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新源頭:吃了蝙蝠的流浪狗

4月14日,外媒報道,來自加拿大渥太華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

通過追蹤不同物種的冠狀病毒特徵,提出流浪狗可能是目前新冠病毒大流行的源頭

渥太華大學生物學教授夏旭華(Xuhua Xia)長期以來一直研究病毒在不同宿主中的分子特徵。當病毒入侵宿主時,它們的基因組通常會留下戰鬥的“痕跡”,這些“痕跡”是通過基因組中發現的變化和適應來擊退和躲避宿主的免疫系統。

新冠新源頭:吃了蝙蝠的流浪狗

人類和哺乳動物有一種重要的抗病毒蛋白ZAP,它可以通過阻止病毒在宿主體內的繁殖和降解其基因組來阻止病毒的傳播。RNA病毒攻擊的目標就是CpG二核苷酸,CpG二核苷酸是人體免疫系統用來尋找和消滅病毒的標誌物。

單鏈冠狀病毒(如SARS冠狀病毒)可以通過減少這些CpG標誌物來避免抗病毒蛋白ZAP。這意味著病毒基因組上剩餘的CpG二核苷酸或將對病毒很重要,可以作為疫苗開發中減弱毒力靶點的修飾。

研究中,夏博士檢查了迄今為止存放在GenBank中的所有1252個β-冠狀病毒基因組後發現,新冠病毒與其最密切相關的蝙蝠冠狀病毒(BatCoV RaTG13)的CpG含量最低。


新冠新源頭:吃了蝙蝠的流浪狗

隨後夏博士用他的CpG工具重新檢查了MERS病毒的駱駝起源,發現感染駱駝消化系統的那些病毒的基因組CpG也比感染駱駝呼吸系統的病毒低。

當他檢查狗的數據時,發現只有來自冠狀病毒的基因組CpG值與在新冠病毒和BatCoV RaTG13中觀察到的基因組CpG值相似。同時,與駱駝一樣,犬科動物的冠狀病毒感染其消化系統的CpG低於感染其呼吸系統的冠狀病毒。

根據研究結果夏博士提出了一個設想,即冠狀病毒首先從蝙蝠傳播到吃蝙蝠肉的流浪狗,然後在犬科動物腸道內快速進化並導致基因組CpG的減少,最終減少的病毒基因組CpG使病毒能夠逃避人類抗病毒蛋白ZAP介導的免疫反應從而成為嚴重影響人類的病原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