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留學生圖鑑:“聽說你又跟老師吵架了?”

又到一年申請季的末尾,很多小夥伴已經收到了心儀學校的錄取,也開始對心心念唸的學校生活產生嚮往:究竟在國外上學,是種怎樣的體驗呢?


是能在校園中見到查爾斯王子本尊?


海外留學生圖鑑:“聽說你又跟老師吵架了?”


還是所在的學院成為英國企業招聘前三的關注對象?


再或者可以買到賽艇隊的全裸慈善日曆?


如果在英國的華威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留學,以上幾項你都有機會經歷!


作為一個在世界排名中迅速崛起的新星,創立於1965年的英國華威大學是羅素聯盟成員,其商科、傳媒等專業也受到很多同學的關注,在華威讀書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跟國內有什麼不同?


我們採訪到了幾位往屆的學長學姐,看他們都說了什麼——


“老師們業務能力超強”

@Echo WBS金融學


2019年初學院的畢業晚會上,來自華威商學院金融學專業的一群年輕人,在酒店後院的草坪上合影後,共同舉杯慶祝這一學年的結束。


晚餐後,大家蹦迪的蹦迪,唱歌的唱歌,很多人三三兩兩地站著談話。聽著現場樂隊的伴奏,Echo感慨時光飛逝。


海外留學生圖鑑:“聽說你又跟老師吵架了?”

圖片來自ins@warwickbschool


就在一年半前,Echo剛剛乘坐飛機,帶著WBS金融學的offer,降落在大不列顛的土地上。她選擇金融學的原因很簡單,一來本科專業就是金融學,未來也想繼續在這個方向發展,二來華威的金融在英國排名不錯。


作為華威大學的優勢學院,年輕的WBS(成立於1976年)是英國頂尖的商學院之一,無論在英國還是在全球;而其優勢學科金融學碩士,在2020年QS的金融碩士排名中,也位列全球第21。


這裡的很多老師都是名校畢業,在金融實踐方面和教學上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海外留學生圖鑑:“聽說你又跟老師吵架了?”

華威的WBS學院外景


雖然華威處在考文垂的郊區,地理位置很不“金融”,甚至稱不上繁華。但好在專業的老師們,在業界也有一定的人脈,除了親自教學外,還可以請到一些大佬來開講座。有次Echo就聽到了來自黑石(美國著名私人股權投資和投資管理公司)的投資經理上過的一堂課。


她個人更偏愛的是衍生品和資產定價這種偏向模型計算的課程,“老師水平都十分在線,業務能力超強”。


金融學在整個專業設置上,結合量化與理論,包含了實證研究、投資管理、衍生品、公司金融等。此外,每門課都有對應的作業,包括論文、編程、小組作業等,擁有數理基礎是一種優勢。


不過學習也並不是生活的全部。


海外留學生圖鑑:“聽說你又跟老師吵架了?”

考文垂市區一角


Echo住在考文垂市中心的公寓(距離學校有一段車程),生活交通還算便利,可以乘坐公交前往學校上課。市區內超市、餐廳、影院等基礎設施都很齊全,ktv、bar、club等等也是常見的休閒場所。


跟很多華威的學生一樣,平時她也喜歡去(火車)車程僅二十分鐘的伯明翰,這是一個在人口和麵積上僅次於倫敦的城市——那裡的生活繁華得多,僅市區人口就達到了112萬。


除了各類的商場、餐館,伯明翰機場也是假期往返歐洲旅遊的便利場所,來回飛機熙熙攘攘,辦好申根簽證就能說走就走。


海外留學生圖鑑:“聽說你又跟老師吵架了?”

華威校園特有的“標誌”:加拿大鵝


回首這一年,她依舊覺得華威是她的不二選擇。


“這一年結識的朋友和看過的風景,所體驗到的生活經歷都是獨一無二的,華威也給了我一個很好的交流學習的平臺。”Echo說。


“跟老師從課上吵到課下”

@白白白小艾,大數據與數字未來


作為一個新興的專業,小艾所在的大數據與數字未來中國人比例不高。小班制教學,專業總共二十多個人,只有四個人來自中國。


統計學基礎和高級統計應用是主要的課程,中間也穿插了一些跟同部門其他專業(計算機、數字媒體等)一起上課的機會。


不過令他印象最深刻的不是課程內容,而是在他看來有點“過分open”的上課氛圍。


海外留學生圖鑑:“聽說你又跟老師吵架了?”


國內有疑問下課找老師的辦法在這裡似乎行不通,很多人就在課堂上即興提問,老師也會非常耐心地幫忙解答。


在一節workshop上,有位英國的同學和助教在一個統計學問題上產生分歧,兩個人就此展開了長篇幅的討論,從課中一直“吵”到下課。


而其他人也非常安靜地聽著,並沒有打斷的意思。


自此,跟老師“吵架”這回事就根深蒂固地存在了他心裡。時間長了他也見怪不怪,有時候也會發表一下自己的意見,跟老師討論一番。


“很多外國人在討論學術問題這件事上,比較認真、耐心,也很理性。乍一聽是在‘吵架’、太較真,其實久了發現這種爭論反而也有利於解決問題,總比老師草草把你打發走了好。”


小艾最喜歡的老師,也是一位有問必答的老師。雖然身為教授,卻一點都沒有架子。


針對一些學生課上提出的、又無法馬上解答的問題,他一定會在第二堂課上抽出時間一一解答。


相對中國學生牢固的數學知識,班裡的外國友人的功底確實差一些,教授們也在講授過程中淡化了統計學的理論和推導過程,利用示例幫助學生理解背後的理論。


海外留學生圖鑑:“聽說你又跟老師吵架了?”

小艾最喜歡的地方:華威圖書館


“不過在這個階段,只靠專業課上所學很難有所提升,”小艾說,“最重要的還是主動學習的能力。”


“遷移到生活中,就是更強的自我規劃能力,從自主學習到如何找到心儀的工作,其中的邏輯都是一脈相承的。”


“剛來華威的時候,我並不知道自己以後要做什麼,該指定怎樣的規劃,但一步一步來,發現從學習到規劃的能力都有了進步。”


得益於瘋狂努力和自主學習的他,依舊建議日後的學弟學妹好好學習:“遊玩的時間將來還會有的,但是能讓自己安心學習的機會,並沒有很多了。”


“在龐雜的混亂中探索秩序”

@Vesper,數字媒體與文化專業


你可能聽說過華威大學文化政策研究中心也很牛,不過與此同時,年輕的華威也正催生出一些更年輕的傳媒專業,比如在跨學科方法研究中心下的數字媒體和文化。


這恰好是Vesper就讀的專業。


海外留學生圖鑑:“聽說你又跟老師吵架了?”

跨學科方法研究中心走廊


對她來說,這不是一個傳統的傳媒理論型專業,她接觸到的更多的是數字化研究方法(digital methodlogies)、數字化研究對象(digital objects),以及更多在國內前所未聞的新奇理論。


比如一門叫做城市數據(Urban Data)的課。就把城市運轉和無處不在的數字化相結合。


“數據並不只是冷冰冰的東西,當你用人文的視角去看,就可以在龐雜的混亂裡探索出一些奇妙的規則和秩序”。


在課上,老師還要求不同專業的同學組成小組,從研究數據到結合理論,每個人都要發揮自己的所長。


海外留學生圖鑑:“聽說你又跟老師吵架了?”

平時上課的課堂


跟大部分的專業一樣,數字媒體與文化專業上課以lecture和seminar為主,前者類似國內大學的大課,老師講學生聽,後者是討論課,學生講老師聽。


但每門課的老師都有讓人出其不意的教學方法。安排在夏季學期的Playful Media就是頗受學生歡迎的一門課。


為了感受遊戲化的體驗,所有人都要帶上各種娛樂設備和遊戲到教室,可以隨意串組去體驗自己沒玩過的遊戲。


海外留學生圖鑑:“聽說你又跟老師吵架了?”

可以隨意串組互動的“凌亂”課堂


有一次老師把學生分組去戶外解鎖不同任務,回來後坐在一起分享發現和心得,暢所欲言。


對本身就是文科生的Vesper來說,專業的總體強度並不大,不過課前的充分準備還是必要的,每週100頁的文獻是家常便飯。


趕論文或者小組作業的時候,熬夜通宵也是常事。專業錄取要求的雅思7分只是門檻,夠不夠用只能看個人。


“對中國學生來說,要適應英文論文寫作,養成良好的論文格式習慣確實很難,”Vesper說。


“不過學校每週都會有學術論文寫作、論文修改、文獻閱讀等課程,面向全校同學免費開放。”


海外留學生圖鑑:“聽說你又跟老師吵架了?”

華威校園景色


短暫的學習生活給她最大的體會,就是更開闊和包容的視角。“這一年的生活,讓我覺得讀書學習、不斷汲取知識是一件美好的事。”


“如果再選一次,我還是會選擇華威,它真的是很適合做學術的地方。安靜優美與世無爭,地形開闊,不像一些城市的大學被各種校外建築切割得很凌亂。”


“當然如果想出去感受花花綠綠的世界,這裡離那些大城市也還是很近的。”


“我在華威‘專屬’專業讀書”

@喜羊羊,戲劇與英語教育專業


“這是一個特殊的專業,大概只有華威大學有。”


作為一個不那麼純粹的“TESOL”專業,這個專業更多地將目光放在英語教學中的戲劇教育。用大白話說,就是看戲劇是怎麼激勵學生使用語言的。


對於已經有了一些工作經驗,並準備在未來依舊從事教育行業的“喜羊羊”同學來說,是再合適不過的選擇。


海外留學生圖鑑:“聽說你又跟老師吵架了?”

圖片來自Inspiring Curiosity Conference活動


跟其他文科專業不同,戲劇與英語教育專業的課程不多,但是強度非常大。在日常要學習的“文學、戲劇和英語教育”、“第二外語習得”、“故事和戲劇劇場教育”等專業課程中,穿插了大量的理論+實踐部分,以及每週一次的workshop,以及即興創作。


常常出現的場景是:前半堂課大家還搬著椅子坐在劇場式的課堂上聽講,後半堂課就把椅子挪開,進行創作,並且每一個人都要參與其中。


“最重要的是心態要放得開,不會因為自己闡述的不夠好,或者好像比別人沒創意而不敢去做或嘗試。”


戲劇是一門綜合的藝術種類,包含了視覺藝術、表演藝術、音效、燈光、舞美等,也需要通過各種形式的生活體驗增加靈感。


海外留學生圖鑑:“聽說你又跟老師吵架了?”

圖書館一角


圖書館、宿舍附近的休閒區、操場,甚至草坪上的加拿大鵝都能成為她寫作的靈感。


不同文化之間的碰撞,也讓她看到了中西方在教育方面的差異。


“留學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意義,就是感受了不一樣的文化和教育方式,看到不同國家的人,迥異的生活軌跡。讓我開始對自己的專業和世界重新產生了好奇。”


海外留學生圖鑑:“聽說你又跟老師吵架了?”


看完以上學長學姐的體驗,你是否對留學有了更多的理解呢?


很多留學生都覺得,留學的生活是一生中最難忘的和珍貴的經歷。因為它給人帶來了新鮮感的同時,也帶來了強烈的衝擊,所以留下的痕跡也就足夠深厚。


比如第一次在課堂上看到學生跟老師“吵架”,第一次可以在教室裡串組玩遊戲,第一次不用顧忌自己會不會因為沒創意被嘲笑,第一次坐在業界大佬的講臺前讀書學習……


而這一切都要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完成,當你發現只有自己可以依賴,成長便來得那麼快,來得那麼突然。


雖然一路走來有點艱難,可你會漸漸明白,無論擁有怎樣的背景,無論你正在學習什麼專業,在這個陌生的城市和學校中,你都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