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乏者”和“富裕者”同样歌颂人生

“贫乏者”和“富裕者”同样歌颂人生

最近在郑州这边的大商场附近遇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小乞丐。

不同于其他拿着个铁饭盒,挂着可怜招牌跪在地上被动求财的年轻人,小乞丐要钱是主动出击的。

他一脸诚恳的摸到我身边,想问我讨口饭钱。

这孩衣服烂得像是刚从垃圾堆里被捞出来似的,但是偏偏又一件一件穿得很厚,郑州3月底的天说不上多热,但这身行头相信也够他捂出一身汗了。

我跟他借口说我的饭钱也都是自己挣的,便一口拒绝。谁知道这孩子不依不饶,非拉着我说可以给我表演翻跟头,说着还拿出一个二维码让我扫。

商场人多,小乞丐拉开架势便要空翻。

我看这周围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无奈之下,便给他转了5块钱。他千恩万谢的收了二维码,但作势还是要翻,我赶紧给他拦住了,这情况看起来倒像是我在怂恿着小孩子卖艺。

小乞丐不听,说我刚才说得对,就是要靠自己挣钱,说完啪的一下便是一个后空翻,动作那叫一个利索,周围的人鼓掌的鼓掌,拍照的拍照,还有人主动给他转了钱。

我看完他忙着道谢,便赶紧走出了商场,找个地方随便吃了点东西。

出来的时候却看到了小乞丐正拿着一袋馍(北方的馒头,可以做主食,但是没有专门放糖),站在一家网吧门口,用脚猜也能够猜到他想干什么。

我有些气愤的过去逮住小乞丐,谁想这小子还认得我,不仅不怕,还一个劲的向我道谢,这让我满腔的狠话无处发泄。

我问他给他的钱是怎么用的?他一脸的自信的回答我说:一块钱馍一块钱攒着3块钱耍。

我听了他的回答愣了一会,似乎觉得这不太对,但又觉得有些道理。

说起来自己也没有经历过他所经历的事,自然没法教他这5块钱应该怎么用,要是以自己现在的立场去教导他应该怎么用钱是不是显然太过自以为是了?

就这愣神的功夫,小乞丐便打了个招呼进了网吧。

我心里有事,也没有跟着他进去。

之后的日子里,每每想起他的那句:一块钱馍一块钱攒着3块钱耍。都会思考很多,但又常常难以表述。

一开始,我想,我们真正拥有的东西,可能只有自己的感受罢了。

那些钱、馒头、娱乐,应该都是赋予我们不同感受的外在事物,每个人拥有的“外在事物”不同,也即是我们常说的“贫穷”与“富有”。但是,我们每个人所获得的快乐却常常是等价的。一个乞丐突然捡到了一万块钱可能比一个亿万富翁突然赚了一百万要更加高兴,我们唯一可以衡量的可能仅仅只有自己感受到的快乐的程度,外在的物质对于不同的人意义可能区别很大。

以前自己小的时候,父母给我块糖便能高兴一整天,那个时候的快乐现在看来很是廉价。后来,自己懂事了,知道有钱这个东西,可以换很多很多不同的种类的“快乐”,于是便把对快乐的追求简单的附加在“钱”之上。再后来,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自己可以掌握的钱也越来越多,以前十块钱就可以高兴好几天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想要获得更高的快乐就需要成百上千倍的赚钱。

人们在适应了自己所在阶级的快乐之后,便会迅速的开始习惯并厌倦当前的快乐,然后,就只能去追求更高一级的快乐用以平衡自己的内心感受。

为什么大家想一夜暴富?因为这样可以直接享受到跨越好几个阶级的快乐,在自己的快乐阈值还很低的时候,直接享受到高水平的快乐,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但我曾经的这种想法,在小乞丐一块钱馍一块钱攒起来的提醒下,明显有个不合理的地方,那就是处于不同物质阶层的人,其生活保障、医疗保障、生育保障乃至于更直接的,自身寿命都是不一样的,这些东西深受外在的物质条件影响,同时也会深深的影响到人长久的“快乐”体验。

我之所以觉得自己无法否定小乞丐的选择,主要是觉得自己没有体验过他所在的那种生活压力,那种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的绝望。

他知道人要吃饭,所以留出了一块钱买馍;他也知道以后需要跟安稳的吃饭,所以又攒了一块钱,剩下的三块钱,是纯粹的在生活中追求快乐的,用以抵消生活中的可怕压力,虽然在我们看来在这三块钱用的实在太过奢侈,为什么不多攒些钱呢?

但这不过是我们这些何不食肉糜者自以为是的看法罢了,我们衣食充足,不用担心明天的去处,所以可以存下大量的金钱,并找到更加合理的娱乐方式。刚才说了,人所能拥有的,可能只有自己的感受罢了,而小乞丐的生活中,不能都是绝望。去网吧可能是他在衣食不安的情况下,能想到的最廉价的,可以在使得生活中的快乐和痛苦收支平衡的方法了。

你可能觉得小乞丐所拥有的快乐是虚假的,空虚的,但是,若是可以确保自己明天还有饭吃,物质生活有基本保障的情况下,哪一种快乐又会是虚假的呢?我们跟小乞丐的区别到底又有多大?科学家可能会告诉你,所谓快乐不过是你大脑分泌的名为多巴胺的物质所让你产生的神经冲动,那既然如此,这快乐还要分真假吗?

小乞丐可以在网吧里享受着“奢侈”的娱乐,我们也可以在日常中体验五光十色的生活,而那些高高在上之人,则在我们无法想象的场景和位面之中,体验着专属的快乐。

追求、获得、习惯、厌倦、追求……伊而复始,从无例外,当有人成功跨过阶级,成为所谓的人生赢家,便有人突然从神坛跌落,痛苦的感受这可怕的阶级落差。人们就在这样不断的追求中,不断的复刻着历史。

毕竟,“贫乏者”和“富裕者”都可以同样的“歌颂”人生,只要,你还没有满足。

过了些日子,我有心再去了一次之前的那个商场,并没有找到小乞丐,后来又特意的逛了一圈网吧,同样没有发现他的身影。

想着缘分至此也罢了,只希望是他的娱乐方式已经升级了,不需要再花这三块钱来网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