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分析“星球大戰”的結局和“復仇者聯盟”的結局哪個更成功?

理智分析“星球大戰”的結局和“復仇者聯盟”的結局哪個更成功?

在電影文化中,2019年是結束的一年。 《權力的遊戲》、《 x戰警》以及其他幾部系列電影在今年都完成了終篇。 然而,在接下來的幾年裡,有兩個結局將繼續被討論,一個是復仇者聯盟的《終局之戰》 ,另一個是星球大戰的《天行者傳奇》。

《復仇者聯盟: 終局之戰》和《星球大戰: 天行者的崛起》都面臨著一個艱難的任務,那就是通過整理劇情要點、回答之前的鋪墊來結束漫長而龐大的故事體系。 它們都在總結更大的傳奇故事。


每部電影都有不同的目的

理智分析“星球大戰”的結局和“復仇者聯盟”的結局哪個更成功?

事實上,漫威電影宇宙和星球大戰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體系,有著不同的吸引力。 是的,這兩部電影都是類型片中的頂點。

星球大戰提供了一個冒險和想象力的全新世界。 這部多代同堂的電影具有幾十年的歷史。 《星球大戰》的粉絲們對這些角色的興趣,就像他們對宇宙一樣感興趣。 他們想知道各種戰爭和衝突是如何改變世界的。 在電影的三部曲中的每一部都有一種獨特的感覺,讓粉絲沉浸在獨特的文化中。

而漫威電影宇宙以一個龐大複雜的世界為特色,每部電影都設法將宇宙的不同角落充實起來。 這些電影的吸引力通常在於他們塑造的人物。

正因為如此,每部電影都免去了宣傳以及重新塑造世界的負擔,不是每一部電影都必須重塑新的世界。他們只要用心去描繪角色就可以了。 另一方面,每部星球大戰電影都需要將劇情推向一個新的方向。 這也是《最後的絕地武士》備受爭議的原因之一。 它將世界帶入了一個激烈的新方向,並不是每個人都喜歡它所引領的方向。


人物驅動的故事 VS 劇情驅動的故事

理智分析“星球大戰”的結局和“復仇者聯盟”的結局哪個更成功?

《復仇者聯盟: 終極之戰》的成功之處在於,它是一個由人物驅動的故事。 上一部電影《復仇者聯盟: 無限戰爭》更注重劇情,講述的是衝突的發生,但這部電影的衝突在《終局》的前幾分鐘得到了解決。 大BOSS滅霸被打敗了。 結束的第一個小時是觀察角色如何處理無限戰爭的事情,然後提供一個簡單的解決方案: 穿越到過去。 接下來的一個小時是和角色們一起度過的,再一次,解決他們自己曾經發生過的事。 在影片的最後一個小時是令人震撼的場面,讓觀眾一飽眼福。

粉絲們想知道每個角色的故事在哪裡開始在哪裡結束。 每個復仇者都有一個潛在的衝突事件,這種衝突在他們之前的電影中已經建立起來了。 在最後解決了每一個問題,通過這種手段,人物塑造可以得到良好的發展。

《天行者的崛起》並不關注角色本身,它完全集中在劇情上,它回答了之前電影中的問題。 誰是斯努克? 蕾伊的父母是誰? 誰創造了第一秩序? 解決這些問題對宇宙和宇宙的發展至關重要。

這並不是說《天行者的崛起》中的角色的塑造很糟糕相反他們做的很棒。但這部電影確實沒有把角色的塑造放在首位,除了兩個大主角: 凱洛·倫和蕾伊, 他們是電影情感線的核心。而其餘的角色都在為劇情服務,這讓觀眾沒有感受到他們的情感共鳴。

最終變成了這樣一個問題: 一旦你回答了剩下的開放性問題,《天行者的崛起》除了它的龐大的世界有趣之外,就沒有什麼別的了。 這部電影缺乏《復仇者聯盟: 終局之戰》那種強烈的情感共鳴。 在《天行者》中,角色們踏上的是一段旅程,而在《終局之戰》中,角色就是旅程。


《天行者的崛起》是一個尾聲,《終局之戰》是一個篇章的結束

理智分析“星球大戰”的結局和“復仇者聯盟”的結局哪個更成功?

《天行者的崛起》還有一個巨大的阻礙: 它的故事已經結束了。 幾十年來《絕地歸來》一直是《星球大戰》故事的結局。 直到迪斯尼收購了盧卡斯影業,故事才得以延續。 因此,續集三部曲實際上並不需要解決始於20世紀90年代《星球大戰1:幽靈的威脅》的問題,但他們以一種完美的方式做到了這一點。

而《終局之戰》是《鋼鐵俠》階段的結局。 這部電影包含了21部電影的故事,所有這些都導致了一點,每個角色在電影開始的時候都不需要詳細介紹了,這是由一個已經存在的宇宙計劃構建成的。 《終局之戰》就像是一部敘事小說, 因此,這個偉大的電影宇宙只是完結了最主要的一個篇章而已。

《天行者的崛起》被作為《天行者傳奇》的結局,這意味著粉絲們希望它能解決前幾部已存在的問題,而《天行者的崛起》做到了, 人們不得不把它當作尾聲的最後一部分。 從這個角度來看,這讓人很滿意。 但這並不意味著它能像《復仇者聯盟: 終局之戰》那樣令人觀眾更滿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