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個人心中有一百個家的樣子,做設計“好看”真的重要嗎?

100個人心中有一百個家的樣子,做設計“好看”真的重要嗎?

100個人心中有一百個家的樣子,做設計“好看”真的重要嗎?

國產設計師突圍記

第六期 / 曾超

100個人心中有一百個家的樣子,做設計“好看”真的重要嗎?

【曾超】

·大斌空間設計事務所 設計師

·2018M+中國高端設計年度影響力TOP100

·2018M+敦煌榆林窟改造項目夢之隊吳濱戰隊

·江南設計盛會2018年度蘇州設計人物


01

大家好,我是曾超,現在是大斌空間的一名設計師。我踏入室內設計這個行業也是偶然居多,雖然經過了幾年的大學學習,但是對於設計師的概念還一直很模糊,對此也並沒有產生多麼濃厚的興趣。

當時大學畢業陪同舍友一起去設計公司面試,最後兩個人都順利通過,便也一起留了下來,互相之間也有個照應。

我從剛進入設計行業開始便是在工作室,工作室人數不多,但是有輕鬆的氛圍和負責的前輩,不會將過於繁重的事情交給我,碰到什麼問題都可以去請教,圖紙出現了錯誤會有人指正,工地有問題也會有人解決,這讓剛進入工作的我放輕鬆了許多,但也因為有人可以依賴,降低了應該有的嚴謹,這是不應該的。

當我真正開始做獨立設計的時候,之前一些沒有考慮周全的地方也都暴露了出來,比如:對於新工藝的不熟悉讓我在想嘗試新做法的時候有所顧慮,對於時間節點的不夠了解擔心會影響項目進度,以及後期的呈現效果,種種這些因素讓自己幾乎陷入擔驚受怕的境地。

我記得有一次是預想做牆面懸空踏步,一開始認為這很簡單,只是牆壁表面的固定方式而已,對於牆體的要求以及正確的固定方式都沒有清楚地理解。

等到同事向我提出這樣並不安全時,我進行了更加細緻的思考,後面也去同事的工地參觀,才知道了在剪力牆上開槽預埋的方式才更加安全。

——

100個人心中有一百個家的樣子,做設計“好看”真的重要嗎?

100個人心中有一百個家的樣子,做設計“好看”真的重要嗎?

▲曾超設計作品:夢立方

02

經過這些之後,我逐漸地在工作中發現自己的知識量是多麼的不足,不論是設計體系的底層基礎,還是施工過程的工藝收口,自己能解決的問題實在少之又少,總是需要不斷地麻煩別人。

為了儘快提高自己,我開始有規劃地豐富起自己的業餘時間,學習和設計有關的知識,

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我才真正對這個行業產生了興趣

和大多數受現代建築風格影響較深的設計師一樣,起初的我更加喜歡流動空間和極簡主義,當時自己的心態便是“只有這樣的才是美的,繁複的都是沒有必要的,難看的”,而且內心非常堅信,自己一定會將這一觀念貫徹到底。

可是,隨著對設計的理解越來越成熟,我才開始瞭解到,每一個物品都有屬於它自己的場景,沒有一成不變的美,也沒有絕對不變的醜,你覺得它不好看,其實是因為它的場景不對。

作為設計師,要學的東西真的非常多,不光是與設計相關的理論基礎,還需要了解與工程相關的各項知識,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各類雜學等等。當然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與業主溝通。

設計師需要傳達自己的理念,而業主也要表達自己心願,如何順利達到一個交集,是需要雙方一起努力的事情。

——

100個人心中有一百個家的樣子,做設計“好看”真的重要嗎?

100個人心中有一百個家的樣子,做設計“好看”真的重要嗎?

▲曾超設計作品:太陽城

03

在最開始的時候,我們會是跟業主大談特談風格、效果,但其實會忽略掉很多重要的因素。

我記得有一次是案例拍攝,當時業主在新房已經入住了近一年,因為有小朋友,所以我們進到家裡的時候並不像剛剛完成時候那麼光鮮和整潔。小朋友的玩具越來越多,卻沒有很適合他的收納區,因方便而隨手放置的東西更是不少。

但我們在設計的時候,其實家裡的儲物空間並不少,只是因為儲物的方式和聚集性,反而降低了儲物的效能,很多東西在外面,而儲物櫃裡的東西卻不多。我們和業主一起整理了很久才順利完成拍攝。

那天拍攝結束之後,我就在想,我們作為設計師其實應該更加深入業主的生活,去探尋業主家庭未來幾年可能的變化,而不僅僅是做的好看。

再之後的溝通中,我便更加著重對業主個人生活細節和習慣的觀察,在聊天的過程中慢慢引導業主,

就像朋友之間的聊天,從回到家一進門開始聊起,聊生活習慣,聊各種細節。

比如:一進門,手裡的包和鑰匙沒有地方放,往裡面走兩步就順手放到了餐桌上;脫下大衣隨手掛在餐桌的椅背上,便要匆匆進到廚房;冰箱的容量有點小,塞得滿滿當當,翻找了一會兒才找到要燒的菜……只有從現有的情況去了解業主在家的一天希望如何去度過,才能真正地為他/她解決問題。

其實一百個人心中會有一百個家的樣子,也許我們會碰到和業主一拍即合的時候,也有可能會碰到雙方互不理解、難以溝通的尷尬,但我相信無論如何,換位思考和真摯的交流,永遠是不可或缺的,不是嗎?

——

100個人心中有一百個家的樣子,做設計“好看”真的重要嗎?

100個人心中有一百個家的樣子,做設計“好看”真的重要嗎?

▲曾超設計作品:中交

04

說回現在,其實我還是挺慶幸自己走上設計這一條道路的,在過去物質還比較匱乏的時候,國內設計領域,滿眼所見都是比較實用的東西,大家並不關注美好的事物,因為那時候美麗的事物需要高昂的價格。

然而現在,物質不再那麼缺乏了,有些時候,美卻缺席了,而我們也就這麼慢慢習慣了。物質的匱乏可以彌補,而精神的匱乏卻沒有那麼容易彌補了。

現在的我,希望通過設計去改變更多,讓美好的事物呈現更多。畢竟,美好的事物總是能夠讓人心情愉悅嘛!

我是曾超,我的故事就到這裡,感謝大家的聆聽!


常見問題

Q1:《國產設計師突圍記》是什麼?

A:《國產設計師突圍記》是由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秀設平臺獨家策劃的”首檔設計師群體成長紀實錄”,內容以音頻為載體,每週五晚在秀設小程序首發,各大音頻平臺同步更新。

Q2:如果我有好的故事,該如何分享?

A:聽友們可以在“秀設”官方後臺留言,或聯繫客服小秀(投稿點擊:

故事徵集 | 設計師的故事,值得講給更多人聽!

Q3:想聽往期故事,在哪裡聽?

A:關注秀設小程序,點擊菜單欄【漲知識】-【設計故事】即可進入所有故事主頁,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故事收聽。

Q4:如何加入故事交流群?

A:關注秀設公眾號,點擊菜單欄裡【撩我】-【故事群】即可獲取群信息,與更多有情懷的設計同行一同交流。

100個人心中有一百個家的樣子,做設計“好看”真的重要嗎?

P.S. 想聽更多往期故事?

關注“秀設”小程序

點擊菜單【漲知識】—【設計故事】

如果你也有好的設計故事分享

請在後臺給我們留言

100個人心中有一百個家的樣子,做設計“好看”真的重要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