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語文的基本功的

朗讀是學生學習語文最常見、最重要的訓練形式,是閱讀教學中的主要手段之一。朗讀能力的提高,有助於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也便於加深學生對課文的記憶。現在偏遠山區小學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大部分老師給學生的朗讀時間遠遠達不到要求不夠,有的甚至朗讀的目的不明確;有的不是老師的指導不到位就是隻走形式不重朗讀效果。時間久了,學生拿起數來不會讀,讀的過程中不會斷句、吐字不清晰等現象。根據我的經驗和小學低年級文本及學生智力思維的特點,語文課堂朗讀教學中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糾正不良朗讀習慣。曾經任教的三一班學生,在開學初的課堂上,只要一提起讀課文,學生的姿勢可真是千姿百態,有趴在課桌上的,有用手指指著課本的,還有一隻胳膊在桌子上,一隻胳膊在桌箱裡的……很少有立馬坐起來認真讀課文的,這就使我不得不下大力氣訓練學生的朗讀習慣。在每堂課上,我盡力要求學生在朗讀時做到吐字清晰、發音準確,讀準字音、不破句,力求使學生把句子讀完整、讀好,讀出感覺與情趣。

朗讀,語文的基本功的

二是給學生足夠的朗讀時間。在每一堂課上,我始終是給足學生時間,讓學生能充分利用課堂上有限的時間讀通讀懂文本,讀到位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自然就深刻了。根據文本,每堂課我最少都要給學生15-------20分鐘的時間讀課文。讀到位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就不需要老師講那麼多了。

三是注重朗讀指導。課堂上我並不是放開讓學生讀課文,而是重在朗讀技巧的指導,教給學生在朗讀中的停頓、輕重音、語調、語語氣的方法。如在教三年級《葡萄溝》一課時,我是在引導學生抓準文本的中心句的情況下,再指導學生讀準句子,通過老師的範讀與指導,特別要讓學生讀出感情,“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教學過程中,我始終引導學生找出能體現“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的句子來讀,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他們不僅能真正感受到作者對祖國秀美山河的熱愛,還能激起他們對祖國語言文化的喜愛與追求。

朗讀,語文的基本功的

四是朗讀形式多樣化。教師的泛讀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朗讀好壞。所以,我在課堂上始終對學生的朗讀做到激情指導,採用範讀、引讀等多種形式幫助學生通過讀來理解文本的內容。情趣濃的課文,可採用分角色朗讀,對課文中渲染氣氛的段落可齊讀,對有特殊情感要求的段句指導更是必不可少。

總之,課堂上的朗讀訓練,要根據教材的內容選擇不同的朗讀形式,發揮學生各自的特長。教師一定要做到激情指導,才能使學生的朗讀中讀出情感,就能使朗讀課堂教學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