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海棠紅了

時光帶走的只有歲月,而你一直在我心裡。願真正的愛,不會在歲月中走失。

北京的海棠紅了

我並沒有趕上北京的海棠花開,只聽朋友說起過,海棠花開時很美,心裡略微有些遺憾。但我還是耐不住好奇,專門上網查尋海棠花開的模樣,果然驚豔。

我是一個愛花的人。

記得讀小學那會兒,每逢開春,我便開始著手開種很早就準備好的各種花籽。下午放學時間一到,我總是第一個衝出教室狂奔回家。

丟下書包,把很多天前從同學那裡得來的花籽分類,輕輕地用紙包好放在一旁。在距離院子邊沿30公分處,用腳劃拉著畫好一條線,等間距用鏟子挖出近似正方形的小坑,再挨坑澆滿水。等水全部滲入土壤後,把分類好的花籽按種類撒在不同的花坑,再撒上一些溼土,將種子完全蓋住。還差最後一步“覆塑料薄膜”了!因為找不到小一點的薄膜,我每次都是將塑料袋裁剪成比花坑面積大一些的方塊,撫平蓋在花坑上,用溼土把邊沿緊緊壓實。這樣一來,既保溫,又保溼,種子發芽長成小苗的時間就縮短了許多。當然,這些經驗都是從母親那裡學來的。

等花種好,自己已經是灰頭土臉,滿身是泥。這時,母親總是哭笑不得,佯裝生氣的責怪我幾句,而我只是望著那一個個花坑開心地傻笑,想象著它們長出來的模樣。

自從種上花籽的那天起,每天一放學我都會跪在花坑邊上,用手輕輕彈掉塑料膜裡面的水珠,向裡面使勁望著,尋找發芽的種子。母親每次看到我揹著書包半趴在花坑邊上的樣子,總是忍不住說道:“才種下去,哪裡會這麼快發芽的,快進來把書包放下,準備吃飯。”

種下的第二週,波斯菊的芽最先長出來了;再後來,向日葵花、海娜花還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花都依次發芽長大,葉子也頂到薄膜上面了,於是我把花坑的“蓋子”揭開,還它們廣闊的天地。

終於等到花開了。

院子邊上一片繁盛的樣子:紅的、黃的、紫的......一大片,引來不少蜜蜂的光顧。

於是欣賞蜜蜂採蜜成了我放學後的一大樂趣。然而可惜的是,那時候家裡沒有可以拍照的手機或是相機,這些都只能留作記憶深處的圖景罷了。

北京的海棠紅了

這次來北京也算是一種緣分。

怎麼說呢?

接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那刻起,我以為此生便要給英語當牛做馬了,一個自己並不怎麼喜歡的專業。想象著很早就要起床就在校園裡各種讀英語、背英文,就連看電視都要看美劇......不過,想象總歸想象,我沒有學霸的基因,自然成不了學霸,既沒有早起,也沒有背英文。

轉專業的念頭其實從大一就有了。機緣巧合,大三開始,我華麗變身為新聞院的一份子,除了開心,剩下的就是安排的滿滿當當的課程和作業。雖然很忙,可我樂在其中。我不喜歡“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枯燥死板的學習過程,但新聞院給予我更多的是思考,以及在實踐中學習的方式。

大三第二學期結束,意味實習臨近。經過了一番糾結和遊說,我選擇了去北京實習,因為平臺更大,得到鍛鍊的機會更多,自我新聞素養提高的更快。

剛到北京,正值七月下旬,除了悶熱還是悶熱。我倒是聽說過北京的夏天和初秋比較熱,沒想到會這麼熱!一出門,毛孔像是被瞬間放大了幾十倍,汗珠會立刻噴湧而出,一會兒功夫衣服就溼了。我用了三週的時間,終於適應了這種熱的不敢出門的天氣。

我住的小區下面有不少的海棠樹,那會兒已經結滿了青青的果實。清晨的陽光灑下來,透過海棠果,似乎帶著透明的綠,消散了空氣的燥熱。

於是每個清晨,我都能有幸帶著海棠果的清涼去上班。

北京的海棠紅了

興許是天氣的緣故,剛來的一個多月總是各種生病。無論是生活還是實習工作,都過的辛苦而忙碌。

人,總是要經歷一些事情才能真正成長。一個多月時間,那些海棠果已經由拇指般大小長到原來的兩倍大,而我似乎也‘長大了’許多。

第一次離開父母,走出象牙塔,進入社會。對我來說,一切都是全新的。在帝都這個大城市,自己就像一隻渺小的螞蟻,早出晚歸,爬來爬去。然而,風吹雨打總是不可避免的,但還是得振作和堅強,拖著弱小的身骨一步步向前爬行。

我不期望正在帝都實習的同學朋友能夠幫我什麼,因為他們每天和我經歷同樣的事情;我也不可以每天給父母打電話訴苦、求安慰,這樣只會讓它們更擔心。

所以,我學會了自己消化。在這個快節奏、高消費的大都市,只有讓自己變得堅強和獨立,才能面對即將到來的各種壓力。一個多月,我已經能夠獨自面對很多困難。

有一天下班的早,走進小區,遠遠地,有一片一片紅色在夕陽下閃耀著。待我走近細看,發現竟是海棠果。

帝都的海棠紅了!

心中大喜,但很快,心中酸楚,眼眶含淚。我竟像一個長久飄流在大海上找不到海岸,快要絕望的人,突然看到了一座島嶼,驚喜落淚。

我不免想起了海棠花的花語:溫和、美麗、快樂、思鄉、離愁別緒。而此刻,我是多麼想念千里之外的父母、想念我可愛的學校。

我不知道在北京生活久了是一種怎樣的感受,對一個城市不能太快做評價,下結論。有時候,你覺得某個城市不好,卻因為那裡住著一位心心念的人,到最後自己也會愛上了那座城市。目前來說,對於帝都的感情,我是無法言喻的,說不上喜歡,但也談不上討厭。

對於一個嚮往自由安靜的人來說,只有適不適合,而無關乎城市本身。

北京的海棠紅了

九月的帝都,越來越安靜的時光。

讀書,寫字。

那些平仄的句子,越描越淡,仿似漂浮在淨藍碧空的雲朵,雲捲雲舒中有看似平靜的悠然。每每仰望之時,心間卻猶如潺潺的溪流,又化作輕風,遊弋於雲水之間。

僅是紅了的海棠,都已讓我浮想聯翩。那些悄悄流逝的歲月,留在了記憶的梗上,又被安靜地埋藏。時光不老,歲月的年輪次第而生;光陰無挽,紙上墨痕留存不逝......

那些潛藏於心底的思緒,仿若一脈暖香,溫暖著每一個在帝都的朝升夕落。

好久不曾寫詩了,那滿樹的紅海棠令我重拾讀書時的情懷,彷彿我就在安靜美麗的校園,就在伏案寫詩,那些詩深重而又清晰,簡潔而綿長。

當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中停下腳步,回過頭望著走過的路,才發現曾經的,甚至是上一秒的自己幼稚而又單純,勇敢卻又畏怯,浮躁不沉穩,喜歡抱怨自認為不公的現實,輕易將情緒洩露在社交平臺。這些成長道路上必經的岔路口曾使你彷徨過,鬱悶過,傷心過,無助過。而那些身後留下的一串串青澀的、不成熟腳印,隨著時間的流逝,年華的增長逐漸朦朧遠去。

也許現在的你正在回憶著過去的你。那些曾經歷歷在目的場景令現在的你啞然失笑,或嘆息或遺恨,亦或懷念。而這一切都在無聲地訴說著你的成長,以及你正在走向成熟路上。

願明年海棠依舊紅。

雲煙,畢業於某985高校,內心向往自由生活,卻被困在現實牢籠的偽文藝女青年。堅信人生的春天易逝,就努力把春意留在心底,不被光陰帶走,當陽光照進來的時候,就能喚醒那份屬於自己的”青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