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鏡:全網公敵》那把刺向別人的劍,最終也會扎進自己的胸膛

《黑鏡:全網公敵》那把刺向別人的劍,最終也會扎進自己的胸膛

不得不說,第三季黑鏡的全網公敵,是黑鏡系列裡結局最慘烈的。最後一幕,看得人毛骨悚然。科技是一把雙刃劍,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存在被人刻意操控來進行大規模犯罪的可能。

故事講的是未來蜜蜂滅絕了,人類發明了人造蜂來完成傳粉,因此蜜蜂上面安有監控,後面又增加了人臉識別的功能。

《黑鏡:全網公敵》那把刺向別人的劍,最終也會扎進自己的胸膛

一開始,一個寫了關於殘疾人的文章的女作家引起公憤,被罵上熱搜,還收到寫有婊子樣式的蛋糕,被人造蜂攻擊痛感神經自己割喉而死。第二個是一個黑人,因在某節目中人身攻擊一個小男孩,也被人造蜂殺死。警方發現有人在網上發起了death to(某人去死)的標籤活動,每天人氣最高者會被殺死,察覺到這個規律,警方把第三個女子(在解放碑前面做出撒尿動作)帶到很遠的一座房子裡,但該女子依然沒能倖免。

《黑鏡:全網公敵》那把刺向別人的劍,最終也會扎進自己的胸膛

警方找到顆粒計劃(人造蜂)的某個已退出的成員,得知她曾因為在網上遭受網絡暴力,自殺被救回。救她的同事控制了所有的人造蜂,當警方找回硬盤,企圖恢復程序,竟然啟動了最終計劃,所有參與death to的38.7萬的人全部死亡。

《黑鏡:全網公敵》那把刺向別人的劍,最終也會扎進自己的胸膛

正如女警官說的,他真正的目標不是那些公眾仇恨的對象,而是所有參與這個標籤活動的玩家。

他在替喜歡的女生懲罰那些參與網絡暴力的人們。

活動視頻最後的後果自負就是這個意思,但是沒有人去注意,因為大家都以為在網上隨便貼個標籤,根本不會有任何影響。

一、網絡暴力:殺人於無形

《黑鏡:全網公敵》那把刺向別人的劍,最終也會扎進自己的胸膛

近幾年,網絡暴力事件頻出。無論是做錯事、沒做錯事的人都可能遭受過網絡暴力。

2018年德陽女醫生事件,安醫生游泳時被兩個男孩摸臀部,發現後叫其道歉,男孩們不僅沒道歉還吐口水,安醫生老公知道後打了男孩。後來,她老公道歉,但是男孩的家屬鬧到安醫生的單位,網絡上全是對安醫生的攻擊和謾罵,最後醫生自殺了。

今年6月份,南京的童先生因為一隻狗咬到自己的孩子,憤怒之下把狗摔死,而後經過調停雙方和解,童先生也道歉了。但是網絡暴力卻愈演愈烈,童家不斷接到各種謾罵、死亡威脅的電話和短信,妻子不堪忍受選擇割腕自殺,聲稱一命還一命。幸好搶救及時。

《黑鏡:全網公敵》那把刺向別人的劍,最終也會扎進自己的胸膛

鍵盤俠們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對所有人進行道德審判,他們用謾罵、侮辱來攻擊他們認為的“惡人”。他們揚起嘴角,自信地打下那一行行刀子一般的文字,得意地看著一群人跟他們一樣朝對方扔去充滿侮辱性的文字炮彈。

曾經在抖音看到許多視頻,作者都會先聲明視頻裡的花是本來就掉落的之類,後來發現原來是作者求生欲強烈,畏懼那些張口就來的聖母婊、鍵盤俠、槓精。

許多人把網絡暴力當成了宣洩自己情緒的途徑,以為就是隨便寫寫沒什麼,但是你不知道這隨便寫下的東西累積起來會給別人帶來多大的壓力和傷害,網絡暴力和對人拳打腳踢某種程度上沒什麼兩樣。

那些因為網絡暴力而有人自殺的事件中,每個參與者都是兇手。就像全網公敵中最後所有的參與者都要為自己的言行承擔後果。

二、失去良知的媒體人

在一場場的網絡暴力中,有一個群體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就是媒體。一些媒體吃人血饅頭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情,通過改變說法,可以改變一件事的重點,使不明所以的群眾跟風站隊,引起一波一波的網絡暴力。

《黑鏡:全網公敵》那把刺向別人的劍,最終也會扎進自己的胸膛

在安醫生的事件中,一些知名媒體沒有對事情進行詳細調查,而是帶著各種主觀情緒來報道這件事,更有甚者直接放大其老公打孩子來激起網友們的憤怒。一場鍵盤俠們的狂歡就這樣拉開了序幕,為了新鮮為了流量為了熱度,無良媒體人,就這樣和鍵盤俠們聯手“殺死”了安醫生。

直到安醫生死後,這場暴力才結束。現在已經搜不到那些媒體人發的這件事的新聞,但是,安醫生的生命已經沒了,永遠不會回來。

《黑鏡:全網公敵》那把刺向別人的劍,最終也會扎進自己的胸膛

《我們與惡的距離》中賈靜雯飾演了一個新聞臺編輯主管,這部片子是近幾年拍的最好的臺劇。裡面也表現了許多媒體報道的亂象,為了追求流量和人氣,濫用各種標題黨,甚至在還沒有調查清楚真相之前,為了怕其他臺搶去觀眾而迅速報道,最後調查發現只是謠言。

如果把良知丟掉了,淪為網絡暴力的領頭羊,就為了一時的流量與人氣,這無異於殺雞取卵。

三、謹言慎行才是我們的保護傘

言語上的指責、嘲諷、否定、說教以致任意打斷、拒不回應、隨意出口的評論和結論給我們帶來了情感上和精神上的創傷,甚至比肉體上的傷害讓人更加痛苦。這些無心或有意的語言暴力讓人與人變得冷漠、隔膜、敵視。——《非暴力溝通》

我們大部分人都是普通網民,我們也可以像鍵盤俠們一樣,自以為是正義的化身,道德的審判官,對別人進行毫不留情的攻擊。

可是我們不能這樣做。

正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在現實中,哪怕只是被責罵,我們也會心情不好甚至一整天都鬱鬱寡歡。更何況是網絡上鋪天蓋地的謾罵呢。

如果你希望怎麼被對待,你就怎麼對待別人。

大家都是普通人,沒有誰是真的聖母,有資格去對別人進行道德審判。

《黑鏡:全網公敵》那把刺向別人的劍,最終也會扎進自己的胸膛

網絡應該是分享,交流,友好地表達觀點的地方。我越來越高興地在很多知乎、抖音之類的評論中看到,大部分人都會安慰發佈者不要理睬評論區裡的槓精和一些不友好的評論。

在網絡暴力頻發的今天,人性的善也在慢慢增長。

我們的隱私,從來沒有像這個時代一樣被清楚地暴露在互聯網之上,我們的姓名地址電話喜好甚至是資產都能被有心人查得清清楚楚。

我們手裡的這部長方形智能手機,每時每刻都在傳輸著我們的隱私,我們的語音文字使用過什麼app瀏覽過什麼網頁買過什麼東西發過什麼微博,都在不斷地展現我們個人的信息。

《黑鏡:全網公敵》那把刺向別人的劍,最終也會扎進自己的胸膛

你不知道那些你不小心用網絡暴力傷害到的人背後有多強大的勢力,你不知道別人會不會以暴制暴,如果像影片中的結局,那麼你只是稍微發了一條自認為是開玩笑的推特,就親手斷送了自己的生命。

所以,慎獨在今天是一種需要時刻鍛鍊的能力。在他人面前不應該說的話,在背後也不要說。生命短暫,何必拿來浪費。謹言慎行在網絡上要和在現實中一樣做到,它們才是我們強大的保護傘。

願我們都能謹言慎行,尊重他人亦是尊重自己。那把刺向別人的劍最終也會扎回自己的心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