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算心理健康?我心理健康嗎?

怎樣才算心理健康?我心理健康嗎?

傳統的健康觀是“無病即健康”,現代人的健康觀是整體健康,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不僅是軀體沒有疾病,還要具備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有道德”。因此,現代人的健康內容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心靈健康、社會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環境健康等。健康是人的基本權利。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財富。

那麼心理健康又是什麼呢?1946年,第三屆國際心理衛生大會對此定義為:所謂心理健康,是指在身體、智能以及情感上與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範圍,將個人心境發展成最佳狀態。具體表現為:身體、智力、情緒十分協調;環境關係、人際關係中彼此能謙讓;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職業中,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

除此以外,人們還從不同的方面來進行解釋。較為普遍的觀點認為,心理健康是能夠充分發揮個人最大潛能,以及妥善處理和適應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相互關係。具體說,包含兩層含義,一是與絕大多數人比,其心理功能是正常的;二是能積極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適應環境,能有效地,富有建設性地發展和完善個人生活。

所以說,心理健康其實就是一個自我調節與適應的過程,每個人都會有不適的時候,能夠積極主動的調整,讓自己處在最佳狀態,這就是心理健康了,不用太過於糾結每一個都要達到最佳,如果太過於嚴厲,那有可能又變成強迫症了。讓自己舒服輕鬆愉快,讓別人舒服輕鬆愉快就足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