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感謝有你

眾所周知,提起中國電商,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馬雲創立的阿里巴巴和劉強東創立的京東。幾年前的中國電商市場,還是阿里一統天下。而彼時的京東,與阿里是天壤之別。此後,劉強東帶領京東不懈努力,在競爭激勵的電商中脫穎而出,並對阿里形成緊追之勢。

京東,感謝有你

阿里在馬雲的運籌帷幄下,一路戰勝強敵,躍居中國電商老大,在國際上也是首屈一指。大家對阿里和馬雲的偉大有目共睹,對京東和劉強東的故事也不陌生,在此不做贅述。寫此文是源於對近期滴滴順風車頻繁出現的安全事故,以及網絡上因劉強東事件而對劉強東本人和京東落井下石有感而發。

不同的模式帶來不同的體驗

①兩種不同的業務模式

阿里一直是純平臺,最初做的是企業之間的電子商務;隨後最為出名的淘寶誕生,C2C徹底爆發,人們的網購熱情被激活,這是阿里走向巔峰的關鍵;再後來推出了天貓,開始注重品牌商家,B2C逐漸成為阿里電商業務的核心陣地。淘寶和天貓是阿里電商攻城略地的利器。

談論阿里,就得把淘寶和天貓分開來說,畢竟二者還是有區別的。淘寶就像現實中的集市,在這裡可以淘到你想要的東西,而且價格便宜,但最大的問題就是假貨,因為商家准入門檻低,多是個體戶形式。阿里很早就發現了假貨問題的嚴重性,並意識到品牌商家才是市場的主力,於是祭出了天貓,提高了商家的准入門檻和監管力度。天貓類似於京東的開放平臺,它們更像是萬達廣場。

與阿里不同,京東是B2C平臺,有直營和商家入駐。面對電商鼻祖阿里,京東作為後來者,在商品種類和用戶規模上都無法與其相提並論,便選擇了“自營+開放平臺+自建物流”的模式,走上了差異化的發展道路。

一個純平臺,一個偏自營;一個輕資產,一個重資產。因為商業模式的差異,兩家上市公司的財務表現也迥然不同,無論成交量、收入規模、淨利潤水平乃至員工數量都不盡相同,不同的模式也會帶來不同的客戶購物體驗。

②京東別樣的購物體驗

京東的宣傳口號是“多快好省,只為品質生活”。對於兩家大型線上綜合購物平臺來說,在品牌和商品相近的情況下,商品質量的把關和物流效率將發揮重要作用,這也能最能體現電商平臺之間差異的因素。因此,劉強東在堅持做自營的基礎上力排眾議,堅決自建物流,哪怕投資回報期較長。

在互聯網快速發展時期,很多風險投資人並不看好重資產模式,他們更傾向於輕資產的互聯網公司,認為輕資產模式可以快速爆發。其實,投資人的這種偏好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互聯網泡沫,對實體行業的冷落也是實體經濟低迷的一個原因。看看一地雞毛的共享單車,就知道資本的逐利性是多麼瘋狂。不過還算慶幸,劉強東得到了張磊、徐新乃至騰訊的資本支持,讓京東得以十幾年不盈利來發展物流。

京東的優勢是在自營採購、倉儲、物流、配送、售後的完整閉環基礎上形成的良好購物體驗。京東最好的用戶體驗就是自營,送貨速度非常快,能更好地為客戶服務。由於自營產品都是京東自己直接採購、入庫,可以儘量保證商品質量,也可以保證正品。另外,還有十幾萬京東配送員在全國的大街小巷為客戶派送商品。目前,京東已開放了自己的物流體系,給合作的平臺商家提供倉配服務。

淘寶、天貓要依靠第三方快遞,通常發貨到簽收需2-3天,不是這些快遞公司的車跑得慢,而是跑得遠。

京東的自建物流系統,屬倉配一體模式,讓用戶能夠體驗次日達、當日達及限時達的物流速度,對於服務用戶的環節來說,顯得至關重要。這種倉配一體的模式具有很強的前瞻性,不僅僅體現在發貨速度上,還可以實現智能物流和節約社會資源,舉個例子來說明:

有一個賣化妝品的淘寶賣家A,A在廣州,上海的王先生在該店買了一件商品,這件商品就由A在廣州的倉庫發給了王先生。大家肯定覺得這是很正常的網購行為,可大家是否思考過王先生買的這件商品到底走了多少路呢?我來假設一種情況:A拿到的是北京一家化妝品公司的產品代理權,A的貨由北京公司發來,而北京公司只是一個經銷商,它代理的是上海一家化妝品廠商的品牌,北京公司的貨由上海發。結果就是,上海的王先生買的這件商品由上海發到北京再到廣州再到上海,這件商品在路上轉了大半個中國,本來買家離這個商品很近,這就造成了運輸浪費和成本上升。可能的結果還有很多,大家可以去想象。

京東,感謝有你

這種情況就是電商需要解決的,一是消除更多的中間商,二是實現智慧物流。最好的零售模式莫過於商品由生產商直接到用戶手中,或者僅僅經過一道中間商,京東便是全國最大的經銷商,同時也是最大的零售商。對於減少中間商,品牌商直接開設官方旗艦店就能妥善解決,或者廠商把商品賣給京東自營。對於提高物流效率,京東倉配一體的模式是很好的解決方案,可以實現本地或就近發貨,即消除了貨物在路上重複往返的浪費,也可實現快速配送。對於第三方商家,可以將貨物存放在京東倉庫,並由京東代為保管和配送,依託智慧存貨管理系統實現精準補貨。

此外,在物流創新和顛覆上,京東也一直沒有怠慢。京東不僅有無人配送機器人,還有無人智慧配送站、無人倉等。據報道,京東的無人“機、車、倉、配送站”已經實現無縫銜接。也就是說,消費者在京東購物,從下單到配送的全流程無人化已然實現。這是京東電商業務的核心競爭力,也是在電商領域緊追阿里的重要因素。

京東,感謝有你

曾經,馬雲說過不會親自做物流,然而,5年前阿里就搞了菜鳥網,效果不甚理想,隨後又收購了一些快遞公司,開始真正加碼物流。由此可見,物流之於電商的重要性。

作為用戶,感謝京東極致的購物體驗。

如果沒有京東

假如沒有京東,將會怎麼?如果沒有京東,電商將是一家獨大,行業處於壟斷狀態。想想最近滴滴接連出現的順風車殺人事件,五月空姐事件時,滴滴就被千夫所指,並且聲明限期整改,可荒唐的是,僅僅三個月後,滴滴的整改措施就被一個鮮活的生命證明無效。這說明了什麼?就是因為自己一家獨大而沒把用戶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公司利益戰勝了一切。一旦形成壟斷,將會帶來很多危害,比如有害行業發展、故意拉高價格、服務態度惡化等。

如果電商行業出現壟斷局面,將可能出現下面情形:

①行業進步緩慢

中國電商近20年的飛速發展離不開行業的激烈競爭,除了國內電商企業也之間的競爭,還要面臨國際巨頭的挑戰。淘寶一開始就跟eBay競爭,再後來的亞馬孫,一路走來強敵不斷。這些強勁對手的存在,讓中國電商公司夜不能寐,時刻保持高度緊張,高瞻遠矚、砥礪奮進,才有瞭如今的局面。

在強大的競爭者面前,你就無法懈怠。比如曾經的支付寶打著望遠鏡都找不到對手,近兩年卻頻繁推出紅包活動,那還不是因為微信支付的步步緊逼;阿里大力扶持口碑網,那還不是因為美團的強勢崛起;騰訊急於復活微視,那還不是因為抖音的如日中天。

若在競爭很弱的情況下,獨佔企業就可以高枕無憂,無危機感,效率降低,不思進取,自己不前進還當絆腳石,不利於自身發展和行業進步。

②提高商家傭金

國內電商平臺的盈利模式無外乎“平臺使用費+交易佣金+廣告”,如果有自營業務,再加上自營利潤。平臺不對購物者收取費用,均是對的商家。

很多沒開過網店的人可能對平臺使用費和交易佣金沒概念,那就看看京東和天貓某些類別商品開店資費情況:

京東,感謝有你

一旦形成壟斷,壟斷平臺為了公司利益最大化,就有可能剪商家羊毛,儘可以從開店保證金、平臺使用費和交易佣金下手。但羊毛出在羊身上,商家會把費用轉嫁到商品價格中,最終還是由消費者承擔。

③服務態度惡化

平臺的客服對網購者也很重要,看看滴滴的客服效率,就知道好的客服多麼必要。網購總會遇到退換貨、商品質量有瑕疵、商家服務態度差等問題,進而會向客服求助,以便協助解決。平臺作為橋樑,應當對平臺商家和消費者平等對待,但其實未必,有時平臺會過於偏向商家,畢竟商家是平臺賺錢的機器。如果平臺客服的服務態度不好,很可能讓自己弄得不爽,處理售後需要時間和精力,帶來的影響可能不是購物花幾十塊錢、幾百塊錢的事。

一旦行業形成壟斷,佔據市場支配地位的平臺在客戶服務環節很可能會存在消極怠工,甚至損害消費者利益的情形。在壟斷情況下,並且消費者的購物習慣已養成的時候,用戶就很難輕易轉換平臺。

京東的不懈努力,在某種程度上也是阿里不斷進步的原因,一個強勁的對手往往能逼出更強的自己。因此,在競爭層面來說,阿里應該感謝京東,若沒有京東,也許就不會有如此強大的阿里。

京東的存在,讓中國電商呈現絕代雙驕的局面,而不是一枝獨秀。此乃國之幸,民之幸。

京東,感謝有你。感謝你的極致追求,用戶才有了美好的購物體驗;感謝你的不忘初心,電商才能在良性競爭中穩步發展;感謝老劉,因為有你,才有京東。

京東,感謝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