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國中央軍的四大軍團後來怎麼樣了

大秦帝國中央軍的四大軍團後來怎麼樣了

秦滅六國之戰,既是戰國末期最後一場諸侯兼併戰爭,又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場封建統一戰爭。橫掃六合、統一中國的大秦帝國中央軍,主要有四大主力,其中關中軍團以舊秦國軍隊為基礎,是帝國軍隊真正的精英。另外3支軍隊根據各自特點,分別為長城軍團、驪山軍團、嶺南軍團。這四大軍團(尤其是關中軍團)的命運決定著大秦帝國的命運,那麼在統一全國後這四大軍團的最終歸宿是什麼樣的呢?

大秦帝國中央軍的四大軍團後來怎麼樣了

秦始皇畫像

嶺南軍團

秦將王翦率軍滅楚後,始皇帝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為征服南越進行了一系列的準備,之後,命大將屠睢和趙佗率50萬大軍,發動了對百越的戰爭。秦軍兵分五路,經廣西北部的越城嶺、湖南南部的九嶷山以及江西南康和餘干等地,向今天兩廣地區的越族進軍。然而戰局開始並不明朗,越人由於熟悉地形,善於爬山涉水,夜間偷襲,擾得秦軍苦不堪言。越人一度獲勝,秦軍糧道被斷、供給不足,主帥之一的屠睢也被殺害。由於糧食匱乏、主帥被殺、數十萬的秦軍傷亡,使戰爭陷入了對峙階段,前後相持達3年之久。

大秦帝國中央軍的四大軍團後來怎麼樣了

秦徵百越

為了扭轉兵力不足、糧草供給的困難局面,始皇帝三十年(公元前217年),秦始皇命監御史史祿在今廣西興安縣境內開鑿溝通湘水和灕水的靈渠。靈渠溝通了湘水和珠江水系,秦軍的糧餉能夠絡繹不絕地運到嶺南。始皇帝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命任囂和趙佗再次進攻百越各部族。在靈渠的助力之下,秦軍勢如破竹,接連攻下蒼梧(今梧州市)、番禺(今廣州市)平定東越,設南海郡;而後蒙毅繼續率師西進,克桂林(今桂平市),平西越,置桂林郡、象郡;始皇帝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春,蒙毅返回咸陽,而趙佗則繼續南越的戰爭,一直攻打到隘雲關(今越南中北部的隘雲關),由此,整個嶺南地區從此劃入了秦朝的版圖。

大秦帝國中央軍的四大軍團後來怎麼樣了

秦軍方陣

為了保持嶺南的穩定,秦始皇命令進軍嶺南的將士留守當地。另外,還從中原向嶺南地區輸送了大批移民。留守的將士和移民,除少數與中原移民女子結婚外,其餘多與越女結合。他們為嶺南地區帶來了先進的文化和農業、手工業技術,為嶺南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嶺南軍團由此逐漸融入現今的兩廣地區。

長城軍團

長城軍團是大秦帝國北方邊境的勇士長城,秦末戰亂前,在長城佈防用來抗擊匈奴,平心而論,除了關中軍團,長城軍團應該是大秦帝國最精銳的部隊了,長城軍團中多為弓騎兵,而且相當一部分軍隊是老秦國軍隊並且久經戰陣。據《史記》記載:長城軍團最龐大時兵力達30萬,秦末戰亂時剩20萬左右。

大秦帝國中央軍的四大軍團後來怎麼樣了

秦長城舊址

始皇帝三十三年至三十四年(公元前214年-前213年),秦始皇兼併六國後,為解除匈奴對秦的威脅,秦始皇正式實施“北討匈奴”戰略,派遣將軍蒙恬率軍對北方匈奴進行大規模進攻,長城軍團由此組建。長城軍團戰績顯赫,始皇帝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公子扶蘇和蒙恬率30萬大軍北伐,不到一年的時間便擊退匈奴700多里,奪取匈奴今內蒙古河套地區,屯兵於榆林。由於匈奴是遊牧民族,其騎兵活動範圍很大,需要很多軍隊來防守,所以當時的長城軍團除了抗擊北方的匈奴以外,還為當時長城的修建提供了軍事保護。

大秦帝國中央軍的四大軍團後來怎麼樣了

秦長城示意圖

可是,如此強大的軍團,卻在秦末動亂後覆沒。秦末動亂髮生後,長城軍團第二任統帥王離(即王翦之孫)奉命領軍南下平叛,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九月,長城軍團與濮陽驪山軍團聯合,於定陶擊敗張楚軍,並殺死將軍項梁。次年,長城軍團圍困齊趙聯軍於鉅鹿,眼看驪山援軍即將趕來,鉅鹿破城在即,未料到項羽搶先一步破釜沉舟渡過漳河,切斷了長城軍團與驪山軍團的聯繫,並在鉅鹿城下給予師老兵疲的長城軍團致命一擊。最終主帥王離被俘虜,兩位副帥一位戰死、一位自殺,長城軍團大部覆沒,餘部潰散。

驪山軍團

驪山軍團是於秦末戰亂中新建的軍團,數量大概在20萬左右,主帥是章邯。主體是關中地區的農民以及修築驪山始皇帝陵的刑徒,驪山軍團由關中軍團直接監督。驪山軍團於秦二世二年初同關中軍團擊潰周文軍並殺周文,而後出關於十二月攻陷張楚首都陳縣,並消滅陳勝軍主力。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初,驪山軍團幾乎撲滅了黃河南岸的所有叛軍,並渡過黃河,攻佔舊趙國首都邯鄲並圍困趙王於鉅鹿。驪山軍團本準備配合長城軍團圍點打援,消滅六國援軍。遺憾的是在“鉅鹿之戰”的最關鍵時刻,驪山軍團未能頂住破釜沉舟的項羽軍猛攻而潰退,導致長城軍團腹背受敵,糧道被斷,最終造成了“鉅鹿之戰”的慘敗。之後章邯帶領驪山軍團退守安陽。七月,由於害怕趙高迫害,章邯與驪山軍團20萬人投降項羽。而令章邯沒有想到的是,等待他的依然是死亡,在新安古城南(古城在今河南新安縣城東北),項羽坑殺了這20萬投降秦軍,驪山軍團徹底隕滅。

大秦帝國中央軍的四大軍團後來怎麼樣了

鉅鹿之戰示意圖

關中軍團

關中軍團是秦軍之精銳,可以說是秦帝國最後的屏障。關中軍團其實分為3個部分:其一,郎中令軍,皇帝的親衛軍官團,由九卿之一的郎中令統領,往往由帝國出身良好且政治忠誠的貴族中經過嚴格選拔而來,類似於近衛軍。其二,衛尉軍,皇宮保衛部隊,負責皇宮宮門守備進出及咸陽都城宮門的防務,類似於後來的御林軍和禁軍,衛尉軍由舊秦帝國核心郡縣選拔而來。其三,中尉軍,京師地區的衛戍部隊,由九卿之一的中尉統帥,中尉軍於上面兩支軍隊不同,中尉軍是擔負野戰任務的部隊,同時中尉軍還要負責京師地區防務和各個官署的守備監視等職責。

大秦帝國中央軍的四大軍團後來怎麼樣了

《大秦帝國》劇照

說到關於關中軍團的去向,則令人唏噓不已。在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八月,漢王劉邦率軍進入關中地區,秦王子嬰刺殺趙高並執政,派遣中尉軍於嶢關阻擊劉邦,被劉邦所擊敗,最後子嬰投降劉邦,關中軍團幾乎沒有怎麼作戰便放下了武器,最後全成為漢王的軍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