量。

三十年戰爭進程:1618-1648

深評|席捲歐洲的大戰場,近代歐洲格局的決定戰——三十年戰爭

腓特烈五世

面對天主教同盟咄咄逼人的攻勢,新教諸侯於1619年推選普法爾茨侯腓特烈五世加冕為波西米亞國王。但這位國王只是個"繡花枕頭",自身缺乏軍事實力支持,能力也極為平庸,根本不能承擔起新教陣營領導大旗之責,與此同時新教方的武器、將領等也處於不利地位。很快,新教軍隊就在1620年白山戰役大敗波西米亞全境被禁止信仰新教達數百年之久,腓特烈五世黯然下臺,甚至因為在位時間之短被戲稱為"冬王",連自己普法爾茨的領地也於1623年被剝奪

雖然波西米亞失敗了,但引發全歐混戰的種子已經埋下。

1625年,丹麥軍隊在國王克里斯蒂安四世的率領下開始進軍德意志,在早期取得了一定勝利,一度挽回了新教陣營節節敗退的不利情勢

可是在此時,上帝彷彿又一次站在了天主教陣營一邊!

深評|席捲歐洲的大戰場,近代歐洲格局的決定戰——三十年戰爭

華倫斯坦:波西米亞傑出軍事家

優秀統帥華倫斯坦的加盟使得天主教陣營如虎添翼,很快打敗丹麥軍隊,哈布斯堡家族的勢力延伸至波羅的海海岸,北側的瑞典等國也感到坐立不安

深評|席捲歐洲的大戰場,近代歐洲格局的決定戰——三十年戰爭

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

瑞典國王古斯塔夫·阿道夫(又稱古斯塔夫二世)於1630年從北方進軍。

古斯塔夫二世有著很強的軍事天賦,他改組常備軍,增加了軍隊中的火槍手和火炮數量,同時調整了軍團的線列布局。藉助華倫斯坦因為與哈布斯堡王朝的矛盾而被放逐的時機,很快在布林頓菲爾德等戰役中取得大勝,原本天主教放的統帥蒂利伯爵也陣亡

深評|席捲歐洲的大戰場,近代歐洲格局的決定戰——三十年戰爭

呂岑會戰:雙方排兵佈陣示意圖(紅方:波軍|藍方:瑞軍)

無奈之下,哈布斯堡王室只得再度起用華倫斯坦,兩位軍事天才於1632年11月進行了決定性攤牌的呂岑會戰。

深評|席捲歐洲的大戰場,近代歐洲格局的決定戰——三十年戰爭

古斯塔夫二世之死

瑞典方雖然取得小勝,但古斯塔夫二世本人在亂軍之中不幸陣亡,據說華倫斯坦本人也因不能與這位敵手正面對決而感到悲傷。

但不論如何,喪失統帥的瑞典軍隊也徹底喪失了原有的銳氣,在華倫斯坦的反攻中遭到挫敗。

在十餘年的戰爭中,天主教陣營連戰連捷,哈布斯堡王朝一度站上巔峰,於1635年簽訂幾乎完全為自身利益服務的《布拉格和約》,距離大獲全勝只有一步之遙。

但上文已經提到,法國不希望哈布斯堡王朝不斷做大在新教勢力接連被打敗的情況下,一直處於隔岸觀火狀態的法蘭西終於坐不住了

深評|席捲歐洲的大戰場,近代歐洲格局的決定戰——三十年戰爭

黎塞留:法國專制制度奠基人,被西方譽為現代外交學之父

在"紅衣宰相"黎塞留的極力推動下,法國正式與瑞典聯合,向哈布斯堡王朝宣戰,三十年戰爭最終演變成一場席捲整個歐洲的大混戰

另一方面,斐迪南二世恐懼華倫斯坦憑藉赫赫戰功日益增長的權勢,於1635年將其暗殺。這無疑是自斷臂膀,給了新教陣營逆轉戰局的好時機。

法國的加入直接改變了雙方力量對比,原本可以互相援助的西班牙、奧地利兩國此時卻陷入被分割之境

屋漏偏逢連夜雨

一個又一個壞消息連續給予天主教陣營重創:天主教方的領袖斐迪南二世於1637年去世,西班牙又於1639年遭遇了加泰羅尼亞大起義,法國趁機介入,在名將孔代親王和杜倫尼的率領下,於1643年的羅克魯瓦戰役大敗西班牙軍隊。在德意志北部,重整旗鼓後的瑞典軍隊也展開反攻,連戰連捷。面對聯軍摧枯拉朽的攻勢,巴伐利亞等一些小國為謀求自身利益,提前與聯軍議和,天主教陣營瀕臨瓦解。最終,強大的哈布斯堡王朝再也撐不住了,於1648年簽訂了《威斯特伐利亞和約》。

深評|席捲歐洲的大戰場,近代歐洲格局的決定戰——三十年戰爭

戰爭後期法軍名將大孔代(孔代親王)

《威斯特伐利亞和約》主要規定:《奧格斯堡宗教和約》繼續有效;哈布斯堡王朝承認新教在神聖羅馬帝國境內的合法性,新教和天主教諸侯國地位平等,各國可自定宗教,但不得對帝國皇帝宣戰;西班牙承認荷蘭獨立,與荷蘭的八十年戰爭結束;奧地利的部分地區割讓給法國、瑞典等戰勝國。

獨評

對於哈布斯堡王朝來說,三十年戰爭是一次徹徹底底的失敗,奧地利失去了藉助戰爭統一神聖羅馬帝國的可能,淪落為二流國家西班牙也失去了強權地位相反,戰勝方法國瑞典等通過戰爭獲得了大量土地和其他利益迅速崛起,在17世紀下半葉建立了各自的霸權

同時,《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確立了"主權平等"等基本要素,為近代民族國家的建立提供基礎,也成為近代國際法的重要組成部分。三十年戰爭對近代歐洲軍隊訓練和戰術的變革

也起到了一定影響

然而,強權的興衰更替、歐洲勢力割據的變化並不能掩蓋這場戰爭的破壞性,戰場上軍事將領的建功立業建立在鮮血之上,也掩蓋了對人民造成的深重苦難。雙方軍隊(尤其是僱傭兵)在經過的城市、鄉村肆意搶掠,作為三十年戰爭主戰場的德意志,更是受創極深,失去了1/3的人口,按比例來算,比第一次世界大戰造成的歐洲人口損失還要多。

歷史已經過去,但戰爭的苦難彷彿還在昨天,在數百年後的今天,強權為爭奪霸主地位不惜犧牲一切的作風已經被摒棄,珍愛和平才能迎來發展的微風。

謹言: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天下大同,以和為貴

Peace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