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梟雄曹操,佔據著土地和人口的巨大優勢,為何未能一統天下

一代梟雄曹操,佔據著土地和人口的巨大優勢,為何他未能一統天下呢?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瞞,出生地在今時今日的安徽亳縣地區。其父曹嵩是宦官曹騰的養子。

在曹操20歲之時,他便以廉孝之名而聞名鄉里。在曹操歷任洛陽都尉時期,他曾領軍鎮壓過黃巾軍起義,隨後曹操更是領著一眾族弟加入了討伐董卓的聯軍隊伍。

一代梟雄曹操,佔據著土地和人口的巨大優勢,為何未能一統天下

​公元192年,曹操收降青州黃巾軍近百萬人。隨後曹操便以其中的精銳組成了青州軍,此時他的軍事實力才開始強大起來。

到了公元196年曹操迎漢獻帝到許都,擁有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資本。隨即曹操又消滅了呂布,陶謙等割據勢力。

到了公元200年曹操更是通過官渡之戰,消滅了袁紹,擁有了統一中原的巨大實力。到了公元207年,除去關中及遼東地區以外,北方地區全都被曹魏勢力所佔據。

到了公元208年曹操領軍南下,卻在赤壁戰場上敗給了孫劉聯軍。於是曹操又選擇領軍北上,恢復經濟,鞏固和發展自己在中原地區的勢力。

到了公元211年7月,曹操再度領軍擊敗了以馬超為首的關中諸軍。這個時候的曹魏政權,已經有了魏國的雛形。

公元213年,漢獻帝派遣御史大夫郗慮冊封曹操為魏公,並賜給曹操冀州、幷州等十郡,作為魏國的封地。同時曹操還在鄴城修建魏王宮銅雀臺。此時的曹操獲得了漢獻帝允許的,劍履上殿的無上權力。

一代梟雄曹操,佔據著土地和人口的巨大優勢,為何未能一統天下

​若說曹操未能結束三國諸侯間的紛爭,做到統一天下,原因應該是多方面的。首先在軍事上。在曹操擊敗袁紹以後,他曾有過兩次統一天下的機會。這兩次機會分別是赤壁之戰和漢中之戰。

赤壁之戰的背景是,北方初定,荊州投降,被曹操視為心腹大患的劉備一路奔逃。江東孫氏對曹操的態度有些舉棋不定。

從曹操當時寫給孫權的一封信來看,曹操已經將江東視為自己的囊中之物。但曹操在剛剛收服荊州,就選擇立即攻打江東,是有些貪功冒進的。

當時謀士賈詡曾勸曹操道:“如果向利用楚地的富饒,應該先派遣官吏,安撫百姓,使百姓做到安居樂業。切忌不可勞師動眾急切攻打江東”。當時的曹操覺得孫權不過是一名孺子,他低估了江東與之一戰的決心和能力。

一代梟雄曹操,佔據著土地和人口的巨大優勢,為何未能一統天下

​其次因劉備多年的逃難生涯,曹操也有些低估劉備。建安十三年的劉備,早已經今非昔比。此時諸葛亮不但說服孫權抗曹,同時諸葛亮還幫助劉備與東吳訂立了平等的盟約。

後一點尤為關鍵,這樣額盟約存在,既保證了劉備不必像過去那樣成為地方軍閥的附庸。同時劉備還有了爭奪自己地盤的資格。

曹操如果只是面對孫權,即使赤壁之戰戰敗,曹操也有再度開戰的機會。但三股勢力的形成,就讓曹操從此多了一個敵人,彼此之間形成了相互制約的關係。

一代梟雄曹操,佔據著土地和人口的巨大優勢,為何未能一統天下

​到了建安20年,原本孫劉兩家為了荊州之地,撕毀了盟約。可當時張魯卻選擇了投降曹操,孫劉兩家眼見張魯投降,就意識到了危機。

隨即孫劉再度選擇聯手共同對抗曹操。當時的劉備選擇回師蜀中,而孫權卻是率領著十萬東吳精兵進攻合肥。

曹操面對孫劉的再度聯手,曾特意派人給諸葛亮送去五斤雞舌香,以此施行離間之計。可惜此計所行的時間已經為時已晚,劉備已經羽翼豐滿。

一代梟雄曹操,佔據著土地和人口的巨大優勢,為何未能一統天下

​赤壁之戰讓曹操損失了數十萬精兵,其中更是部分青州精銳。正當曹操舔舐傷口的時候西涼,馬超韓遂等人趁機攻佔了臨潼關的西部地區。

曹操感覺到自己所統治的北方地區出現了危機。所以無暇他顧的曹操,只能眼看著劉備蠶食荊州,揮師益州。此後劉備的戰爭勝果不斷擴大,最終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曹操與劉備的漢中之戰,是曹操統一中原的第二次機會。張魯投降曹操,是一次有利的契機。此時的曹操可以選擇繼續揮師進入蜀中。

如果當時曹操聽從司馬懿的建議,趁著劉備初佔益州,根基不穩。曹操借漢中之勢,再圖西川。那麼劉備必勢力必然會被瓦解。但當時的曹操卻稱:既然得隴地,又何必望蜀乎?

曹操是不再對漢中之地存有貪念,誰曾想四年後劉備卻攻佔了漢中之地。在失去漢中之地的第二個年頭,曹操就因病故去。在這四年之中,曹操為何沒有大動作,去攻伐劉備呢?此時的曹操其實是將重心轉移到了朝堂方面。

一代梟雄曹操,佔據著土地和人口的巨大優勢,為何未能一統天下

​曹操早年雖然有勤王之功,並無不臣之心。但漢朝的覆滅已經是天下皆知之事。就算曹操有所顧慮,在臣子的推動下,曹操也應該是有進取之心的。隨著曹操逐漸老去,他便開始更多為子孫考慮。

所以曹操正在為子孫鋪就代漢的道路。從建安十八年開始,幾乎每天都會有漢天子,對曹操進行冊封,晉位的記錄。

這背後正是漢天子對曹操極力進行著安撫。但因曹操的魏國公之事,他失去了重要的謀士荀彧。

這多少對曹操的軍事決策有所影響。雖然挾天子以令諸侯,給早期的曹操帶來了許多便利條件,但當曹操到了晚年,這也給他帶來了不小壓力。

一代梟雄曹操,佔據著土地和人口的巨大優勢,為何未能一統天下

​隨著曹操勢力越來越大,他的敵人也越來越多。曹操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就將三個女兒先後進獻給了漢獻帝。同時曹操也將伏皇后一家,以及孔融誅殺。

這也讓漢朝和曹操之間平衡的關係就此打破。由於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士族對曹操也開始抵制。曹操本身又有著宦官家庭的出身。他又推行唯才是舉。

所以曹操的後半生,根本沒有過多精力去進行統一天下的事業。孫權和劉備皆是一時人傑,非曹操一朝一夕能夠剷除。

隨著三足鼎立格局的形成,曹操又步入晚年,他只能把更多精力放在內部問題上,給子孫去鋪就代漢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