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開始“反彈”?減產協議成“強心劑”,國內油價怎麼走

現在我國擁有汽車的家庭越來越多,甚至很多家庭擁有的汽車數量已經達到了2臺,乃至更多。對於廣大車主來說,最讓自己關心的就是油價問題了。

因為油價的多少,直接關乎著自己“出行成本”。甚至在油價貴的時候,不少車主都會放棄開車。不過近期一段時間中,我國廣大車主是開心不已,不少車主還表示現在“敢開車”了。主要原因,是近期我國油價下跌的緣故。

國際油價開始“反彈”?減產協議成“強心劑”,國內油價怎麼走

2020年初,由於受到國際油價的影響,我國國內成品油價格,也持續下跌。2020年初至今,我國油價經過幾次下調和“擱淺”後,現在我國油價相比於之前低了很多。還從曾經的“7元時代”,變成了“5元時代”,不少車主都表示,現在加滿一箱油,相比之前少了幾十元。

“低價油”讓廣大車主開心不已,現在又是春遊的好時候,不少車主都開車帶著家裡人出去遊玩了。但有些車主表示擔心,覺得“低價油”只是暫時的,等到國際油價回升之際,國內油價或將“反彈”。事實上,真的會是那樣嗎?

減產協議達成,油價卻“漲不動”?

大家或許知道,近段時間國際油價持續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沙特阿美在OPEC+未達成減產協議後,開始下調原油出口價格,也就是我們商業上常說的“價格戰”。

國際油價開始“反彈”?減產協議成“強心劑”,國內油價怎麼走

而“價格戰”最後的結果,大家也可想而知,就是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下跌,WTI原油一度跌破20美元/桶,創下多年以來的新低。經過漫長時間的“消耗戰”和協商,幾大石油產出國達到了減產協議。

在北京時間4月9日時,備受矚目的歐佩克+(OPEC+)會議召開,沙特主持召開的歐佩克+會議於北京時間4月10日凌晨結束。在這次會議上,多國達成了減產協議。

根據消息顯示:自2020年5月1日起,進行為期兩月時間的“首輪減產”,減產1000萬桶/天,;後續2020年7月至12月,減產800萬桶/天。最後自2021年1月起減產600萬桶/日至2022年4月,減產協議,為兩年時間。此外除了OPEC+以外,還在等待更多國家的減產消息。

國際油價開始“反彈”?減產協議成“強心劑”,國內油價怎麼走

減產協議發佈後,國際油價開始“反彈”,WTI原油和布倫特原油,都出現了大漲。這次減產規模,也是OPEC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但即便這樣,國際油價的走勢,還有著諸多不確定因素。

近期國際油價處於“劇烈震盪”的狀態,曾一度大漲近10%,但隨後卻由漲轉跌,最後又開始上漲。這樣的波動,讓很多人直呼“太刺激”。這也能看出,雖然減產協議已經出來,但國際油價依舊難以“穩定”。

按照專家的表示,現在全球需求量低迷,是油價“上不去”的主要原因。現在全球用油量大減,國際油價短期內想要回到“正常水平”,還有些困難。

這對於國內的車主來說是“好事”,在國際油價還沒有恢復到“正常水平”時,我們或將繼續享受“低價油”。“5元時代”,我們可能還要“享受”一段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