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老師會感嘆:現在的學生一屆不如一屆?

幾個老師聚在一起,往往會發出共同的感嘆:“現在的學生一屆不如一屆了。”

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是現在的孩子們不聰明嗎?

一位從事了二十多年教育工作的中年語文教師,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我身邊有很多人都是從事教育工作的,我本人也幹了二十多年,的確會感覺接觸到的學生一屆不如一屆。個人認為,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並不是學生的智力下降了,具體原因有很多。”

為什麼有些老師會感嘆:現在的學生一屆不如一屆?

1,孩子們的紀律觀念和規則意識變弱了。

課堂上,現在的學生普遍沒有以前的學生安靜,小動作也更多。參加集體活動時,有些學生總想按照自己的想法行動,甚至無視規則。現在很多孩子的父母都是80後、90後,在家裡時他們也比較自由,一些父母更關心孩子的智力發展卻並不太在意規則意識的養成。在幼兒園階段,基本上也是以做遊戲和玩耍為主,孩子很少接觸強制性的紀律教育。在小學一年級任教的老師們可能會有更加深刻地體會,那些剛剛從幼兒園過渡到一年級的孩子們往往很難管理。由於孩子們不太遵守紀律,最終導致的就是課堂秩序混亂,從而影響了學習。

為什麼有些老師會感嘆:現在的學生一屆不如一屆?

2,老師們想管不敢管,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現在的教育工作之所以有難度,關鍵是老師們不敢使用“懲戒權”,有的學校甚至明確告訴老師們,寧肯不要學生出成績,也不想看到老師管學生管出問題。用書本抽打曠課學生的五蓮二中楊守梅老師被罰事件,並不是個例,現實中因為老師批評教育學生鬧出問題的事情並不鮮見,如果你身邊有從事教育工作的朋友,大可以去問問他,因為幾乎每所學校都遇到過類似的事情。於是乎,老師不知道該怎樣掌握懲戒尺度,最終只能被迫選擇做一個“佛系教師”。這樣一來,孩子們的紀律問題便很難依靠學校或者老師單方面改善了。

為什麼有些老師會感嘆:現在的學生一屆不如一屆?

3,一些家長的護短和對老師的不信任,導致本該攜手合作的雙方站在了對立面。

誠然,教師隊伍中也有不合格的害群之馬,不過,大部分教師還是盡心盡職的。而一些家長對老師不信任,對孩子一味護短,最終才導致了老師不敢管學生。我有一位朋友開了一所幼兒園,前幾天有位家長氣勢洶洶地找到學校說老師打了孩子的臉,可是孩子臉上並沒有任何傷痕或者紅腫,於是朋友趕緊找來那位老師,又當著家長的面調查了監控。結果,監控內容證明了老師的清白,是孩子在說謊。原來孩子戴著一塊玩具表,跑動過程中自己不小心掉地上踩壞了,於是大哭起來,老師看到後還專門上前安慰了孩子。孩子回家後,家長看到孩子臉上有淚痕便追問其原因,結果孩子怕家長責怪便說是老師打了他,所以才哭了。雖然誤會最終解釋清楚了,但那位老師卻覺得很冤枉,孩子說的話,家長總得先冷靜思考一下再做決定吧,這樣不信任老師,又讓老師怎樣開展工作呢?不得不說,正是此類家長的增多,才讓現在的老師感覺到手腳被束縛,感嘆道:學生一屆不如一屆了!

為什麼有些老師會感嘆:現在的學生一屆不如一屆?

此外,現在的孩子們過多地接觸了虛擬的網絡信息,在接觸龐雜信息的同時卻放棄了獨立思考,有不少孩子都不擅長髮散思維寫作文,再加上他們在生活中太過順利缺少挫折和擔當等等諸多原因,最終導致各種問題出現,而反映到老師的教學上,則是感覺學生一屆不如一屆了。

總而言之,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並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說清楚的。想要改變這一現狀,需要家長、學生和老師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行,就目前來看,可以說是任重而道遠。

PS:您認可這位老師的說法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