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故事」項城付集,張堰奶奶廟的史蹟傳說

張堰行政村位於付集鎮北2公里,汾河南岸,鄭付公路穿村而過,下轄朱莊、張堰、常莊三個自然村,總面積1.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260畝,總人口1450人,有張、於、朱、馬、常、李、劉、王、賈、楊、凡、候、邢、齊、姜、崔、付、徐、鄭共19姓,其中,張、於、朱、馬、常是本村人口較多的姓。2015年人均純收入8030元。

「一村一故事」項城付集,張堰奶奶廟的史蹟傳說



張堰奶奶廟地處付集鎮張堰村的汾河之濱,前後三隔院,建於三國時期。相傳三國時期,這裡瘟疫盛行,當時的名醫華佗,專程趕來,救活了許許多多的患者,極受老百姓的崇拜。

後來,在曹操帳前任壽享候的關羽路過此地,就出資建了華佗廟。時至晉朝,當地老百姓又建了關公廟。明朝時,這裡連年災荒,人煙稀少,曹娘娘返鄉省親時,出資在這裡建了奶奶廟,大殿兩旁修建了娃娃山,聞名朝野,有著“天下第一廟”的美稱,香客往來不絕,清朝進士王子由揮筆寫下“三千香客聚張堰,數萬英幼保九州”的名句。

「一村一故事」項城付集,張堰奶奶廟的史蹟傳說

張堰奶奶廟自晉朝至解放初,幾經匪患,多次修建,清朝的王子由、民國時期的李銘鍾、吳鵬舉等名人都曾出資修建奶奶廟,因為他們也是父母來張堰奶奶廟焚香求子而生的。

「一村一故事」項城付集,張堰奶奶廟的史蹟傳說

後來,汾河經過幾次開挖,奶奶廟的原址已不存在了。現在重建於汾河南岸,鄭付公路西。每年的正月初八是老奶奶的生日,每年都有群眾捐款唱戲,活躍文化生活,前來焚香祭拜的人很多。

據《項城縣誌》記載,八仙中的何仙姑就是張堰人。

看一村風景,品一村故事。你們村叫什麼名字?有什麼故事傳說?盛情誠邀你來參加《項城一村一故事》,私聊主編,下一個就是你們村子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