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豬價下行或成定局?直面殘酷的現實

自春節後(2月15日左右)豬價達到38.5元之後便一直不斷下滑之中,截止4月15日,根據數據顯示,全國外三元生豬出欄均價為33.73元/公斤,兩個月的時間下調幅度5元/公斤。首先是春節壓欄壓欄到3月、4月的豬場計劃落空,其次是等待清明節前小高峰出欄的願望再次破滅。五一假期即將來臨,我們又寄希望於五一節日的提振來拉動豬價。

願望是美好的,但現實是殘酷的。

從2020年以來的生豬供應與需求的情況我們可以看出,供應在逐步增長,而需求則大幅縮水。相比2019年下半年豬價高位的縮水,2020年抗擊新型肺炎對餐飲、旅遊、企業復工的影響,以及這一輪全國乃至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影響,2020年當下的消費需求(不僅僅是豬肉),已經下降至相當低迷的狀態。

再看大豬出欄,去除春節期間壓欄的影響,2019年10月之後北方省份仔豬出生環比增長,而2020年3月之後北方大豬供應也隨之增長。

儘管大豬供應還未恢復到2017下半年(我們認為是供需平衡的階段),甚至還未恢復到2017年60%的水平,但在當下如此低迷的需求背景下,少量大豬供應的增加都能為市場帶來壓力。

而這,也就是為何今年一邊非瘟疫情在加重,生豬存欄如此之少,豬價還在一路下跌的根本原因。

目前已經是4月中旬,2020年上半年很快就要過去,面對下半年我們要怎樣看待?

一句話,做好繼續向下的準備。

2020年豬價下行或成定局?直面殘酷的現實

圖1 2019-2020年4月15日全國生豬出欄均價走勢對比 單位:元/公斤

可以看出2月中旬,正月十五之後豬價開始一路下行,而這個時候也是我國新型肺炎最為嚴重的時期。儘管目前各大城市大部分都已復工,但是餐飲、旅遊行業仍舊處於“封閉”狀態之中,包括豬肉在肉類消費遭到抑制。而根據國家相關部門的表示來看,新型肺炎的防控將處於長期的狀態,儘管後期餐飲、旅遊業逐步恢復,但預計也難以達到往年同期的程度。

2020年豬價下行或成定局?直面殘酷的現實

圖2 2017年-2020年4月批發市場白條豬周均批發量與白條均價對比

可以看出橙黃色橢圓中,2020年以來呈現的是價格與批發量量雙降的局面。但是理論上,豬肉價格作為一種常態化的商品,其需求受價格高低影響,價格下調,需求應當時增長的。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其根本原因便是上文提到的,疫情+經濟增長放緩(居民收入下降)導致消費能力下滑;再加上豬肉價格本就居於相對高位,這使得豬肉價格目前的降幅難以拉動消費的增長。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需要豬肉消費增長,那麼豬肉價格還將繼續下調。而下調的幅度來說,下半年預計還有5元-8元的空間。

上面我們一直說豬多了,那麼究竟是什麼情況?


2020年豬價下行或成定局?直面殘酷的現實

圖3 2020年1月-4月14日不同階段生豬存欄指數 備註:大豬、中豬、仔豬參考右側刻度值

可以看出,不論是仔豬、保育、中豬、大豬,按照周度來說,2020年其存欄指數一直是不斷增長的局面。而其中只有配種母豬,也即妊娠母豬在近期增長有所放緩。

其主要原因便是受到非瘟疫情的影響。


2020年豬價下行或成定局?直面殘酷的現實

圖4 2020年以來非瘟、後備母豬補欄指數對比

可以看出每次非瘟疫情攀升的時候後備補欄的速度都會放緩,而3月之後全國多個省份疫情增加,這使得後備補欄、母豬配種進程再度放緩。

基於此,我們總結得出,2020年春節後豬價一路下滑,主要原因是消費低迷,疊加大豬供應增加。而隨著3月之後全國非瘟疫情的增長,後備補欄、母豬配種有所放緩。但是目前我們還未看到疫情對全國存欄出現大範圍,或者大幅削弱的影響。目前母豬配種、後備補欄速度有所放緩,但是能否影響到2020年第四度的供應還需要繼續觀察。

但是整體上我們可以預計,2020年5月-10月期間全國豬價下行為大趨勢。而這個幅度,上文也提到,或存在5-8元的降幅。但這其中,同樣會存在階段性上漲的機會,而這個時候也往往是我們順勢出欄,擴大收益的最佳時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